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妆容圣手(152)

作者: 草草 阅读记录

徐曼青心下了然。

难怪承宣使大人这次竟然舍得将聂定远送上战场,无非就是想赶紧给儿子攒点军功好封个官位,这样求娶孔府的嫡女就各种名正言顺了。

这聂大人也算是用心良苦,知道自己聂家三代把持冀州节度使这一要害官位,越发要小心揣度上意。若跟另外一个手握实权的武将世家联姻,肯定会受到皇帝的颇多忌惮。翰林学士承旨乃翰林学士之首,掌制、诰、诏、令撰述主事,并无过多实权,但却十分受文人敬仰,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与孔家的嫡女联姻,既得了名声,又不会被皇帝猜忌,日后聂家若是有子孙想要走文官一途,也能因姻亲关系受孔家提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徐曼青笑问道:“若没猜错,你爹是不是已经为定远的婚事入宫请旨了?”

像聂家这样势大的家族,聂定远这样的嫡长子要成婚明面上虽是全听父母之命,但只要脑子不傻也知道就算聂大人盘算得再好,也得先问问皇帝的意思。

这请旨美其名曰是赐婚,实则是让皇帝发个准婚许可证。

若皇帝真不乐意,随便找个由头让老聂家换人就是。

听徐曼青一说,聂书梅惊讶道:“嫂子如何得知此事?”

要知道这请旨赐婚一事聂家上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内情的,这徐曼青一个深闺妇人竟然已经收到风声了?

徐曼青笑道:“又被我诓了吧?我瞎猜的。”

聂书梅对徐曼青的睿智暗暗心惊,这哪里像是乡野里出来的妇人?这项家嫂子看事情的眼力,得比多少男子还要精准!

不过还没等聂书梅有时间深究这事,孔小姐便已经在花厅中现身了,徐曼青便陪着聂书梅和孙氏一起凑过去寒暄。

“好久不见,孔家姐姐安否?可想死妹妹我了。”

那孔小姐比起聂书梅来略矮一些,身段瘦瘦的,颇有才女特有的那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见有熟人过来,孔小姐也不好意思再像方才入门时候那样用团扇半遮面。只见她眼神闪烁了一下,犹豫了片刻才将扇子放了下来。

徐曼青一看,这才算是明白这孔小姐怎么这般扭捏。因为待那团扇放下之后,徐曼青才发现那孔小姐的鼻翼两边长满了痤疮,即现代人常说的青春痘。

想来这些待嫁少女也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身体发育激素失衡的时候,长痤疮啥的是最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可这孔小姐脸上的问题明显要严重一些,除了白头粉刺之外,脸颊那片还恶化成了红色丘疹,下颌局部还在丘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两颗米粒大小的脓包。

估计那孔小姐平日不知该如何护理,这次应邀赴宴又怕自己这张脸被人嫌弃,便又糊上了厚厚的一层妆粉。

可惜妆粉不仅盖不住这种比较严重的皮肤问题,还有可能会让情况恶化。

那孔小姐将团扇放下之时明显看到身边围着的几个人神色一愣,又见身边的女子特别是徐曼青这般花容月貌无可挑剔,神色更是羞赧得厉害,话还没说两句就又把团扇遮回了脸上去,好端端的一个小姑娘被这皮肤问题给弄得畏畏缩缩的全然没有自信了。

聂书梅怎能不知这好姐妹的心情,便赶紧将人给扯到了桌上,言谈间扯的都是些有的没的,就差没把说学逗唱的功夫都整出来逗孔小姐开心了。

孔小姐听聂书梅说徐曼青是聂定远结拜大哥的妻子,言谈间也明显要比之前亲热了不少。

看来这孔小姐也清楚自己以后的夫婿将是何人,跟夫婿交好的人的妻子搞好关系显然是重中之重。

在徐曼青看来,这孔小姐是个好的。虽然脸上皮肤是有些毛病,说话间也带有点文人的书卷气,但身段和五官生得还算可以。

只是那聂定远的个性很是跳脱,整个人跟混世魔王有得一拼。他若是个好掌控的,当初就不会死乞白赖地缠着秦远征将他调到最危险的前锋营去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男女相看能否成功,这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大齐的礼法又不允许未婚男女在婚前多做接触,这孔小姐再宜家宜室知书达理也不可能看一眼就能看出来。于是这第一印象最关键的就是外貌长相。

聂定远明显就是个不服家里管教的,如今聂大人一厢情愿地给自家儿子找了一门百里挑一的好亲事,可聂定远买不买这个账可就难说了。

到时候若聂定远真心不喜,为了拒婚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那可如何是好?

徐曼青心中有种隐隐的忧虑,但她毕竟身为外人,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便只得任这种担忧咽到肚子里去。

孔小姐来了没多时这宴席便开了,一干丫环婆子进来重新收拾布置了台面,精美的菜肴便陆陆续续地呈了上来。做东的梁夫人又是致辞又是敬酒的,徐曼青也只得赶紧打起精神来应付。

待到酒足饭饱歇息了一阵,众人才终于移步梁府的后花园赏荷。

遇到这种性质的聚会,少不了会有所谓的赛诗会,这诗会简直就是为孔小姐这种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千金办的。

只见孔小姐出口成章,没两下就博得了满堂彩,徐曼青这才在孔小姐的眼里看到了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自信。

可这文绉绉的孔小姐,真的能镇住那野马一般的聂定远么?

第107章

可惜还没等徐曼青闲下来多久,那唯恐天下不乱的张氏见徐曼青在这舞文弄墨的赛诗会上突然变得跟锯嘴葫芦似的一声不吭,心下便觉着这徐氏也不过是嘴皮子油滑,光会说些场面话蒙骗其他贵妇罢了。如今这粗鄙不堪的村妇到了这种需要见真章的场合,自然只能心虚得躲到孔家才女和聂家小姐身后寻求庇护了。

又想到那孙氏偏是不长眼睛看不清徐氏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相,若是不能将孙氏从徐氏身边扯过来,她连靠近都靠近不了,就更别说是跟她套近乎了。

如今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那徐氏原形毕露,这样一来她也能找个机会在孙氏面前露上一手,拉回些好感值不是?

于是在众人纷纷为孔小姐的文采鼓掌称好的时候,张氏又十分不合时宜地抢了东家梁夫人的话头。

“孔小姐的文采早已誉满京华,只是今个儿也得给新到的夫人一些表现的机会不是?”

张氏话头直指徐曼青,甚至为了不给聂书梅顶替的机会,便指名道姓地道:“这良辰美景风光正好,不如让项夫人也赋诗一首,好让大伙儿见识见识她的文采不是?”

张氏说完这番话满场寂静,如今因为张氏的“功劳”,在场的人大多都知道徐曼青的出身了。如今张氏唱这一出,无外乎就是要当众给徐曼青不痛快。众人已经能预想到待会徐曼青做不出诗来满脸羞愧欲死的模样了,登时无数怜悯的眼神投射到徐曼青身上——没事招惹到张氏这种穷追猛打的瘟神也真是够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