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275)+番外

“父亲曾经还说过我是你最让你骄傲的女儿,怎么现在又变了?”

“我敬你是我父亲,这一巴掌我受了,不追究,莫忘了我不再只是万家人,我还是当朝郡主,容不得你一个臣下如此以下犯上。”万锦如白皙的脸上顶着清晰通红的巴掌印,眸光倔强的看着万父道。

听她这么说,万父越发怒不可遏,“别说你才是郡主,你就是成了公主,那也是我女儿,我想打就能打!”

“够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女儿,你对我女儿动手,有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来人,把老爷请回去,再把那些东西都给郡主抬走,不用落账到万家。”万锦如母亲匆匆赶来道,看着自己女儿脸上的巴掌心疼不已,对自己夫君止不住的心寒。

这些年万父仕途不顺,在家脾气越发的大,可是对万锦如动手,无疑触碰到了万母的底线。

“你敢!”万父暴怒道。

虽然他觉得平王的银子侮辱人,可是名都担了,钱还没落手里,他只会更憋屈。

“这是平王赔偿给锦如的,老爷应该不会想把女儿的财产吞了吧?”万母看着万父毫不客气的嘲讽道。

“反了反了,你们母女两个真是反了!”看到一向捧着自己的夫人对自己这么不客气,彻底颠覆自己心中的形象,万父别提多惊愕。

万母却不再搭理他,赶紧带着女儿去上药。

上药时万锦如嘶声,把万母心里疼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娘,马上就要过先帝孝期了,等到时候,你说他会不会认出姐姐?”

“到那时,父亲的反应不知会不会很有趣?”万锦如眸中神色意味不明道。

万母心里一紧,“你姐姐她,和你父亲有仇,你父亲不凑上去也就算了,要是敢凑上去,一定没他好果子吃。”

“所以娘,我们也得赶紧做打算了。”万锦如幽幽道。

此时距离先帝三年孝期还有一段时间,却让人感觉恍如隔世,毕竟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实在不少。

海禁就不要说了,曾经拖累朝中财政,为一大蛀虫的皇室宗亲们今年则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要是搁以前,谁能想象的到。

而对于此事,池云亭只诛了首恶,其他不知情且没参与的皇室宗亲,只查抄了大部分财务,剩下的小部分则留给他们,让他们回了祖籍金陵。

至于他们心里会不会怨恨,池云亭不知道,他只知道,金陵是他的地盘,那些人去了,就再难掀起风浪。

此时金陵码头,沈淳和余川等人看着即将出金陵范围的船只,实在难掩心中激动。

他们看着金陵的方向眸光闪闪发亮,京城,会试,他们来了!

“虎子,你再跟我们说说京城的事吧。”虎子恰好也在船上,总算让沈淳和余川两个心里感到一丝真实。

谁能想到多年的友人,居然变成了他们的君王,而现在,他们即将相见。

第168章

此时距离池云亭以文人身份参加科举已经过去多年, 可对于和池云亭接触过的人们来说,依旧历历在目。

尤其是金陵,随着池云亭登基的消息传出,一下掀起更大的科举热潮, 所以沈淳和余川两人能从中杀出, 不知费了多少功.夫。

沈淳和余川是年前金陵江面未结冰时就出发,水路就是这点不好, 一到冬天就难以通行。

越靠近京城, 天气就越发寒冷,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沈淳和余川还见识了北方的大雪, 温度降低, 可与之相反的是他们胸腔内那个不断跳跃升温的心脏,仿佛能把他们的四肢百骸都灼穿。

沈淳和余川两人心中的紧张自不必说,“我们一定不能给陛下丢脸。”

要是他们成绩太差,怎么对得起和帝王那么多年的友谊。

其实以沈淳和余川两人先前的水平来说, 他们乡试就已经是极限,可是架不住池云亭为帝的消息传回来,他们知道以后,就跟被打了鸡血一般,潜力再次爆发, 成功通过乡试,之后又潜心研读数年, 这才有了会试的把握。

这样的成就和池云亭那种大跳跃没法比, 可是沈淳和余川两个却很满意。

尤其是这次同行的人还有虎子,故人态度依旧, 多少安抚了一下沈淳和余川两人迫不及待的心情。

“云亭也很期待你们过去, 府邸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虎子笑道。

沈淳和余川两人不由红晕上脸, “这也太劳烦云亭……陛下了。”

他们和池云亭几年没见,虽然彼此的情谊未变,可是口头上的称呼却难免生疏,就像现在,他们已经不敢再直呼池云亭的.名字。

虎子把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璀然一笑,道:“云亭是期望你们能一直留在京城的,说真的,云亭他很需要你们。”

池云亭的确需要沈淳和余川这类信得过的人,他手中的确有人,可是很多都是像陆泉那样,没有正统文人的身份,光是一个陆泉进户部就顶天,其他人处境就更不用说了。

而正统文人里面,科举考出来的就没有笨蛋,可是他们再聪慧,对池云亭来说,信不过也白搭。

他需要那种能跟他一条心的存在,到目前为止,也就吏部尚书白承耀,户部的陆泉符合,过后还得再加上兵部的虎子。

刑部的话,平王也勉强算半个。

而剩下的礼部、工部,虽然在朝堂中不显,池云亭心里却非常看重,不打算真对他们置之不理。

本来六部尚书年纪就不小,反正都是要换接班人,那为什么不能他的人来。

就在众多考生在路上过年,赶往京城参加科举之际,先帝三年的孝期也悄然过去。

考生们的目标只有科举,可是池云亭身为帝王,却不止上心一件事。

比如,他的终身大事之类。

翻过年,池云亭已经二十岁,古人成婚早,寻常男子这时候已经有人当爹了,可是池云亭为自己父亲守孝三年,如此孝道,满朝文武也不能劝不是。

这三年里他们嘴上没说,不代表心里也没有想法,是以先帝三年孝期一过,就有朝臣在朝堂提议池云亭封后一事。

对此池云亭并不抗拒,也是时候该兑现他对谢蝉衣的承诺了。

尽管不少朝臣已经知晓帝王后宫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无冕皇后,可是当池云亭真干脆利落的册封对方为后,还是让他们感到惊讶。

“陛下,您真要册封谢氏为后?”礼部尚书欲言又止的看着池云亭,很想问一句,难道你就不觉得女方的身份太低了?

但是考虑到池云亭和对方青梅竹马的情分,帝王登基依旧不忘糟糠之妻,这说明帝王重情重义,他们的确没资格阻止。

可是这样一来,很多出身比谢氏更好的后妃们怎么办?难道真要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一个民间来的野丫头压一头,甚至一辈子?

没错,池云亭才刚出孝期,不少官员就存了给池云亭当便宜老丈人的心思,他们自然对比自家女儿出身低的谢蝉衣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