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点,实不相瞒,我考中秀才后,我父亲那边的人过来找我了,他们想把自己家的地挂到我的.名下免税,可是我想给多年来照顾我们母子的街坊邻里,他们知道后说我不孝,弄得我很两难。”沈淳垂眸道。
说实话,沈淳和自己父亲那边的亲戚关系并没有多好,沈淳父亲离世以后,他年纪还小,人际关系上难免人走茶凉,对于沈淳而言还没有街坊邻里来的有感情,现在对方开口,沈淳有心拒绝,却被他们拿着血脉亲情道德绑架。
“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当然是想拒绝他们,可是只怕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沈淳苦笑。
毕竟免税五十亩,能让他们占不少便宜,不想占便宜的人,最开始就不会开这个口。
“别忘了你已经是秀才公,就算拒绝,也该是他们怕你,而不是你怕他们才对。”池云亭道。
沈淳恍然,赧然道:“你不说我都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对啊,我已经是秀才公了。”
就是比他们年纪大的廪生秀才都拿他们平等相待,没道理会被一群亲戚轻视。
主要还是那些人是长辈,沈淳思维一下没转过弯来。
相比之下池云亭就没这样的烦恼了,他没有亲戚找上门,回来后就把名下五十亩的免税名额给了慈幼局,这样多少能给慈幼局减轻点生活压力。
而美食街那边也因为池云亭这五十亩的免税名额做菜成本再次降低,利润更足。
现在无论是慈幼局还是福田院大家每天都有事情做,老人和孩子们手里的钱也越发宽松,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巴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热闹些。
而上元县的码头,也在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出来以后来往的船只变多,更不用说纺织厂诸多的工作岗位,直接促进上元县百姓们的经济收入,百姓们有了钱自然舍得花,如此形成良好循环。
第72章
“我去收拾东西!”听到自己也能去柳江府了, 谢蝉衣高兴的一蹦一跳,难得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池云亭和沈淳休整好,他们也约定好余川, 到时候一块出发。
临走之前, 上元县的杨县令把池云亭和沈淳叫过去一趟,看着他们满脸欣慰道:“去了府学你们要专心读书, 我等着看你们金榜题名的那天。”
说完分别给他们准备了一套笔墨纸砚, 正是多年前引的几位老秀才公激动的羊毫湖笔、松烟药墨、青檀皮宣纸、天青端砚。
池云亭和沈淳两个震惊,然后推辞, 忙道:“大人, 这份礼实在是太贵重了。”
就连多年老秀才都为之激动的东西,可想而知有多好。
杨县令执意道:“你们一定得收下,毕竟你们都是上元县的文人,去了府学怎么能没有撑场面的东西, 而且我明年就会调任,可能咱们再见就是多年以后,这算是我这个长辈和父母官的一番心意。”
“大人您就要离开上元县了……”池云亭和沈淳两人很不舍,就算知道官员会被调动,可真来临, 两人心里还很不是滋味,毕竟这几年杨县令这个官员足够合格。
杨县令点了点头, 面对池云亭和沈淳两个却没有太伤感, 因为池云亭和沈淳两个是文人,不是那些一别就再难见面的百姓们, 所以杨县令心态还好, “以后说不定咱们还会同朝为官呢。”
“云亭, 我向你承诺,以后我无论到什么任职,都会把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推广出去。”别的人他不管,他却是一定要做成这件事的。
池云亭微怔,而后点了点头,就连他自己都不是很在意的事情,依旧有人选择放在心上,这让池云亭心里很是羞愧。
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的好处不言而喻,这些年上元县会读书认字的百姓越来越多,别的不说,普通人就算不走科举一路,多学点东西也没有坏处。
杨县令是真的有认真在做这件事,别说,还真已经初见成效。
那些普通人也就算了,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可是只要有人留意县城的私塾,就能发现县城里被送去学堂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几乎是数年前的数倍。
百姓手里有钱了,就算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也会舍得花在孩子们的身上,科举之路不用说,是一条极为艰辛的通天大道。
以前的百姓们难道不知道读书对孩子们好?无非就是没钱。
眼见上元县发展越来越好,杨县令这个父母官只有开心的份。
最后池云亭和沈淳还是没有推辞过,把杨县令给他们准备的文房四宝带回去。
谢蝉衣小心的把东西收进匣子里,只见匣子里还有一块天青端砚,这些年池云亭基本没用过。
“云亭,等去了府学,你就用这块砚台吧。”谢蝉衣帮池云亭收拾东西道。
至于池云亭之前用.的普通砚台,慈幼局有的是孩子,不会造成浪费。
等一切都准备好以后,除了池云亭、谢蝉衣、虎子还有林明四个是要去柳江府长期定居之外,跟他们一块去柳江府的还有慈幼局的管事们,他们是为林明去柳江府慈幼局提亲的,等提完亲过完礼他们再回来。
一同前去的还有沈淳和他的母亲,出发当天,天刚亮母子两人就赶来慈幼局,等到时候跟池云亭等人一起出发。
上船以后,不少人都来送池云亭几个,因为他们这一去,一年到头就回不来几次了。
“虎妞姐姐,等我过年回来看你!”虎子在船上大声道。
下方的虎妞冲他挥了挥手。
很快船开,中途池云亭和沈淳迎来了余川,余川的身边跟随着一个容貌秀丽的女子,还有一个比他年纪小不少,看着机灵的少年。
余川给池云亭、沈淳介绍,女子是他的妻子,少年则是他同族的侄子。
到时候余川的侄子会陪着余川一起入府学,余川的妻子则会待在外面,要不是沈淳的母亲和谢蝉衣也去,余川妻子一个人在外面不方便,现在几人正好作伴。
汇合后,余川跟池云亭和沈淳两个说起蒋玉文、刘长泰回去后发生的事。
蒋玉文和刘长泰两人提前溜走并没有办法改变他们辜负大家的事实,这让蒋玉文和刘长泰两人的长辈们很是失望。
“他们两家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那些钱需要他们两家人攒好久才能攒够,却不想一晚上就被他们挥霍个干净,直让他们的家人恨铁不成钢……”
除此之外就是他们的妻儿,在听到蒋玉文和刘长泰两人去借了印子钱,当场晕死过去,等醒来,两人坚定的要合离,要不然她们怕哪天被要债的人拉出去抵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还有就是蒋玉文和刘长泰为外面的女人“一掷千金”的态度着实伤到了她们,那些钱都是她们日夜操劳,辛苦积攒下来的,如今却一下花到别的女人身上,这如何不让她们失望心寒。
蒋玉文和刘长泰自然不想他们走,可是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有出息的文人,甚至还连累了自己下面两代孩子的前途,这次就连他们的血亲也冷眼旁观,不愿意帮他们,两人说是众叛亲离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