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书院学堂、提供免费学舍膳食、给贫困学生提供抄书当低龄启蒙儿童的先生……
县太爷来到洛江县两年多了,虽说他也不是没做旁的事情,但在大多数事情上,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唯独在针对读书人的事情上,格外得上心。包括去年乡试,明明以前的县官都是不理会这些事儿的,他又是提前安排了一场童生试,又是派人包船送秀才们去府城,还负责帮他们搞定在府城时的食宿,以及最后将他们全都接回到县城里。
就连县太爷牵头做的煤炭生意,所得的利润也几乎全部投入到了读书人身上。
见在场的众人纷纷认可了自己的话,钱大富轻咳一声,难掩得意的继续往下说。
“县太爷自己是读书人,所以他对读书人特别好,愿意设身处地的替他们考虑很多问题。那么,你们替王老爷求情,还能不是跟王老爷是同样的人?”
其他人:……
这不是歪理吗?但好像确实是县太爷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我知道诸位的意思,无非就是觉得他这次直接将无辜的女眷和孩童都抓到县衙大牢太过离谱。但你们也想想看,王老爷他干了啥?拐卖孩童献作人牲,还把无辜的少女以及弃妇寡妇都哄骗走卖到花街柳巷里。他都做出这种事情了,他家女眷孩童只是被抓到牢里,又没打没骂的,算得了什么呢?”
仔细想想好像也有道理?
你卖了别人的家人,所以你的家人被抓到牢房里吃苦受罪,没毛病啊!
但还有人迟疑的问:“县太爷真的不会对他们下手?”
钱大富认真的回忆了一番,十分肯定的道:“我确定县太爷当时下的命令是,把姓王的儿子抓到他面前,打二十板子。”
“其他人呢?”
“没说。”钱大富顿了顿,“可县太爷不是着急去府城吗?他一走,除了他之前下的命令外,还有谁敢越过他发号施令?”
众人被说服了。
王老爷的两个儿子都有二十了,都是早早的接触到了家里的买卖。要说他的妻女完全不知情,那兴许是事实,但儿子们不可能不知情的。
噢,那就没事了。
钱大富成功的稳住了局面,他可嘚瑟了,高高兴兴的就打算起身往外走。结果一个踉跄,啪叽一下把自己拍到了地上,还是面朝下的。
尚未离开的其他人:……
“钱老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倒霉啊!”
“老钱你年岁也不算轻了,能不能别跟那些嘴上无毛的年轻人那般冒失?稳重点儿!”
“有爹在天上保佑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话说回来,钱老爷,咱们有个不情之请。你回头养好了伤,打算出远门的时候,能不能提前支会咱们一声?没别的意思,就是你出门那天,咱们都不打算出门了,把整个码头、整条江道让给你,成吗?”
钱大富:……
哎哟他的鼻子好疼啊!
不光鼻子疼,刚才那一下好像又摔到胳膊了,膝盖也磕到了,他现在浑身上下都疼得慌。
天杀的,他还没发财呢,怎么就又遭罪了?!
再听听这些没良心同行的话,老钱顿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决定等这次的事情了结了,就把在场所有人都拜访一遍,一个都不会漏下的!
第048章
比起报复同行们, 钱大富最终还是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
——先发财,发财才是顶顶重要的事儿!
就跟以前一样, 钱大富的发财之路走得特别顺畅。他倒是没有直接插手王老爷的家产, 眼下案犯虽然已经捉拿归案,但距离真正的判决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况且就算最终判下来了,关于王老爷的家产要如何处理, 恐怕还要纠结更长的时间。
钱大富忍着眼红,先搞了一波舆论操作。
这个当然也是有大前提的。
说起钱大富和王老爷的恩怨,其实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了,他俩一直都是对头,原因就在于两人在很多生意上面都有不小的重叠。
要知道, 这年头的富户可不是安家父女俩上辈子, 专心只做一个行当的。在农业时代,撇开那些顶级的富人, 普通县城里的商户们,基本上都是啥都干的。是有人更偏餐饮业, 或者酿酒世家出身,也有专门做布料买卖、茶叶买卖之类的,但凑巧的是,钱大富和王老爷干的其实都是商队的活儿。
简单地说,他们不生产任何东西, 他们只是商品的搬运工。
两人的套路几乎是一样的, 经常带着商队出远门,南北杂货什么抢手就卖什么。这种行商赚得都是辛苦钱,甚至不光辛苦, 出远门途中遇到什么麻烦都是有可能的,一不小心丢了小命都是有的。
不过, 一旦把买卖做大了,各处都有自己的人,帮着收本地各种抢手的东西,待时间差不多了,就派人运到别处,那样就会方便很多了,安全性也会相对得提高很多。
在钱大富他爹过世之前,钱家不过只是县城里的富户之一,别说数一数二了,那是连前十名都排不上的。
可王家就不同了,王老爷年岁跟钱大富差不多,但他有两个能干的儿子。父子三人齐齐上阵,光是各地的商行就要比钱家多出个一倍有余,赚的钱更不是钱大富能比的。
——这还没算上王家暗中做的那些买卖。
谁知,自打两年前钱大富他爹突然过世,钱大富就跟拜对了山头一般,一下子就发财了。
哪怕还是不能跟王家比,可王老爷却没办法保持淡定。
有句话叫做,你用怎样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回以你怎样的面目。
王老爷显然是用格外阴暗的眼光却看待这个世界的,面对钱大富突然顺畅了的生意路,他将心比心,认为这里头肯定另有文章。
于是,一贯自视甚高的王老爷就开始在人前人后的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肯定不能明着说,做买卖的都讲究一个和气生财,如何能够直接撕破脸呢?
譬如说,暗示钱家从不法的渠道购入了一批货,待旁人问起时,又表示自己也是道听途说的。再譬如说,在同行里有意无意的点拨两句,是没有指名道姓,但混这一行的,哪个还不是人精了?
这要是换个人,指不定就忍气吞声了,可谁让他碰上了钱胖子呢?
钱胖子不受这鸟气!
但以他的脑子,想个发财的点子是容易,真要他四两拨千斤的把脏水再泼回去……
不好意思,他真没这个智商。
于是,盛怒之下的钱大富直接让手底下的小管事去找了个街头混日子的痞子过来,给了几两银子,教了一些话,就让他去找王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