回到家之后宝琳先把家里面的人送到门口,自己又开车去加油。
奶奶就一把扯着要上楼的老林同志。
“我今天老眼昏花,只看了一眼你洪叔叔家的大孙子,你瞧着怎么样?配咱们家宝琳,般配不般配?”
“这……看着是个挺好的孩子,这事儿要看他们俩的缘分。”
奶奶当然知道要看缘分,但是有一个比较不错的人出现在眼前,也要赶快操心起来。
转头就和爷爷商量,“不就是他们爷俩在国内吗?回头快过年那几天,你跟老洪打个电话,让他到咱们家跟咱们一起过年。我想看看他们家那大孙子怎么样,你今天跟人家吃了一顿饭觉得怎么样啊?”
爷爷对这件事情的兴致不高,“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事都要长久相处才能下结论,单凭一面之缘,你就想把你孙女嫁出去了吗?就算是人家是个好孩子,做咱们家孙女婿是绝对够格的,但是孙女不愿意,你能强逼着两个孩子在一起吗?所以说这种事儿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一切随缘吧。”
说完之后爷爷晃晃悠悠的回书房去了,奶奶很生气,拍了
一下旁边的靠垫,“这老头子……真是个死老头子。”
等到宝琳加油回来,奶奶立即迎上前来。
“宝琳,你今天是不是跟人家小洪留联系方式了?咱们家为过年蒸了很多包子,还炸了很多麻花,你跟小洪联系一下,问他爷爷要不要吃,想吃让他过来替他爷爷拿。”
宝琳很惊奇,家里面什么时候炸过麻花?什么时候蒸过包子?不是您说的吗……这又不是跟过去一样,过去是蒸了包子等着过年。现在想有什么有什么,蒸包子现蒸都行……怎么过去两三天,咱们家包子已经蒸过了?
“奶奶,咱们家有包子和麻花吗?顺便跟您提一句,麻花是油炸的,老人家能吃麻花吗?”
“你洪爷爷就喜欢吃用开水泡过的麻花,有没有麻花有什么要紧,没有麻花咱们家还有一些不错的牛肉,让他们拿走也行,让你打电话你就打,麻溜一点。”
第84章 喜事1
宝琳只好给人家打电话, 心里面还想着到时候看奶奶怎么拿东西招待人家。
只是洪家的祖孙两个还没来家里做客,宝琳和林黛玉在古代社会也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腊月十六,就是订婚的好日子。
对于林家来说这是一件大事, 林如海早早的邀请了同门和那些衙门里面的同僚,他的那些同门师兄弟家来了不少人帮忙,宝琳又跟着学会了不少东西。
荣国府那边也不甘落后,王熙凤更是天天被打发到这里,差一点就在林家住下来。
凡是有王熙凤在的地方,宝琳也不要脸, 就让家里面的丫鬟来找自己要东西,什么茶点不够了,茶叶不好了……总之一句话, 要给王熙凤留一个印象, 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而且谈论起林黛玉的嫁妆,宝琳就一副非常发愁的模样, 嘴上却有些强颜欢笑,“嫂子只管放心,妹妹的嫁妆我们这里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而且因为来的次数比较多,随着宝琳准备的事情也比较多, 王熙凤和宝琳进过几次仓库, 宝琳指着贾敏的那些翻新过的嫁妆对王熙凤说, 这以后就让妹妹带走。
王熙凤心里面看了之后,也只是撇了撇嘴,觉得林家确实是日子过得不怎么样。
回去之后, 荣国府的老太太就把王熙凤叫过去问:“你看着他们家准备的如何了?”
在老太太看来,林如海祖上也是列侯,家里面得用的仆人也不少, 自己也不过是白问了一句。
谁知道王熙凤就在这里大倒苦水,先是说林家的人拿着贾敏的嫁妆充成林黛玉的嫁妆——这也不是不行,一般做母亲的都会把自己的嫁妆分给女儿,更何况贾敏也只有林黛玉一个孩子。让林黛玉全部带走,其实也是一种妥当的做法,但是王熙凤觉得林家现在没钱了,就拿着贾敏的嫁妆在这里打肿脸充胖子呢。
说完嫁妆的事情,又在说林家日常的生活,“我去过几次,席面虽然看着上心,但也就那个样子,都是一些常见的羊肉,水中的好东西没有,萝卜白菜倒是管饱。”
老太太听完之后就有些不愉快,但是转念一想,林黛玉马上就要成王妃了,就算林家的
日子过得吃不上饭也不碍着林黛玉什么事儿?
难不成到时候赵王穷的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想到这里老太太觉得自己还是要多给外孙女留点好东西才行,“既然现在名分已经定下来了,你妹妹也不能经常出门走动,我也不指望着她到我跟前来了。只要她过得好就行了,到时候百年过去,我到地下见到了你们姑妈也有话说。我还收了几件好东西,你再去她们家了,替我拿过去。”
王熙凤答应了一声,先回自己的院子里,刚走到半路就被人请到了王夫人的院子里。
王夫人最近有点发愁,家中的园子虽然框架已经建成了,但是特别粗糙。各处还需要装点,现在最要紧的是家里面已经没钱了。
因为这个事王夫人现在愁的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坐立不安。
只因为愁着筹钱,所以把王熙凤叫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林家有多少两银子能让咱们借出来?”
王熙凤听见这话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人家马上就要办事儿了,肯定要留一些银子才行,不可能把所有的银子都给了咱们。
“……更何况他们家现在也就是维护着外边的架子不倒,在我看来也没那几分架子了,和那些普通京官没什么区别,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到这个王熙凤就有点儿看不起林家,就算当个大官又有什么用呢?为了清廉的名声,到最后家里面吃不饱穿不好,一家子都养不活。
王夫人没想到林家到这种地步了,心里面觉得林如海这人也真没用,当了这么大的官你好歹敛一些银子啊。
“你们姑妈当时活着的时候也算是治家有方,攒下来了几万两银子,就让他父女两个在这一年败得差不多了。”说完这个烦恼又来了,因为自家的银子也快没了。
“你现在替我想想,咱们还能从谁家借一些银子过来,本来咱们说先把东西拿来用,等以后有钱了再还给那些人,可没想到如今这东西见天的往上涨价。到现在已经欠了50多万两银子了,那些人今天还到我跟前哭求,让咱们还钱呢……一想到这个,我的心里面一点都不好受。想当年咱们王家是多有钱呢,没想到咱们王家出来的姑娘,现如今也为
了这几两银子愁的日夜不得安宁。”
王熙凤也没法,要让王熙凤说,王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然而王熙凤还是比较了解王夫人的,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住在荣国府的薛家。
“宝钗妹妹他们家……太太有没有去借过,咱们都是亲戚,往后有钱了先还他们家,他们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银子怎么说也有个二三百万两,咱们拿过来先用一下,就算到时候按着利钱还他们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