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读书郎(133)

这大山里的水源,看着干净,很多看不见的病菌寄生虫的可不少,要是喝生水的话,真的,各种毛病都能找上来。

温润到了莲花坳之后,大力宣传之下,莲花坳的人已经不喝生水了。

哪怕是再累,也要烧开了水再喝,以至于莲花坳这段时间,都没有大人孩子因为喝生水而闹肚子。

很多小孩子也不再瘦弱的拉肚子,听说以前有小孩儿拉肚子,直接拉虚脱了,最后拉死了。

很可怕的,温润养孩子一直很细心,所以很早就不让他们喝生水了。

“还有这好处?”王珺摸了摸下巴,心里有了盘算。

“有的,你可以试一试啊!”温润道:“这里靠着大山,不缺柴草的。”

“可军中缺人手啊!”王珺叹了口气,他们后头的火头军已经很精简了,人手再少的话,吃饭都成问题,上哪儿多搞柴火去啊?

温润小声的道:“让你一个人注意一点,就行了,要是实在不行,不用全军推广,那也太难了。”

是很难,这个时代的军中……算了,说了温润都上火。

晚上温润就入睡了,他入睡前,点了熏香,是他自己带的熏香小炉子。

点燃之后,他就入睡了,这熏香是为了安神驱蚊子的,王珺觉得温润的生活,真的好精致啊。

那小炉子一看就价值不菲。

他说不出来个子午卯酉,就是觉得好。

被褥都带着一股子馨香,人也干净整洁,说话文质彬彬,说实话,他这一天憋屈坏了。

在军中摸爬滚打一年多,王珺也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农家小子了。

就算没变成老兵油子,也是满嘴口花花,张嘴闭口带点脏话小浪荡的那种的习惯,可在看到温润之后,他就自觉的管住自己的嘴巴,不敢说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生怕让温润听见什么不好的,再生气。

不知道为什么,他就不敢在温润跟前儿,说那些。

这会儿俩人住在一个帐篷里,温润睡床,他打地铺。

听着温润的呼吸声,闻着熏香的味道,这可真是他的契兄弟啊?

有一点点悸动……嗯,只有一点点,他这粗汉也没想那么多。

回来的时候,他看到了,屋里的东西填补了不少,不知道都是啥东西,他还没来得及看呢。

这一夜,温润睡得很沉。

王珺却翻来覆去,很晚才睡着。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珺就起来了。

悄悄的出去,火头军这边已经开始生火做饭了。

这次,倒是不用省着吃了,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王珺动用了一点小特权,给温润他们的早饭弄得最好……其实最好也没好到哪儿去。

可终究是干净一些,尤其是他们的米粥,插筷不倒。

温润看的哭笑不得:“这跟昨天的有什么区别?”

“一早一晚,就这样的饭菜,要是打了胜仗,会有炖大肉吃。”王珺道:“你们吃过了早饭就赶紧走吧,别留着。”

留一天,他就担心一天。

“行,我们马上就走。”温润用筷子点了点这个小帐篷:“里头的东西都给你放好了。”

第91章 山雨欲来

王珺只是笑了笑,低头扒拉饭。

温润他们果然吃过了早饭,就来人撵他们出大营了。

来的时候多少人,回去的时候,温润就数了数,还是多少人,多少马车,一个不少,除了车上的东西少了。

温润走的时候,特意告诉王珺:“你床铺的枕头下,我留了东西给你,你回头自己收好。”

“哦,”王珺看着他们整整齐齐的走出去,他就跟在身后,一直跟到大营门口。

看着他们整整齐齐的出了大营,越走越远。

一直到没了身影,王珺才舒了口气,有点患得患失。

他们离开之后,王珺才慢吞吞地回到了火头军的地盘。

老书吏冒了出来:“你小子咋回事儿?昨儿要不是张老三来我那里,我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么一个契兄弟呢?”

“我的事情,说起来太长了,也太……唉,就这么回事儿吧!”王珺不是什么多嘴多舌的人:“你这是干啥呢大叔?”

“我还不是看这个小举人有点意思吗?这次送来的东西,不仅没有缺斤少两,还多了很多,且质量很好,大米里都没有沙子咧!”老书吏笑着摸了摸胡子:“到底是读书人,没那么多坏心眼儿,看着就好。”

他是高兴,高兴的是,给养来得及时。

“嗯,他很好。”王珺不自觉地就夸奖了温润:“在家照顾我的弟弟妹妹们,教他们读书识字。”

老书吏也觉得这个举子不错,什么事情都办的明明白白,交付的粮草也非常及时,好,好啊!

王珺回去之后,进了自己的小帐篷,翻了一下枕头,下头是一个小布包,打开之后,发现里头有两贯铜钱,五十两的碎银子,以及他上次带回去给温润的金子,这些钱,是温润留给他的,其实上次他带回来的钱,还没花呢。

这个地方也没有用钱之处。

温润给他钱,是想表明,家里不缺钱。

其实他这里也不缺,反正他也不想往上爬。

将钱收了起来,王珺开始在自己的小帐篷里“翻找”:找到了温润留给他的猪肉脯,果干和茶叶。

找到了留给他的腌菜,一共三个小坛子,里头一个是咸鸭蛋,也不知道这是怎么运过来的,一坛子里是萝卜干,用红油腌制的,一滴水不放,这样的腌菜能放上二年不坏!

最后一坛子里头是牛肉辣椒酱,也能放个一年半载。

还有给他做的两身新衣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是崭崭新的整套衣服。

鞋子也有,一共九双,他有五双,剩下的四双,两双是给梁二的,两双是给张老三的,上次回家,就有了他们的尺寸。

这会儿照着尺寸做出来的,就更合适了。

而且因为不是赶制的,针线密集,做工精致。

起码在王珺看来,是很精致啦!

加上王珺看到了杨大叔他们,也算是见到了乡亲们。

还有留下了十几条腊肉,二十几挂腊肠……这东西放三五年都坏不了,他是有多怕自己没吃肉啊?

王珺发现,温润觉得这里太辛苦,特意让人带了很多东西来。

这种肉类能放很长时间,而且只给他一个人带的,而且这腊……军中没有那么讲究的腊肉腊肠,只有咸肉。

怪不得要把咸肉挪出去呢。

合着不是嫌弃肉味儿,是想给他带来的肉让地方。

东西这么多,王珺没想到,温润来一趟,给他带了这么多东西。

梁二跟着人出去没回来呢,回来了一定会高兴,那小子就费鞋。

倒是能将鞋子给张三哥送去。

王珺拿了鞋子和衣服,给张三儿送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张三儿照顾完了小马驹子,正拿着扫帚,给自己扫身上的草沫子呢。

“张三哥。”王珺过来,接了小扫帚,给他扫了扫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