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252)+番外

沿海官方和民间私自出海一事,他们挣到的钱自然不可能交税,可就算正常税收,也不止这么一点,他们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营造沿海对外贫苦的假象。

“陛下,沿海官员们涉嫌违禁、漏税,自有律法处决他们,可是海禁万不能开啊!谁知道海禁开了,会给我朝带来怎样的变化。”礼部尚书依旧坚持道。

“什么样的改变?自然是我朝税收增加的改变,陛下,臣愿意派人前往沿海查证,若属实,还请陛下对那些人抄家处置!”户部尚书激动莫名道,他身前现在要是有桌子,只怕要拍的“啪啪”响。

就在他每年为了国家税收愁的头秃,沿海的官员们居然能坐拥金山银山,还不交税,这谁能忍!

他手里要是有这么多钱,何至于死抠门,严防死守的招人恨。

“陛下,臣也愿派人前往~!”兵部尚书一个彪形大汉,嘴里愣是发出颤音。

眼看皇室宗亲那一大笔钱已经落到工部口袋,他要是再不想办法,就算陛下想,也给他们兵部挤不出来银子啊。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是真的,他们兵部这次只怕能派上用场,在其他部门官员面前好好的露露脸。

吏部、户部、兵部表态,刑部自然也不甘落后。

刑部尚书道:“臣会派遣人手,带着邢律过去,届时如果情况属实,还请兵部的诸位配合。”

“好说。”兵部尚书应下道。

“若情况真属实,你们可就地抄家和处决,然后所有银子充入国库。”池云亭道。

除了六部的人以外,他也会派遣龙卫同行。

什么是大悲大喜?前脚怀里的一千多万两空去,后脚就有可能来更多的进账,户部尚书只觉得浑身一轻,下朝以后走路都轻飘飘的。

突然,户部尚书看到陆泉,对陆泉道:“陆泉,此次就由你代表咱们户部去吧。”

陆泉一愣,很快应下道:“是,大人。”

刑部,刑部尚书向平王行礼,“平王爷,这次沿海之行,就拜托您了。”

“好说。”平王眼皮抬起,知道刑部尚书不想跟自己走的太近。

吏部,吏部尚书心里就焦躁的多,因为这次沿海一行,不仅事关沿海、海禁,还事关他的乌纱帽。

身为吏部尚书,他对沿海那边的情况真的一点不知情吗?怎么可能。

只是吏部尚书怎么也没想到,帝王会注意到沿海那边的情况。

“唉,陛下还真是不好糊弄啊,亏陛下之前待在吏部的时候,我还觉得陛下省心呢……”吏部尚书语气惆怅道。

那时候谁能想到会有今天啊,只怕他们吏部,是当今帝王最为熟悉的部门。

“那大人,此次咱们吏部派谁去沿海?”吏部的官员们问道。

“派白承耀去吧,白侍郎是咱们陛下的亲信。”吏部尚书叹道。

只盼望沿海那边消息灵通一点,也能少牵连点他。

沿海之行注定不是一两日的功.夫,而龙卫这边,前去沿海的是池泽青。

“泽青,你真的非去不可吗?”池耀麟皱眉道。

端王妃心里又何尝舍得小儿子出远门。

“母亲,大哥,你们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再说这次也不是我一个人去的,而是好多人一起,顶多就是路上受点罪。”池泽青笑着道。

和母兄告别后,池泽青看向皇宫的方向,最后是虎子来为他送行,“泽青,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池泽青点头,道:“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虎子哥,你放心,我不会让你门失望的。”

此次沿海见血,他要彻底褪.去稚嫩,变成一把从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利刃,他要快点成长起来,这是他为自己选择的路。

第152章

沿海之行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解决并回来的。

所以送走六部和龙卫的人以后, 其他部门又把目光放到了占了天大便宜的工部身上。

工部尚书也知道工部这次独得圣宠,让其他人很是眼红,但要是因此退却,那他这个工部尚书也就不配位列六部之一了。

所以在做好心里建设以后, 工部尚书就硬着头皮去户部领钱。

户部尚书心里抽疼, 看着工部尚书这个身材干瘦的小老头,上看下看, 左看右看, 也没觉得工部尚书这满脸的褶子,怎么就入了帝王的眼。

就算池云亭说了工部未来十年的规划, 可是如此大手笔的投入, 户部尚书还是忍不住心里泛酸,“这笔钱你们打算怎么用?我这个户部尚书怎么也得知道你们工部把钱都用在什么地方吧。”

钱花出去了,怎么也得让他听个响,知道花哪了吧。

闻言工部尚书正色道:“按照陛下的意思, 一千万两用来修路造桥,而且还不是什么小路,而是大路。”

户部尚书眉眼一抽,尽管早就知道帝王的规划不简单,可还是被如此大手笔惊道:“这样一来不管是原材料还是人工费, 可都不便宜啊。”

“照这样的造法,工部十年以内想完成这个任务, 只怕很不容易。”就是户部尚书也感受到了工部尚书的压力。

“陛下已经跟我说了, 今后国库宽松,会尽量把银子往我这边倾斜, 以后就拜托户部尚书您了。”工部尚书对户部尚书道。

瞬间户部尚书感觉自己肩头一沉, 心里沉甸甸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想到什么,他突然一怔,而后苦笑:“我年纪已经不轻,再过几年就要致仕,只怕陪陛下走不到最后了。”

最重要的是,虽然陛下没说,但是他也该识趣的给陛下的人让位了。

听他这么说,工部尚书又何尝不发愁,能做到六部尚书位置的,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你们户部后继之人比我们工部多多了,现在的官员们根本就不稀罕我们工部,也不擅长工事,而我们工部真正有本事的,却碍于科举限制根本升不上去。”

两人聊了一会儿,户部尚书依依不舍的给工部尚书开了凭证,让工部尚书带人去国库搬钱。

就在工部尚书准备离开之际,户部尚书突然大声道:“等等!刚才你只跟我说了一千万两的规划,还有三百万两呢?”

要知道三百万两可不是小数目,陛下要建的皇家图书馆都用不了那么多钱。

“那三百万两陛下让我们工部研发新东西,就像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那样的东西,对了,听说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和咱们陛下还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呢。”工部尚书道。

朝廷很多年前就得到了金陵—池泉州—柳江府—上元县送过来的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的图纸和实物,工部对这两样东西并不陌生,朝廷自然也推广了。

可是因为工部不受重视,推广力度根本不大,都那么多年过去了,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依旧没有推广全国。

至于被池云亭更早拿出来,曾经的上元县杨县令递上来的拼音字母和标点符号,更是被放在皇家藏书阁,束之高阁的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