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67)

宋公安脸色顿时变了,很不自然。眼神都开始发虚。

老队长也以为是那几天小宋值班的事情。是有几天晚上小宋去值班了。

只是这种值班并不是每天都有的。而且也不是总是那条街。

这锦旗,他都不好意思收了。

但是江玉兰没给他拒绝的机会,又将米糕往他手里放。

老队长激动的拒绝,不能拿人民一针一线,这是要犯错的。

江玉兰表示,这是自家做的,作为老百姓,对公安同志的慰问。然后就赶紧儿走了。她能撑着这么久,已经十分不容易了。该说的说了,该送的送了,完美的完成任务。

倒是派出所的人为难了。

吃还是不吃?糕点放坏了就不好吃了。这不是浪费了人民群众的一片好心吗?

好在所里领导开完会回来了,听说这一情况,顿时笑道,“难怪我进来的时候,好些人在门口散开,我还以为出事了。这是好事啊。说明咱们所里的同志是真心的为老百姓办事,为他们解决困难,得到他们认可了。挂起来,把锦旗挂起来。”

老队长说了晚上值班的事情。

宋公安把头低了下去。

领导沉默了片刻,道,“这事儿确实很重要,我刚出去开会,总局就是这么个意思。现在这个治安问题要抓严,很多地方出了一些问题啊。咱们要引起重视。既然老百姓专门为这事情送锦旗,说明这是很重要的需求。那以后我们还是可以安排人往那边多转转,震慑宵小之辈。另外也要发动人民群众,做好宣传,听到动静就要及时的反馈。”

宋公安道,“有些地方没路灯,我建议还是要装上。这样比咱们巡逻有用。”

黑暗重视容易滋生犯罪的心思。

领导觉得这个提议好。“这点也加上。”

事儿安排完了,就是米糕的处理问题。

领导直接大手一挥,既然是老百姓的慰问,大家就吃了。也不能白吃,以后得好好为人民服务。

一些年轻人立马就拆开了包裹。他们早就闻到香味啦。打开一看,做得可真是精致的。

不像是大街上卖的米糕,倒像是大饭店里大师傅做的精致点心。吃起来也细腻多了。

很快你一块我一块的吃了起来了。

“哎,听说是那个苏楠同志做的。我还记得她。特精神那个,长的精神,脾气也精神,没想到做东西这么好吃啊。”还以为长得好看,人还有点泼辣,家务事儿肯定干的不咋样呢。

”小宋,咱这是沾你的光啊,你竟然给碰上了。还帮了人家。”有人喊道。

宋公安吃着东西,脸上满是不好意思。但是也觉得这个挺好吃的。

……

苏楠发现,自己那锦旗真的没白送啊。

晚上她放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要走的那一条路上没有路灯的地方,竟然拉了线装了灯了。

不光如此,还碰到了其他的公安同志。不过不是宋公安。

苏楠觉得这样挺好的,要是总是安排一个公安同志,时间长了人家也容易累。这样换着来就挺好的。

她很感激公安同志们,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要不是担心送多了东西不好,她都打算明天给人家送点新炖的高汤面了。

苏楠笑了笑。

高汤面是苏楠开发的新早点项目。

排骨啥的都是江玉兰买好的,晚上苏楠回来,就在炉子上面小火炖起来了。

夜里,整个大杂院都飘着香味。勾起了很多人的馋虫。

大伙儿嘀咕着,谁家这大半夜开始炖汤了,这么香。

江铃的肚子也是咕噜噜的一晚上,就等着早上喝汤了。等终于到了店子里,喝上了之后,她差点把舌头给吞下去。

“咋这么香,放了什么啊?”江玉兰惊讶。

苏楠笑道,“佐料不是那么重要,主要是火候。你这个排骨也挑的不算好,下次我带你去挑。”

江玉兰虚心受教。

苏楠教她如何在开水里煮面,如何加汤。加肉是一个价钱,不加肉又是一个价钱。

“买素的人肯定更多。”江玉兰道。

“我知道,不过这也不亏。这肉是给你回头遇着一些熟悉的人,给加一块儿。”

卖东西就是这样,得注意点照顾自己熟悉的人。比如纺织厂后勤的人过来吃饭,你就给人多加一块儿。以后需要人家照顾的地方多着呢。

苏楠另外还包了一点小馄饨。

给江铃尝了一小碗,吃的她肚子都圆溜溜的了。

这孩子本来还有些瘦弱,现在每天早上一顿好的,脸上都开始长圆了。

不过她倒是也不白吃饭,早上都帮着干活。然后再去上学。苏楠都想着,回头给她发个两块钱。

苏楠还没去上班,就有人来买早点了,都是已经买熟悉的。本来还准备就和平时一样买包子喝粥的。结果就闻着一股香味。一问才知道是又有了汤面和混沌了。

正好,之前带了自家的饭盒过来准备装粥的,也不用担心没东西装了,赶紧要了一碗尝尝。

最后一鼓作气喝完,汤水一滴不剩。嘴里回味无穷。

“每天早上喝这一碗,我这整天都有精神了。这以后每天都有吧。”

苏楠笑着道,“只要大伙儿喜欢,那当然是要保证供应的。不止早上有,中午也能吃上。”

她将新的信息加在了产品栏上。

然后营业时间也改了。中午也加上了。

渐渐的,人多了起来。苏楠准备走的时候,看到陈婶路过了。愣是把陈婶也拉过来喝了一碗汤面。

她挺感激陈婶的,给她找了个地方住,要不然她自己是不可能找到江玉兰家里的。

陈婶不好意思的喝了面,惊讶她的手艺这么好。连食堂大师傅炖的汤都不如这个好。

大师傅平时也给领导开小灶的,但是就没见过这么好吃的。

她偷偷和苏楠道,“还好你早有准备,昨天连老高都被叫去谈话了。”

苏楠倒是不惊讶,因为她知道高婶儿好像也确实是她后面离开食堂的。

陈婶叹气,“我们也不知道还能留多久。”

苏楠想着,食堂以后确实会取消。陈婶其实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可以退休了。但是她们这个年纪还正是能干活的时候,就不愿意在家里继续待着。

“您听我一句,要不也在这边租个店子。”

陈婶笑道,“我就会做点早点,我再在这边开个店子,也没生意啊。”

苏楠道,“卖点别的,比如卖菜啊。”

陈婶道,“这边卖菜也不成啊,我家里年轻人都有工作干。我这年纪也不能去乡下收菜。”

苏楠闻言,赶紧问道,“乡下收菜?陈婶,你知道乡下哪里能收菜吗?”

“就靠近咱郊区的那一块儿村子,之前我不小心听到给咱送菜的人说起过的。那些人肯定也是从那边收的。”作为食堂的老人,她也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的。只是她从来没那个心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