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阳鸟(134)

黎湘试探道:“十几年前的林新是什么样的?”

戚晚说:“和现在差别不大,物价没有春城高,生活节奏慢,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说起来还得感谢你们剧组,要不是这个机会,我真懒得回来这里。”

说到这,戚晚对黎湘笑了下:“是我的心理咨询师建议的,说找时间回老家看看,也许对我的记忆有帮助。”

黎湘故作不解:“记忆?”

戚晚用食指敲了敲脑袋:“我脑子不太好使,总忘事,还总爱做噩梦。哎,现在老年痴呆症越来越年轻化了,我都怀疑自己有那个趋势。”

黎湘试探道:“你那天也说到做梦梦到类似的桥段,你的梦好像很刺激,都是什么内容,能说么?”

“做梦而已,有什么不能说的。”戚晚似乎也来了兴致,大概是刚才还没聊爽。

她将整理好的草稿纸用夹子夹起来放到一边,一手搁在桌上,用开玩笑一般的语气说:“梦里的我,策划过杀人。”

作者有话说:

铺垫得差不多了,要出点事了~

……

关于阴影:

我忘了是哪章作话,我好像提过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阴影,人格面具。

这里说的阴影就是咱们所理解的那种,光的背面,不想面对的,投射在意识中的,会产生刺激的,决定人的行为,住在深渊里的物质。

阴影是不断累积的,面积越大,里面的“你”越多,对正常生活的影响越大,直到阴暗的自己支配所有。

换个理解就是,其实阴影中的“你”是有力量的,会消耗对外的能量,可以去对抗它,也可以去调动它。但战胜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战胜首先是要处于敌对关系,这就有点自我较劲儿自我为难的意思,与其说战胜不如说和解。

这几个名词乍一听有点抽象,我用一个游戏来举例,叫《女神异闻录5》。表面上看它是一个RPG游戏,其实是个心理游戏。

游戏背景在真实世界,现实生活中心理扭曲的人,他们的心理世界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迷宫,迷宫深处都有一个“心理阴影”存在,就是主角进入迷宫后要打败的boss。

这个心理迷宫就可以理解为是“个体无意识”。名词解释是个人经历的累积沉淀。

而在心理迷宫战斗中,主角和boss的阴影都戴着人格面具,再通过面具获得巨大的力量。

主角闯关后打败阴影boss,然后这个扭曲的人现实生活里会变好。这可以理解为是心理治愈吧,设定很魔幻。

游戏里还有很多小boss,现实中的本我没有扭曲到那个体量,就没有单独迷宫,这些小boss就会集体迷失在同一个“地铁”迷宫里。

虽然他们现实中并不认识,但都集中在这里就意味着他们之间有某种共性,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无意识”。

这个游戏的主创肯定是研究荣格的,设定很贴切。

这么一解释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

红包继续么么~

第83章

第十二年秋

——梦里的我, 策划过杀人。

这一听就是玩笑话,配合着不认真的表情,谁会当真呢?

黎湘也笑了笑, 在心里默默回了句:谁又没杀过呢?

随即嘴上问:“动机是什么?”

戚晚说:“为了脱身。死者是一个讨厌的家伙。”

黎湘点头:“你刚才说策划, 所以不只是你一个人干?”

戚晚:“嗯,还有别人,不过我有点记不太清了。”

黎湘:“做梦都是这样的, 梦的时候很精彩, 醒来就忘了七七八八。”

戚晚又是一笑, 转而问:“你知不知道男人杀人和女人杀人的区别。”

显然戚晚是研究过的,她一直在写犯罪题材的小说。

黎湘却没有顺着这条思路走, 她只想到自己, 想到周长生,还有很多人。

黎湘说:“知道一点,我还知道富人和穷人杀人的区别。”

戚晚来了兴趣:“你先说。”

黎湘:“富人动嘴, 穷人动手。男人动武, 女人动脑。”

戚晚:“有意思, 我得把这句话记下来。”

黎湘看着她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 补充道:“你要是写进书里,可不要说是我说的。”

戚晚:“当然了。”

“郗……哦,你刚才说于莉给了你很多启发,能不能和我说说?”黎湘又把话题带开。

戚晚:“别看她年纪不大, 知道的事还挺多,应该很小就出来混社会了。她跟我讲了一些她听来的故事, 我估计有添油加醋的成分, 但真挺唬人的。”

戚晚随便讲了两件, 应该都是郗望从那些被拐卖的女生那里听到的故事, 一个家里有点小钱,日子过得不错,另一个家里穷,但父母都是本分人,到最后两人有了同样的命运——被贱卖。

黎湘跟戚晚聊完便回了房,然后给郗望发了微信,让她来她屋里。

几分钟后,郗望敲门了。

黎湘请她进来,关上门说:“如果你不希望别人知道你是谁,就不要说太多你以前的事。”

郗望不以为意,坐下来了句:“那有什么关系,我说了都是听来的,难道就凭这几个小故事,他们就能猜到我是谁?”

黎湘已经习惯了她这种态度,并没有怼回去,只倒了杯温水给她,在她接过杯子的同时说:“羔羊的男友是刑警。”

郗望动作顿住,脸上浮现出一串复杂的表情。

“知道怕了?”黎湘说:“你是受害者,不会有人对你追责,但如果你自己不小心说漏嘴,比如那些你为了自己的生存就去蒙骗其他女生上套的故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郗望喝了口水,隔了几秒才道:“我知道了。”

黎湘没接话,转身也给自己倒了杯水,一口气喝掉半杯,等到思绪沉淀下来,回身看了看郗望,这才想起一件事。

黎湘问:“你以前知道她么,绝望的羔羊。”

郗望摇头:“不知道,她很红?”

黎湘没有回答。

她问的也不是这个意思。

黎湘换了个问法:“你觉得她眼熟么?”

郗望一脸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觉得她眼熟,她上过电视?”

黎湘:“她也是本地人,我看你们年纪差不多,还以为可能会是校友。”

“哦。本地人。”郗望说:“所有本地人我都得认识,我都被关了十几年了,就算见过我也未必记得啊。”

也是。

黎湘释怀。

郗望被拐已经过去十四五年了,这不是普通的十四五年,中间还经历了青春期。青春期是人面相变化最大的阶段,不只是郗望变了,戚晚因为精神问题,看上去也和十几岁时的她截然不同。

黎湘笑了下,好像对郗望的语气并不介意,仍好脾气道:“明天有半天假,想不想跟我的车出去逛逛?”

郗望看过来:“真的?”

黎湘点头:“你有想去的地方么?”

上一篇: 私藏 下一篇: 让我如何不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