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高门找回我后(125)

很快完成了谈判,周国黎国互为盟友,互不侵犯,接下来的十年间,周国每年送给黎国八万白银,绢布五万匹。

周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些银两自然不算什么。周帝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

毕竟黎国虽然是蛮夷之地,骑兵非常凶悍。

若是打起来,只怕是朝廷损失的更多。即便是打赢了,对他这个皇帝来说也是有利有弊……

赢了这场战争的梁境安名声更甚。

若是想颠覆了这天下……更不是难事。

周帝对梁境安一如既往地信任,但在信任里,还有越来越多的忌惮。

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了,膝下三个儿子,死了一个,一个无法生育,一个双腿有疾。

儿子比臣子弱太多,他如何能不忌惮,不焦躁。

再说这些物资,其实是给黎国支援。支持他们和赵国开战。

黎国和赵国打起来,也就没空来找周国岔子。

朝廷里世家高门,大多支持拿钱平事。这样便能继续寻欢作乐。

但通过科考被提拔上来的官员,大多反对,何苦要把这么多银子拱手送人。

只是他们官职不低,人微言轻。

无视那些反对的事,这事很快就敲定了下来。

林溪知道多说无用,也就没出声。

她舅父倒是跳起脚反对,若是每年增加这么多军饷,他完全能保证抵挡黎国……

只可惜他还在南境……隔得太远,再如何反对也无用。

何持让自然也不赞成,只是他的意见无用。

另外一方面,凶杀案虽已定性,他还是每天在大理寺忙碌。

还在偷偷地追查谋杀后主谋。

最让林溪意外的是,沈重霄居然站出来,坚持反对拿钱平事。

难得有几分魄力……

他还因此被太子一党指责不安好心,不顾大局。

——

苏漾漾近来心情烦闷。

她不理解沈重霄为何,要同皇帝对着干,毕竟给出的钱又不多……

若是因此触怒了周帝,那还怎么给她请封侧室。

不会让她当妾吧……

还有就是沈重霄房里的那两个丫鬟,她思前想后,把人派去庄子不行。

会对她的名声不利,让人觉得她太苛刻。

于是她和沈重霄建议,把她们送去新开的药堂做事,没想到他竟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叫来了那两个丫鬟,当面询问意见。

白翠和寄琴当即跪下,哭着说愿意留在信王府,继续伺候主子。

苏漾漾在一边听得眉头直拧,心里十分难过不悦。

两个丫鬟最初还羡慕苏医女的本事,赞叹她的玲珑心思。

现在却对她半分好感也没有了。

因为苏姑娘太喜欢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别人,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帮你做决定。

带着高高在上的施舍,哪怕是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让人不高兴。

今日沈重霄进宫,便是去为苏漾漾求请封侧室的旨意。

父子俩说着话,因为黎国的事,再次起了争执。

后面沈重霄就被请出了皇宫。

苏漾漾已经等了一天,见到走进来的男人,她满怀期待地问:“陛下应允了吗?”

“……没有,我触怒了父皇,所以并未提起你,以免你也受到牵连。”

苏漾漾脸色白了几分,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心里万分失望,只觉得沈重霄意气用事,没有为她考虑半分。

等对方离开后,苏漾漾便收拾好了行李,从信王府不告而别。

第70章

◎提桶跑路◎

梁境安不能丢下南境的军务回来。

但对于周帝签下的盟约, 连着发了十道奏折来劝诫。

基本上一天一封。

但依然无法回天,此事已成定局。

他甚至还飞鸽传书给林溪,让她同太后说一说,让太后劝说皇帝。

林溪在带着丰烨进宫给太后请安时, 顺势提了一嘴。

舅父的话当然要听的, 可她劝诫无用, 太后也无用,反而会生出事端。

索性折中一下, 说了, 但只是随便一说。

梁境安一直上奏折劝诫。

最后周帝在回复的折子上大发雷霆,明言不许他再提此事。

私下没有少和心腹太监抱怨。

若不是看梁境安良苦功高, 又身居要位,他早就发落了对方。

林溪心中隐约有预感, 以前他的舅父对皇帝虽然多有不满, 但也是忠心一片。

甚至说有点愚忠。

但这次事毕, 只怕是要心寒。

心寒……心寒好啊!

他不愿意夺了那鸟位自己做皇帝, 却是整个朝廷最操心的一个人,被人诟病大权在握,心有觊觎。

若是他舅父想通了,国公府正好急流勇退。不和他们玩了。

何必要置于险地。

再说现下两国既然打不起来,舅父又主动请辞, 那么被派去南境的萧春鹤哪怕心怀不轨, 也是无计可施。

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盟约签订的第三日,周帝收到了梁境安的请辞奏折。

奏折上说黎国和周国既然已成盟友, 想来近年来也再无战事。

他身体不适, 想要从南境调回京。

请求皇帝另外任命新的将领。

梁境安做好了安排, 又备下了至少可以打三个月的粮草。

不想一道圣旨下来, 让他不要打了,直接要把备好的粮草都拱手送给黎国。

梁境安不怕冲锋陷阵,甚至不怕战死沙场,可是怎么都没想到,平日辛苦练兵,战前几次三番鼓舞士气。

然后……就不战而败。

周帝的“投降”让他们南境将领心寒,既觉得白拿了俸禄,又觉得对不起黎民百姓。

仿佛种种坚持都没有了意义。

梁境安心冷之下,上表请辞。

朝廷既然只要和臣,不需要武将,那他也就不用担着虚职,白领俸禄。

他这么做,一边是气不过,一边是破釜沉舟,想周帝能悬崖勒马……

周帝收到英国公请辞的奏折很诧异。

他这边还一肚子气,没想到梁境安不为他分忧解难,竟然还敢威胁他?

周帝近来愈来愈心力不济,一边不想惹麻烦,不想面对任何波折,一方面是多思多疑。

再加上他身边,一直有善于揣多人心的大臣的煽风点火。

周帝气愤之下,索性把心一横,恩准了对方的请求。

难道我的万里江山,还就依仗你一个人?

毕竟是多年君臣,周帝这边准了梁境安的请辞,那边心里就开始不安。

于是又去请来了和尚,做了几次祈福的法事。

因为这几场法事,又有大臣站出来劝诫,皇帝应该以政务为重。

周帝更是暴躁,他祈福可是为了国家能风调雨顺,为何那些人就不是理解呢?

为了此事,革职了一个劝诫的六品官,一个七品官。

不过他们也都是低阶官员,对朝廷并没有任何影响。

只要不打仗,那么在很多人看来,镇守南境就是一份肥差。

梁境安还未回程,周帝心里堵着一口气,新任命的戍边大奖就已经从京城出发了。

陆焰也没想到,事情发展会这样。

不过……这也算是意外收获。

这样一来,想必未来攻打周国,更是不费力气。

这些世家都是些和稀泥的蠢材,只看重眼前的自身利益,早就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腐蚀。
上一篇: 千金令:嫡欢 下一篇: 蜜色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