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75)+番外

就现在的虎子,要是让他去做辣条,做出来的辣条只怕还不够虎子自己吃的。

随后林明有意说起别的,众人也十分的配合。

船只在柳江府的码头补给完已经启航,和来时一样,他们在船上定了两个房间,沈淳和母亲则是一间。

不同的是这次是谢蝉衣跟着沈淳母亲一起住,沈淳则搬来和池云亭、虎子一起。

伍大叔不知从哪弄来一个鱼竿,在甲板处甩勾钓鱼,林明则回到房间里,池云亭几个识趣的没去打扰。

虎子手里抓着瓜子,嘴里磕着,时不时在房间和甲板上来回转。

沈淳则从行李中拿出几本书,邀请池云亭道:“咱们两个看书吧。”

虽然船上颠簸,不好看书,可是慢一点看还是能看进去的。

“咦,这是孙贤兄送给我们的几本书,看看孙贤兄的书和我们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吧。”就算是同样的书,对于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

沈淳随手翻开,池云亭正要去看,就见沈淳手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快速把书合上,“云亭,不要……”

“怎么了?是书有什么问题吗?”池云亭皱眉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看这些书……”想了想,沈淳把书再次打开递给池云亭道。

“云亭你看,里面的字和外面的书名对不上,而且,而且书里还有画,画上面的人都不穿衣服,你说,是不是孙贤兄搞错了?”沈淳疑惑道。

说着沈淳神色单纯迷茫,却又忍不住朝书上看过去,感觉好像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池云亭皱眉道:“你怎知孙平不是故意为之呢?”

他也看到了书的内容,只见书里面的内容和书名没有丁点关系,不仅如此,里面声图并茂,讲述的也不是什么先贤道理,而是春.宫.图。

这类书对上了年纪的考生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别忘了池云亭现在才多大,就算沈淳比池云亭大两岁,也还没超过十岁。

所以,孙平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池云亭皱眉,让沈淳把孙平送给他们的书全都找出来,一共五本,都有着正经的书皮,等池云亭和沈淳一一检查过后,发现只有一本书是套了一层假皮,剩下的都是正经内容。

“那个云亭,我们会不会误会孙贤兄了,这说不定是他一时搞错了。”孙平送给他们书,沈淳实在不愿意把人往坏处想。

“也许吧,不过这本书少.儿不.宜,我就没收了。”池云亭把书从沈淳手里抽走道。

别管孙平是不是故意的,都不适合留在沈淳手中。

沈淳不由瞪圆眼睛,“你比我还小呢,这书不该由我来保管吗?”

他隐隐察觉到这本书不是很对劲,但是池云亭的年纪,不是比他更不妥吗。

池云亭沉思,“这样,我们想办法把这些书再给孙平寄回去如何?”

“那好吧。”孙平所在的县城距离他们并不远,大不了出点钱,让人把书捎给孙平。

不过说起这件事,沈淳想起另一件更为重要的事,之前就是被孙平打断。

“那个云亭,明年院试我家里可能没有足够的盘缠,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池云亭慈幼局出身,想必和他一样也缺钱。

不同的是池云亭的赚钱能力比他更好。

“关于这个我心里已经有主意了,等咱们回了上元县再说。”池云亭心里有主意道。

沈淳不由彻底松了一口气,把那本书忘到脑后去,毕竟沈淳年纪还小,身体还没发育成熟,没多余的心思。

至于还书的事,池云亭去拜托伍大叔,谁知伍大叔听了眸光瞬间变得冷凝,对池云亭道:“还好云亭你们没隐瞒这件事,要不然你们就着道了。”

“怎么说?”池云亭有些惊愕。

他也想过是不是自己多想,但想到他们的年纪,应该不至于吧。

“我不是读书人,不懂科举,但是我懂得人心,就像你说的,对方落榜,怎么可能会心无芥蒂,还无私帮助别的考生,身为考生,你们可都是竞争对手。”

“还有不知道云亭你听说话那句话没,‘遇到危险时,你只需要跑的比旁人快就是安全的’,这句话放在科举上,就是,‘只要别的考生考得更差,自己上榜的几率就会增加’,虽然我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这样想的,但是小心无大错。”

“倒是云亭你,到底还是小孩子,要你再大一点,可能就不会把这件事说出来了。”说到这个,伍大叔笑道。

年纪上去的池云亭,说不定会把那本书偷偷珍藏起来。

池云亭:“……”

水路很快,不过三天众人就看到上元县隐约的轮廓,一个个都精神起来,纷纷收拾行李准备下船。

此时上元县码头亦站着不少人,辣条小组的成员们在方宁看到水面有大船划来,不由翘首以盼道:“今天林明和云亭他们能回来吗?”

众人估摸了一下柳江府府试结束的时间,从昨天就来码头处等着,谁知昨天并没有接到人。

“应该就这两天了。”方宁轻笑道。

说着,大船靠近码头,甲板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冲他们挥着手,方宁等人见状精神振奋,惊喜道:“他们回来了,快回去通知大家。”

大船甲板上,林明长长吐了一口浊气,道:“终于回来了,明明只是一个月,却跟离开几年一样,很是想念。”

其他人又何尝不是,一回上元县,整个人都变得松快。

很快大家就带着行李下船,去和码头上来接他们的众人汇合。

沈淳和母亲向他们提出告辞,方宁笑道:“你们把行李放驴车上,一会儿我们给你们送过去。”

见到池云亭和沈淳这两个考生脸色都很不错,但是方宁并没有贸然询问他们两个在府试中的成绩,毕竟万一落榜了,他们提起这件事,得多难受。

所以方宁准备等今天接风洗尘过后,再问不迟。

这事池云亭和沈淳两个当事人不方便说,林明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方宁哥我跟你说,云亭这次府试还是案首,沈淳也得了府试十八名的好成绩!”

“他们两个都上榜了?云亭还是案首!”方宁被这个消息砸懵,分外惊喜道。

“快,快回去通知大家伙这个好消息。”说着方宁又打发一个少年先回去慈幼局报信,整个人已经喜的不知如何是好。

慈幼局走科举之路的人少之又少,还是隔壁福田院的夫子和秀才公们跟他们说,这是大好事,因为越往后考才能回来的越晚。

方宁第一次去码头,是府试第一场成绩过后,他没有接到人,等到第二场考试结束,他还是没有接到人。

可就算这样,方宁也没想过池云亭和沈淳两个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他们两个才多大啊,居然双双榜上有名。

福田院,老秀才公估摸着时间,“云亭他们该回来了。”

“别急,别急,云亭是县案首,怎么都不可能落榜才对,唯一的区别就是名次高低。”两位夫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