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大嫂要表达的是这个。
黎湘再次悟了。
相比二嫂的直接以及控场,无时不刻地展现个人魅力,大嫂的表达更像是水,慢慢渗透进缝隙。
黎湘没有说是姚仲春叫姚珹来的,无论说与不说,意义都不大。
闲聊两分钟,黎湘便和李阿姨一起将晚餐端上楼。
穿过二楼走廊时,楼下厅里还时不时传来二嫂的笑声。
进了屋,黎湘先看着姚仲春吃了半碗粥,一点蔬菜和肉,见她落了筷子,这才说:“刚才我是跟大嫂、二嫂一起吃的晚饭,姚珹也来了。”
姚仲春说:“她们以后会经常来,多和她们走动,但别走心。”
黎湘品着姚仲春的话,虽然没有当她是母亲,心里却是尊重的:“那姚珹呢?”
姚仲春这样说道:“聪明、善良。在姚家,这两点非常宝贵。”
善良,黎湘还能理解为何宝贵,但聪明……
在她看来,姚家都是人精,没有蠢材。
她忽然觉得,姚仲春所谓的“聪明”与她认知的有出入。
同样一个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说出来,意思就会有深有浅。
黎湘没有追问,姚仲春似乎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不一会儿就说累了,让黎湘不用理她。
黎湘离开姚仲春的房间,却没有下楼,就在二楼的小厅里坐着。
这个位子靠近窗口,她看到大嫂和二嫂的车相继离开,迟迟没有见到姚珹的。
直到片刻后,姚珹出现了。
他笑着经过小厅门口,狭长的眼睛不紧不慢地扫过黎湘,脚尖却没有调转方向,笔直的朝向走廊尽头。
他是来看姚仲春的。
黎湘跟着起身,本想告诉他姚仲春休息了,却见姚珹已经走到门口,笑着跟李阿姨说了两句话,李阿姨就推门让他进去。
黎湘回到小厅,此后十分钟,她的所有思绪都围绕着姚家这些人。
大嫂和二嫂专程前来,却对姚仲春一句问候都没有,是真的不知道礼数么,还是不会做表面功夫?
都不是。
姚仲春对姚珹,姚珹对姚仲春,明显是有别于其他人的。
还有姚岚。
是姚岚将她带到姚仲春面前。
姚珹说,她不是第一个姚涓。
姚仲春经历多次“欺骗”,对她却表现得没有半点怀疑,这有点违背常理。
难道是因为姚仲春相信姚岚?
还有,这段时间她总觉得姚岚、姚珹之间,有些似有若无的“联系”。
他们没有同时出现在姚家,却令她想到了靳寻说的两个字——站队。
这时,走廊的尽头再次响起关门声。
黎湘醒过神。
不到半分钟,姚珹出现在小厅门口。
这一次,他不止直接进来了,还顺手关了门。
黎湘一直看着他,看着他坐在对面,看着他翘起二郎腿,看着他对着自己笑。
她不傻,异性对于自己的喜爱,她的直觉总会第一时间闪现。
姚珹对她是有兴趣的,那是一种男人对美丽的女人的本能反应。
或许还有别的,比如她也上了这条船。
黎湘率先开口:“今天谢谢你圆场。”
姚珹:“我可什么都没做。”
黎湘:“你来了,就是最大的帮忙。”
姚珹不答,仍瞅着她笑,一手还支着头。
黎湘提醒道:“我是你堂妹。”
姚珹故作诧异:“我知道啊。”
黎湘挑了下眉:“你这样看我,我会误会的。”
姚珹:“也许不是误会呢。”
到这一刻,黎湘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她说:“你和姚岚通过气了。”
他知道她是假的。
姚珹没有否认。
黎湘也看得出来,姚珹是故意“告诉”她这件事,他或姚岚或姚仲春都没打算隐瞒,否则她可能不会这么快发现。
既然如此,黎湘便决定逮住这次机会,继续发问:“你之前说我不是第一个姚涓,之前的‘姚涓’都是谁找来的,姚岚的哥哥?”
姚珹姿势未变,只说了三个字:“挺聪明。”
果然,大嫂和二嫂来到大宅,一顿晚饭“聊”了一小时,连上楼见姚仲春一面的功夫都没有,不是不懂礼数,而是不敢。
姚仲春一定让她们以及她们的丈夫尝到过教训。
姚珹将话题接过来,问:“还想到什么了?”
黎湘说:“如果我是她们,对于我的身份一定半信半疑。其实要证实这件事不难,只要拿我的样本去做比对即可。可问题是,出来的报告即便是真的,也要当事人相信才行。而她们在我母亲面前,早就失去讲事实的资格了。”
是的,这件事只要姚仲春相信,那她就是真的。
从她来到姚家,到住进来,前后不到半个月,其他人都在观望,观望的却不是真假,而是姚仲春的态度。
真的又如何,可以说成是假的。
假的又如何,姚仲春信就好了。
虽然她还想不明白,姚岚用了什么方法说服了姚仲春对此尽信不疑。
姚珹又问:“还有呢?”
黎湘想了想,反问:“你之前说有你帮我,我可以全身而退,是认真的?”
姚珹笑了:“要我发誓吗。”
当然不用。
黎湘摇头,终于不再挣扎和怀疑:“看来我没有别的选择。”
原来,队友从一开始就决定好了。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第32章
黎湘的秘密
九点零五分, 黎湘和心理咨询师李琰的语音接通了。
李琰比她大几岁,已过三十,没有结婚, 有一个女儿, 这件事还是因为黎湘去心理诊所时见到过一次才得知。
在黎湘看来,李琰就是最贴近她想象中的那种职业女性,无论是外形打理, 还是办公室布置, 或是言谈举止, 都透着精明干练,却又不咄咄逼人。
虽然不是朋友, 但和李琰对话, 是令人舒服的。
“怎么样,今天想聊些什么?”
这是李琰的开场白,很随意。
她从未用过“咨询”二字。
黎湘快速道明意图:“大概有两件事, 我心里有些想不通。第一件, 我有两个多年没有见面联系的亲戚突然来找我。我的亲人不多, 我想和她们搞好关系, 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有其实我的身份,它也成了一种阻碍。第二件,我有个朋友曾经关系很好,我很重视这段关系, 但因为一些误会,我们可能做不成朋友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挽回, 只希望她能明白我现在的位置、身份, 有很多不便, 但我的意愿她不理解……”
李琰笑道:“你的困惑, 很多人都经历过,也有很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告诉我,大部分误会都是解不开的,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愿而改变。因为双方的认知产生偏差,彼此都坚定自己认定的东西,不愿承认另一种故事版本,也不想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