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读书郎(447)

再看他们几个,活蹦乱跳的那叫一个精神啊!

能考上秀才的就没几个傻的,一看这样的情况,当然知道他们锻炼有效果啊。

又有人去打听了,听说永宁书院的人早就这么锻炼了。

于是大家就明白了,还等什么呢?加入他们吧!

几个人也不客气,来就来吧,跟着队伍跑步,锻炼,尤其是夜跑不能停。

不到一年,这帮秀才就都身体健康了,并且回家的时候,也不再吃什么补品,因为他们还年轻,补品什么的,还是老了再说吧,先把自己身板子锻炼好了再说。

吕山长乐见其成,考试的时候,果然,参考的秀才们,没有一个是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而弃考,并且都考上了!

他太高兴了!

考不上的那些,多半是来自其他县城的秀才。

不过不包括永宁县,永宁县这次送来的人少,可都中了举。

“大家都是为了学生们。”温润有点赫然:“我们一起加油,给孩子们制定一些学习计划,让他们身体也要好好地,其实我想给你个提议。”

“什么提议,你说吧。”吕山长很好说话的样子。

“你雇佣几个军伍上的老兵吧,让他们担任武艺教习,让学生们不仅要有头脑,也要有健康的体魄。”温润道:“我就是给我家的私塾,聘请了武艺教习。”

第276章 重赴鹿鸣宴

“哦?”吕山长还真没想到,温润的那个莲花私塾,还有这种设定:“私塾都是启蒙的孩子吧?”

七八岁?八九岁?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温润将大鹏卵吃掉,正色道:“从小就锻炼身体,他们都是农家子弟,按理来说,比一般人家的子弟更健壮一些,就这,我还让他们锻炼不休,平时也要下地种田,要知晓农桑之事,那些并非农户出身的读书人,更需要培养这些习惯,要有聪明的头脑,也要有与头脑相匹配的健壮身体,不然如何熬得住往后的考试?就算是考中了,以后为官做宰,能保证他们一路顺风吗?遇到事情,需要他们的时候,身体支撑不住,垮掉了,怎么办?朝廷不会用一个病歪歪的官员治理天下的,只能告老还乡,甚至是黯然离开,一辈子的追求没有了,努力许久,成了一场空!”

说的吕山长冷汗都下来了:“这……这倒是……。”

能让自家孩子读书的人家,无一不是富裕人家,甚至是富贵人家。

谁家没点家底,能供得起孩子读书吗?

就算是农家子弟,那也得是富农的人家才能供得起。

普通农家是供不起一个读书人的,他们一套文房四宝,就能划掉农家一年的收入。

何况束脩和其他的花费。

读书人也是要脸面的,你总不能让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衫去学堂吧?小的时候可以,大了呢?

何况这才是最普通的花销,大了之后,赶考花费更大。

一般人家可承受不起这么长久的花销和压力。

何况,自古寒门难出贵子。

只有富农人家,才有可能选中一位聪慧子弟,供他读书,期望他能给自家争光,改换门庭。

而更多的是富贵人家,有那个资本供孩子读书。

可是这样的孩子,无一不是自小就娇生惯养的。

就算是读书有那个灵气,可身体的确是不如农家子弟健康,甚至是越聪明,身体就越是羸弱。

家里每日补品不断,可也没见补出来个子午卯酉。

结果锻炼了这一年多,啥药没吃,反倒是健康了。

加上温润说的的确是有些道理,吕山长真的是,冷汗都下来了:“那就聘请,我跟王将军还不太熟悉,你给我挑几个有本事的老兵,教导他们的时候严厉一些,我这个山长,给他们教谕的身份和待遇!”

“那行吧!”温润道:“我呢,给你找几个厉害的老兵,除了让孩子们强身健体之外,还要他们教导一些防身术,咱们虽然是文人,但也不能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不是?”

“对对对!”吕山长忙不迭的点头:“我看你就挺好,挺健康,你那学生们也是如此。”

温润呲牙,他健康?

他的健康是自己保持的,除了锻炼身体,他还非常注意保暖,不要以为南方就不冷了。

温润要不是多多的注意身体,早就不知道病了多少回。

要不然他也不会同意南宫易的推荐,建起了陆氏医馆。

就是怕有朝一日生病了,有个神医可以给他看病治病。

而不是随便找个二把刀的家伙,给他胡乱开药。

家里人也被温润看护得很好,首先讲卫生就能在根本上杜绝很多疾病的诞生。

不过读书人的卫生还是不错的,普通人家的就不行了,农家的就更不讲究了。

“你们说什么呢?”欧震大人凑了过来,吕山长跟他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作为知府的欧震大人顿时恍然大悟:“这个办法不错,在永宁县的时候,永宁书院就是这样,每天都要出早操的,还会练习一下武艺,驾车啊,射箭啊,君子六艺嘛,也得能拿得出手。”

四个人一商量,就定下了此事,找武艺教习的事情,就托付给了温润。

谁让他方便呢。

他们几个商量的差不多了,这饭也吃了一半。

领头的解元,跟前二十名凑在一起,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斗诗,这次温润没参加,他头一次作壁上观,看热闹。

几个年轻人很有冲劲儿,诗词也做的不错,他们四个成了品评诗词好坏的评委。

王珏他们名次也听靠前,但是于诗词一道上,还真没有什么闪光点。

不如温润那么有名气。

有几个名次在他们之后的举子,有点不服气,当然,平时不敢说,现在么,鹿鸣宴上,就趁着酒兴吐露了出来:“听闻温雅士诗词一绝,不知道能不能请温雅士也作诗一首?”

温润一听脸就黑了:“我这是个什么命啊?去哪儿都要作诗。”

“谁让你是诗词一绝呢,今天这个好日子,你还是作一首诗吧!”吕山长跟欧震大人也在一旁,跟着起哄。

温润很不想吟诗作对,他虽然有才华,但是绝对没有那么多,更多的是抄袭。

都抄袭的清代诗词!

几个有名的人诗词他倒是会不少,可也不想抄袭。

“来一首嘛!”好么,辛明大人也期待的看着他。

温润这个气啊!

“来就来。”温润瘪嘴,提笔就抄了郑板桥的诗。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这……?”

温润写了诗的名字,就一个字:竹。

尤其是最后一句,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温润写完,得意的看着他们:“怎么样?”

“好你个温雅士啊,这是说我们是蝴蝶和蜜蜂呢?”温润的这首诗,末尾两句,简直是指桑骂槐呢。

几个新晋举子面面相觑,这也太让人下不来台了,还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