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古穿今]我妹妹是林黛玉(57)+番外

石榴树旁边是大青缸,几个人踩着青条石铺成的小路走过去一看,里面养了两尾金鱼,鱼儿已经浮在水面,正张嘴等着投喂呢。

惜春的年纪小,看了之后就觉得有意思,从丫鬟手里拿了一点黄糕,掰碎了之

后扔到水面上,看着两条鱼竞相追逐,游动的时候尾巴能甩起水花。

“这两条鱼可真有意思。”

林黛玉就在一边介绍,“听说这两条鱼养的时间久了,有十多年了,一直住在这个缸里,现在还好,等一段时间要是下雪了就要把这个大缸挪进屋里去了。”

这个时候紫鹃打起帘子出来,邀请各位姑娘到屋里面去坐,“外边太冷,各位姑娘请进屋里喝杯热茶暖一暖。”

姐妹几个都往屋子里面去,林黛玉作为主人家招呼着大家进去坐,惜春不想进去,还想看两条鱼,“你们只管去,我等会儿冷了就进去了。”

林黛玉只好先把其他姐妹们先请进去,大家还没进门,就见屋子东间跑出一只雪白的狮子狗。

这狗看了人之后也不叫,摇着尾巴迎了上来,围着迎春的裙角转来转去。

林黛玉看了之后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它这是把二姐姐当成了我姐姐呢,我姐姐一来它就迎上去,非要让抱抱。”

贾迎春刚一动,这狮子狗自己跑开了。

一群人让了一回,在屋子里面坐了下来。

炕上一左一右坐着林黛玉和薛宝钗,迎春和探春姐妹俩坐在椅子上,这房子是三间瓦房,但是建得特别宽敞,采光又好,这个时候只觉得整个房子里面亮堂堂的。

屋子的西边儿是林黛玉晚上休息的地方,有十几扇门板挡着,看不清里面的摆设。东间放了不少的书架,摆着一个大大的书案,东间和中间用帘子隔开,这个时候帘子已经被束了起来,只觉得两间房子顿时宽敞了不少,看上去特别通透。

因为这里有客人,又有丫鬟在香炉里面放了一把香料,点燃之后屋子里面又有了一股子甜香。众人端着杯子喝了一口茶,刚开始准备说话,刚才躲出去的那只狮子狗又跑了进来,这狮子狗跑到林黛玉跟前,突然站立起来,两只前爪捧在一起像是作揖一样。别管是姑娘还是丫鬟,这个时候都啧啧称奇。

在外看鱼的惜春也跟着进来了,“我还说哪里来的狗呢,原来是林姐姐养的。”

林黛玉弯腰把狮子狗抱起来,放在腿上撸了一把。

“这是我们在扬州时候养的,刚开始的时候也就巴掌那么大

,那个时候才是最好看的,现在越长大越丑。”

惜春叹了一口气,对于能养小动物这件事是十分心动,可是自己住的那地方连人都住不开,更别说养这些了。

尽管羡慕,也只能忍了下来,看着林黛玉撸了狗子,自己也想,但是并不是自己养的又害怕被咬。羡慕的看着林黛玉,林黛玉不能把雪团递给他,就害怕雪团不认识人家,咬人家一口到时候就说不清了,这里没有狂犬疫苗,要是真的出事了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探春左右看了看,觉得大家不说,应该是让自己开这个口,“林姐姐,你在家都做些什么呀?”

“不过是看书写字儿罢了。”

“我们在家也在读书写字,不如搬过去跟我们一块,咱们平时一起读书也能一同进步。”

林黛玉摇了摇头,“我姐姐爹爹都在这里呢,我哪能抛下他们?”

薛宝钗把杯子捧在手里,“我觉得这里反而不是什么久居之地,不如到时候你们父女一块儿搬到荣国府去,我刚才一路走过来看,这里是别院,在这里小住一段时间还行,长久住下去倒有些不合适。”

林黛玉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这园子要是放在南方,夏天的时候绝对是消暑的好地方,别说是南方了,就算是北方夏天来这里也算是凉爽。冬天就不行了,比其他的地方要冷一阵子,不过不要紧,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吗?我们家的老宅子马上就能住人了,我爹爹说要是手脚麻利点,搬家快一些,到时候能在老宅子里过年。”

别说是贾家的这几个姐妹了,就是这些荣国府奴才们也觉得新奇,毕竟早就听人家说过林家就是个破落户,在京城是没宅子的,要不然怎么会把孩子送到了荣国府。

要是有宅子怎么不见他们家的奴才到荣国府去请安。

众人都看向林黛玉,林黛玉不急不缓的把事情说了,“我们家祖上也是列侯,也有敕造的府邸,只不过是两代人没住过了,所以就有些残破,今年天热的时候我爹爹让人来整修,已经修好了,只等着搬进去了。”

探春又在一边儿劝,“搬家这种事忙忙乱乱的咱们帮不上忙也别在旁边添乱了,不如林姐姐跟我们先回去住几天,

等你们家搬完了你再回去。”

“谢妹妹了,这倒不必,我们刚从江南过来,很多东西还是箱笼,到时候直接装车拉走就行”。

薛宝钗和探春两个人对视一眼都没招了,这个时候只能默默的喝水。薛宝钗安慰的拍了拍探春的胳膊,心想自己败下阵来,等会儿就看凤辣子的了。

就凭着王熙凤的本事,把人接走还不容易。

一群人都放松了下来,慢悠悠的喝着茶聊着天,聊的最多的还是贾宝玉,他最近日子过得水深火热。

前几日林如海问了一句读的什么书?治的什么经?贾政越想越觉得不妥当,就把贾宝玉叫过去问了一下,发现论语虽然读了一遍,但是对其中很多都不甚理解。

而且论语是儒家经典,里面有些观念贾宝玉还不认同。再加上又有孟子其他书在一边做延伸,贾宝玉不仅没有融会贯通,反而觉得这些都是一些狗屁之言。

又不能当着贾政的面说出来,若是说出来了,少不得要挨一顿毒打,不可谓是学的不辛苦。

以往凡是不想读书,只要在老太太跟前撒娇就可以了,可是后来不知道二老爷怎么跟老太太商量的,不管贾宝玉怎么撒娇,老太太只管说:“读书是好事儿,这件事得听你老子的。”

贾宝玉就想了一招儿,今天早上赖床不起,跟袭人她们说自己头疼。

这些丫鬟们又没什么大见识,一听说头疼吓得不得了,赶快上去摸额头,发现并不烫,但是贾宝玉只说头特别的痛,又捂着头在床上打滚。吓的都没了主意,赶快去告诉老太太。

老太太也特别担心,扶着丫鬟的手来看了一会儿,发现孙子只说头疼,既不发烧又没有什么伤口。一叠声的让人去叫太医。

王太医被火急火燎的催过来,三根手指放到脉搏上搭了一会儿就开了一个方子。

打头一味药材就是黄连。

惜春在一边讲,“听那太医说了,说二哥哥这是因为上火太严重,火气直冲天灵盖,所以必须败败火,效果最好的就是黄连,取半斤黄连,三碗水煎成一碗,徐徐服下,若是一帖不见效,再吃一帖。如果两帖还不见效,再找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