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执意摁死皇室宗亲,除了那些人没有出息和作死之外,更多的还是池云亭不想他们再惹事,顺带绝掉满朝文武未来的希望,让他们无法拥立别的宗室子弟为帝。
当然满朝文武,就算再聪明的官员也想不到,毕竟他们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跟帝王对着干。
他们也不知道,从一开始,池云亭的目标就是他们。
就像池云亭评价的那样,皇室宗亲们只是开胃小菜,满朝文武才是正餐。
只有把朝堂都料理明白了,池云亭才能算是真正的帝王。
而现在池云亭跟那些官员之所以和睦,是因为池云亭只是稍微试探,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硬的态度。
信不信池云亭真要做出不符合大部分朝臣利益的决定,绝对会得到满朝文武的反对。
所以,六部尚书的位置,池云亭势在必得。
会试的成绩出来时,沈淳和余川两个正在休养,他们身子骨不如虎子,虎子睡了一觉就没事了,他们回来后却染了风寒,还劳太医开了药。
饶是如此,沈淳和余川两个依旧坚持出去看榜。
府中负责照顾他们的下人,连忙拦住他们,“两位老爷可使不得,成绩小的们已经去看了,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保重身体,贵人吩咐了,你们身体康健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这样,沈淳和余川两个也不再坚持,不想辜负池云亭的一番好意,毕竟池云亭身为帝王,日理万机,他们哪能让池云亭操心这些琐碎小事。
“恭喜两位老爷,贺喜两位老爷,尤其是余老爷,更是中了会元呢。”下人们很快送回消息道。
余川得了会试第一,沈淳则考中了会试第三名。
“如此成绩,总算没有给云亭丢脸。”沈淳忍不住笑道。
说完沈淳身形忍不住往后一栽,余川大惊,连忙扶住沈淳。
他知道,这几年沈淳的压力比他大的多,他好歹还能仗着年龄多读几年书,可沈淳却因为年幼,为了能追赶上云亭的脚步,时常废寝忘食。
其实他们两个都很清楚,他们的读书资质只能算中上,却因为和池云亭之间的友谊,他们屡屡突破自身极限。
现在就差最不重要的殿试,他们的科举之路说是已经到头也不为过,心神紧绷,骤然松懈,身体难免有些吃不消。
不过好消息是,沈淳醒来后,心中的沉重一扫而尽,身体反倒大好。
等到殿试,沈淳已经彻底恢复,精神奕奕。
倒是会试第二名看到余川和沈淳两人直抿唇,天下文人有几个不知道帝王当今科举出身,尤其是金陵出身的文人,不少还见过少时的帝王。
等到会试,更是不乏文人向旁人普及沈淳和余川两人和帝王在民间时的交情。
现在会试第二名只庆幸沈淳和余川只有两个人,而一甲的.名额有三个。
他,应该不会掉出前三吧?
“先提前恭喜探花郎了。”余川小声朝沈淳恭喜道。
别说,沈淳年纪轻轻,唇红齿白,探花之名,还真恰如其分。
他们倒是没有其他文人的担忧,毕竟他们都了解池云亭,知道池云亭不是为了私情乱规矩的人。
而他们也没想靠着和池云亭的情分,毕竟都到最后一步了,他们这段时间太傅们的课也不是白上的。
其他考生又何尝不斗志昂扬。
当今陛下乃文人出身,尤其是金陵出身的考生,怎么也得关照一二吧。
其中不乏金陵出身的考生不满意自己会试的排名,希望能靠着和帝王这层关系,排名再往前排排,就算争不到一甲,二甲也是好的。
余川耳边敏锐的听到这些声音,眉头不禁皱起,对沈淳声音高道:“你我二人金陵出身,就更要注意不要辱没了陛下的.名声,要不然你我二人万死难辞其咎。”
沈淳微愣后反应过来,正色回道:“我一定不会给陛下和咱们金陵抹黑!”
有心的金陵考生们:“……”
和帝王真有交情的沈淳和余川都这样表态,没和帝王见过的他们就更不用说了。
想到此那些考生熄了和帝王攀关系的想法。
这让其他区域考上来的文人们松了一口气,他们也怕帝王会对金陵考生另眼相看,可这又是那些金陵考生的“地利、人和”,他们羡慕不来。
现在会元当众表态,他们起码不用再担心。
正说着,里面宣他们进殿,他们连忙列队整齐,整齐划一的入内。
池云亭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陡然想起自己当初殿试的时候,明明还没过几年,却让他恍如隔世。
第171章
沈淳和余川又何尝不是, 很难想象,此时殿试的双方,曾在同一考场科举过。
而今天,池云亭是他们殿试的主考官。
殿试的题, 池云亭出的方向和海禁有关。
如今海禁已经解除一两年, 国库收上来的税收一年超过一年,这是国家大事, 但凡有点心的考生, 不会不知道这个消息。
殿试这题,考的就是考生们对海禁一事的看法。
沈淳和余川比大部分考生知道的更多, 知道海禁一事虽然是户部侍郎陆泉提议的, 可是暗中却得到帝王的大力支持,要不然就算陆泉想,也不可能成功。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解除海禁当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海禁刚解除的时候,陆泉所承受的压力可不小。
可是解除海禁,又会给内陆,甚至他们的王朝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解除海禁的确增加了朝堂税收,可同时它也助长了民间经商的风气, 长此以往,百姓们都去做买卖, 再没人种地怎么办?
凡事有利就有弊, 而这些利弊,将左右着考生们的答题方向。
相比起其他考生的犹豫不决和难以取舍来, 沈淳和余川两个就淡定的多。
毕竟比起其他人, 第一次见到帝王会紧张外, 他们除了刚开始心头微紧外,现在已经全都放松下来。
其他考生见到沈淳和余川提笔,有的不再犹豫,也开始磨墨在草稿纸上书写。
一时间大殿上只剩下笔墨接触纸面发出来的轻刷声。
除了池云亭这个帝王外,殿试上还有其他官员。
比如吏部尚书白承耀,就被池云亭钦点为此次的阅卷官员之一。
考生们的文章,会经过阅卷官们的筛选,只有最优秀的部分文章,才会被池云亭这个帝王亲自过目。
等沈淳和余川两人写好,准备交卷,看到负责给他们批卷官员之一的白承耀,心里别提多复杂。
其实按照官员的正常升迁速度,白承耀就算晋升,也不可能晋升的那么快,只用六年时间,白承耀就从朝堂新晋变成吏部尚书,这速度也是离谱。
那他们呢?入朝堂后,又需要几年,才能成为陛下的助力?
沈淳和余川两人有些恍惚的交了卷,白承耀冲他们笑着点头,心里很是期待沈淳和余川也入朝堂。
现在陛下在朝堂的势力,到底还是太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