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招婿后的发家生活(112)

“这就是姑娘带回来的啊。”宝画说,“姑爷把您抱回来的,我和娘给你脱下沾了酒气的衣裳,就看到了一个荷包,这就是那荷包里头的东西。”

江月这就知道了,“这是卫家姐姐给我的诊金,但我只以为里头是银票,不知道是契书。”

卫姝岚以江月的名义购置的铺子,还在梨花巷,铺面整体不大,但市口比江家祖传的这个铺子好不少。

粗粗估算,价值得在二三百两左右。

“这史……不是,这卫家小姐当真神通广大,她怎么知道咱们姑娘想另外寻个铺子?”

江月想开医馆的事儿并不瞒着家里,宝画自然也知道这个。

江月想了想,道:“或许是揽芳姐姐说的,之前我跟她也提过,她们在一起住了好几日来着。”

房妈妈接口:“那难怪了,这过契须得本人到场才行。若是穆姑娘出面,让衙门的文书帮着操作,这铺子便能在姑娘不知情的情况下,过到姑娘名下。”

许氏也颔首,“这卫家小姐妥帖细致,若是直接给银钱,月娘觉得她给的多,下回通信时托镖局将多的银票送回即可。折成铺子,却是不能再还给她了。”

总不能将人特地买的铺子转手再卖了,折合银钱归还,既麻烦,也浪费了对方的一片心意。

“卫姐姐阔绰,这笔银钱可能在她看来并不多……这样吧,等她回京安顿好了来信,我写几个养身的方子给她,算是回礼。”

后头自然说起这铺子的用处。

其实也不用商量具体做什么,都知道江月医术高超,也想着开设医馆。

现下有了铺子,自然把这桩事提上日程,只是其中许多细节还需要商定,比如医馆叫什么名字,定做个什么样的招牌,提前准备多少药材,何时开业等等。

江月对招牌响不响亮并没有什么执念,就说:“还叫江记医馆就成。”

宝画道:“那我去负责定做招牌,梨花巷就有手艺活很不错的木匠,姓张。前头姑娘还给他治过手臂的拉伤,只收了十几文钱,他当时就说往后有活计一定找他。而且我跟他家大丫也玩得好,咱们银钱照给,只要求张木匠赶赶工,他应当是乐意的。”

至于药材,确实得收一些,不用跟善仁堂看齐,收一些常用的就好。

她手边有二百两存银,还是秉承着之前的习惯,决定留下一半,先收一百两的药材。

江月很快就在纸上列了个清单。

这倒是个繁难的活计,城里也有的卖,但是价格不会比医馆里便宜多少,而且若是每样要的不多,种类繁多,对方还不一定乐意。

想买到便宜又质量好的,得去乡间药农那里收。

就江月这细胳膊细腿的,怕是得把腿都跑细一圈。

“我来吧。”联玉出声,“我从前做过类似的采办活计。我先照着单子去善仁堂每样买一些,照着那个品质去收。”

若换成旁人,江月说不定还有些担心,但做事素来有成算,比她擅长跟人打交道的联玉,则不用担心他被人诓骗。

江月就把药单和一百两银票一并给了他。

至于铺子里其他琐碎事务,例如打扫铺子,购置药柜、石杵石碾等,则由房妈妈一手包办。

三月的时候,江记医馆就在梨花巷顺利开业了!

医馆也分前后两间,但整体并不很大,前面在放下一墙的药柜和一个大柜台后,便只能放下一张桌子,几根条凳。

后院则只有两个不大房间的并一个小灶房,一个茅房。

前头自然是江月给人看诊抓药的地方,后院则并不用来住人,只准备用来安置伤重的病患。

另外熊峰每隔一段时间会过来瞧联玉,他便可以住在这儿,省的他到处找地方落脚,也顺带帮忙守着铺子。

开业的这一日,江月只买了一长串挂鞭,放过之后,接下招牌上的红布,便算是完成了仪式。

街坊四邻不少都承过江月的人情,他们也不嫌弃仪式简陋,早就准备好了并不贵重却满含心意的贺礼,纷纷登门。

那帮着做招牌的张木匠也在其中,正跟人道:“我前儿个就觉得没胃口,正好让江娘子给我看看。”

“你傻不傻,还当是义诊呢!这医馆都开起来了,人家也是要挣银钱的。这么点事儿,连病痛都不算,难道还花银钱看大夫?听我的,咱们放了红鸡蛋就走。真要有个不舒坦,去村里找赤脚大夫,花个二三十文……”

“你才傻呢,江娘子在这儿出了名的心善,给我家里好几口人都诊过病,都没收什么银钱。我乐意给她赚这个银钱行不行?”

说是这么说,张木匠心里也有些打鼓,暗暗嘀咕着这江记医馆可千万别像善仁堂似的,诊金动辄就一两银子起步。

二人说着话进了医馆,就看不大的医馆里头,除了一些常见的家具和家伙什,居然还有好些签牌。

首先是柜台上立着的一个小木牌,上面直接写着‘看诊五十文,接骨一百文,出诊和疑难杂症另议’。

而空白墙上的木签,则详细写了各种药材一钱的价格。

从来没见医馆还有这样的,街坊四邻不由都给看呆了。

其实也不是江月特立独行,纯粹是她没有再另外雇人,房妈妈和许氏都留在祖传铺子里,支应着药膳营生。

现下医馆里只她和联玉、宝画三人。

联玉还好,药材就是经他的手,对各色药材的价格都记得十分清楚。

宝画没有那么好的记性,到现在还记不清。

干脆就写到签子上挂到墙上,这样不只是病患不至于因为囊中羞涩、望而却步,算钱的时候,即便是宝画也能算明白。

于是张木匠顿时疑虑全消,昂着下巴对同伴到:“你看吧,我就说江娘子人美心善,不指着发黑心财!”

说完,他去排队等着看诊了。

很快轮到他,江月给他搭完脉,说:“您这是脾胃虚弱引起的胃口失调,也不用吃药,开一道‘四宝粥’,您多预付五十文,拿个签筹,明日去我家药膳坊喝粥。”

张木匠确实古道热肠,“娘子别怪我多嘴,我听你方才也是,能不给人开药就不开。光开点药膳粥汤,这哪成啊,挣不到银钱的!”

他也有自己的担心,怕江记医馆经营不善,回头给倒闭了,哪里再去找这种诊金只要五十文的地方去?

眼下医馆都开起来了,江月对银钱还真没有太大欲望了,但既然对方特特提醒了,她忍着笑道:“本也不为挣多少银钱,而且您放心,这医馆是我名下的,不是租赁的,轻易不会倒闭。”

张木匠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中午时分,人渐渐散了去。

江月去洗了把手,去柜台边看联玉。

前头她给人看诊,联玉就负责帮忙收钱和抓药。

江月才忙完,他也同样是才有空休息。

他前头帮着下乡收药材,皮肤倒是不见黑,人倒是又清瘦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