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阳鸟(228)

戚晚将第二张卡片也拿到一边。

到了第三张卡片,这就涉及到新小说《来自黑夜的救赎》的基本主角设定。

——叶家四姐妹共同犯罪,为什么呢?

思路梳理:亲情应该是主导原因之一,四姐妹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羁绊。即便有人并不愿意参与,却因为无法割舍的情感和血缘关系而被迫入局。在主动性上应该有个明显区分,有人牵头,有人被迫,有人收拾残局。

——四姐妹多大年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

答: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一家四个孩子不太合理,这涉及到计划生育。所以应该发生在小地方,三线城市以下,孩子是偷偷生的。南方一些小城市有很多类似的事,而且连着生了四个女孩,多半有重男轻女的原因。

——四个女主不同职业,一个光鲜亮丽,一个职业自由,一个精神富足,还有一个职业高尚。

初始设定:演员、记者、小说家、法医。

演员,职业演员,偶像。

戚晚脑海中很快浮现出原型的模样,就是黎湘。

再没有人比她更适合了。

至于记者。

说实话,戚晚已经不太记得辛念的模样,她翻找旧物时找到一些高中时期的春游照片,在里面看到未成年的辛念。

那时候的辛念笑容最灿烂,她的眼睛很亮,似乎对未来充满了期望,对自己充满了期待。

还有小说家。

戚晚比作自己,或者再加上母亲安闲——一个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精神不太正常文字却十分敏锐感性的女人。

那么法医呢,会不会设定成刑警更好一些?

哦,如果是要做善后处理工作,法医在职务上更容易一些,也能在前期避免一些容易犯下的错误。

戚晚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潜意识太过强大,还是她一直在控制不住的自我洗脑,在做完这些设定之后,她脑海中浮现出的叶家四姐妹形象也跟着逐渐清晰起来。

那个过分漂亮的二女儿,就顶着郗晨的脸。

她整过容,整容后进入娱乐圈,背后有一位资本做金主。

就在最近,她深陷舆论漩涡,数次被顶上热搜。

戚晚点开微博又看了几条黎湘的热搜,虽然截至目前为止,大家的关注点已经从抨击变为同情,靳寻还成了首要的攻击对象。

戚晚托着腮,回忆着自己在靳寻别墅里的感觉,再结合自己“妄想”中浮现的片段,以及新小说的设定。

命案的起因大多是因为感情、金钱、仇恨。

两名男性死者,一个漂亮的女生——金钱纠葛,掌握在手心里的美丽花瓶,精心设计的命案。

还有,能将案件压下去秘密处理的权势。

思路走到这里又卡住了。

不行,太空了,实在太空了。

空有想象,没有事实支撑,她想要一个看上去很真的故事。

或许她还应该找一些灵感,接触一些能刺激灵感的人,而不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胡思乱想。

戚晚叹了口气,将旁边那叠卡片拨开。

卡片散落到地上,露出一些字迹,那是关于她脑中画面的碎片式记录,零零散散,难成逻辑。

——安眠药+头孢,兑酒。

——雨夜,女生合谋,阴错阳差。

——账本、硬盘,敲击后脑的装饰品。

这一向是戚晚写作的习惯,将碎片式的想象结合现实中看到的命案知识,并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再像是拼拼图一样摆在一起,挪动前后位置,改变逻辑关系,最终串联出案件故事。

但这个故事并不需要猎奇的角度,她也不打算运用分尸、碎尸、藏尸、干尸处理、烹煮这些会引起强烈生理反应的作案手法。

她想表达的重点是动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机,女性杀人很少是冲动犯案,往往是理性居多,且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更需要动机支持。

而看到黎湘的微博,戚晚又多了一条新思路:控制。

一个被资本控制多年的女明星,她有反抗意识,她有手段,她缺少的就是时机和力量。

戚晚忽然生出一种冲动,她很想联系黎湘,就拿八卦当借口打听一些内幕。

但这样的想法尚未成型就被推翻了。

黎湘不会说的,她也问不出口。

还有辛念,辛念现在的形象是模糊的,她脑子里完全没有想象。

一个十几岁时就立下豪言壮语要成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今是什么样子呢?她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么?好像并没有。

戚晚在网上查找过,以辛念未署名的社会新闻报道少之又少,距离现在时间最近的比较吸引眼球的一次,就是林新的人口失踪案。

林新,人口失踪。

那个假冒郗望,实则叫“小心”的女人。

还有刘峰鸣,那个死在药物和酒精双重作用下的变态。

戚晚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拿起手机翻找出前两天高中班级群里发的消息。

那是班长的发言,他要牵头办一次同学会,下面很多老同学在接龙说要参加。

当然,“郗晨”不在群里。

有人@辛念,但辛念没有回复。

有人说,辛念早就换微信了,还将辛念的电子名片发到群里。

也有人@戚晚。

戚晚盯着辛念的新名片,点进去,鬼使神差间发出了添加好友邀请。

不到十秒钟,申请通过。

戚晚快速眨着眼睛,点开对话框,正在打字时,辛念那边率先发来两条:

“戚晚?”

“本人?”

戚晚回道:“嗯。你去同学会吗?”

辛念:“不去。你真是戚晚?”

戚晚忍不住想,为什么辛念要质疑,是她的问法不像她,还是辛念不认为她会联系她?

十二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和她脑子里那些片段有关吗?

于是戚晚措辞道:“那我能和你见一面吗,我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想找个熟人问问。”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朋友:终于开始第一视角写神经病了。

朋友还问我要不要给戚晚找记忆并还愿真相的悬疑线单独开一本,我说没必要,单独开梗全破掉了,咋回事都猜的差不多了。就将这些人物故事放在一起写,互有关联就够了。

后面还会有一些反转,小反转就不说了,我认为的大反转还有两个。黎湘线和戚晚线各有一个大的,辛念那里也有一个,但不算大。

第129章

黑夜的自赎

戚晚的学历并不高, 但学力优于大多数一般人。

戚晚看过很多书,想过很多事,她不是躺到床上就会入睡的心大的人, 反而会利用睡前的时间将这一天的所感所思做一次总结, 于是就落下个失眠的毛病。

这几年心理学是大热,戚晚以前因为自己的病对心理学就有些兴趣,如今更是沉迷。

她想了解自己, 就像探险者走进金字塔一样, 有着既恐惧又充满好奇的探索欲, 不知道自己要面临什么样的危险,踏入何种禁区, 明知道可能会死还是要去看一看。

上一篇: 私藏 下一篇: 让我如何不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