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煜拍了拍手,其中的一名保镖从装着大炮的盒子中取出一把钢刀,恭恭敬敬地递到柏煜面前,柏煜对着英使一笑:“听说你是爱刀之人,前不久我得了一把好刀,今天,正好送给我的朋友,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长长久久。”
英使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柏煜不打算只做一锤子买卖,想要寻求长期合作,这也恰好符合他的心意,因此,他脸上笑意更深:“如果柏先生一直像今天这么有诚意,我相信,这并不难实现。我们英国人,一向喜欢与有诚意的人做朋友。”
他从柏煜手中接过钢刀,拉开刀鞘,只见刀身上透着一股冷锐的锋芒。他本只是随意地一瞥,却立刻被钢刀吸引了。
哪怕是不懂刀剑之人也能够看出,这是一把好刀,何况是英使这个货真价实的刀剑爱好者?他简直要为这把刀而着迷!
“Perfect!”他的手来回抚摩着刀身,语气中满是赞叹之意:“这把刀,也是你们的工厂生产的?”
“对。”
英使不得不重新开始衡量南方政府的实力。
只是一个添头,都能够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喜,在大英无法掌控南方的这段时期,柏氏政府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这种冶炼技术,完全不像是华国人能有的。哪怕是那些外出留学的学生,那些接收他们的国家也不会让他们学到核心技术。
在这种技术封锁下,华国人竟然还能够制造出这样的刀具以及大炮,他们的创造力,的确了不起。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华国人制造出的武器越强力,越物美价廉,对于他们来说,就越有利。长时间的战争,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一场极大的消耗,如果能够至少减少一些金钱上的消耗,他们自然也求之不得。
英使很快就回过了神,看向柏煜:“这种刀,你们还有吗?”
“当然,事实上,这正是我们的工厂推出的新型刀,我们准备在确定其价值后,再进行大规模生产。”
“我准备把这把刀献给英王陛下。”英使恋恋不舍地看了钢刀的刀身一眼,握着刀鞘一推,让其归于鞘中,小心地放在桌上。
“我有把握,陛下会对这把刀感到满意的。如果你们有这样的生产能力,就趁着陛下的指示传回之前多生产几把,你们绝不会吃亏。”而他,作为举荐者,同样也会因此而获得功劳。
“没有问题。那么,期待着与你的合作。”
柏煜站起身,在英使的热情相送下,离开了公馆,两个人对于这一次的会面都很满意。
尤其是柏煜,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一半。
自欧战开打以来,凭着给各国兜售武器,美国可没少捞钱。如今欧洲各国或许陷于战争的泥泽不曾察觉,作为旁观者,柏煜却很清楚,美国究竟从这场欧战中获得了多少好处。战争开打了三年,美国就以疯狂的速度揽了三年的财富,等到战争结束,世界金字塔顶尖的格局多半会发生变化。
这是美国的机会,对于南方政府而言,同样也是一个机会。
在这不知何时会结束的黄金期内,他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削弱敌方,壮大自己。攫取金钱,只是其中的一步。
作为协约国的核心国家及主要战力,英国对武器的需求量很大。虽然英使只与柏煜定下了口头约定,但柏煜知道,这笔买卖一旦做成,南方政府和顾氏工厂都将获得大笔的资金。有了充裕的资金,他们就能够干更多的事,比如扩充-军-备,比如发展自身,比如扩大营销规模。
如果能成,这必定会是一笔上百万白银的交易。
柏煜对顾氏工厂的技术很有信心,他并不担心英国方面会拒绝他们的大炮和钢刀,对于他而言,这场洽谈的要点就在于是否能拿下英使。而现在,这一条,他已经做到了。
唯一让柏煜担忧的是,顾氏工厂究竟能否吃得下这么大一笔订单。顾氏工厂就算技术再怎么先进,崛起的时间毕竟太短,厂子的规模还没有达到能够吃下这笔大订单的程度。
如果他们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拿下了这笔订单,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机械去完成它,就没有丝毫意义。
柏煜已经在考虑,如果英国方面答应与他们签订合同,要不要出资买下几家大型工厂,供顾舒晗操作了。
顾舒晗听到他说的话后,差点没因为柏·土豪·人傻钱多·煜的想法而笑喷。
“如果你买下B市最大的那几家工厂,但是我们的卖家又增多了,生产量还是不够,你打算怎么办?”
柏煜想了想,疑惑地看向顾舒晗:“唔……再买几家?”
“咳。”顾舒晗罕见的破功了,她的嘴角抽搐了抽搐,努力压下自己的表情:“柏少,你还是专心负责洽谈吧,这些事,就交给我来。只要你能够搞定英方,我向你保证,生产线方面绝对不会有问题,我自有办法。”
柏煜深深地感觉自己被嫌弃了,内心的悲伤逆流成河。
顾舒晗看着他蔫头耷脑的样子,心想,以前怎么没发现,他的内心居然有这么逗比的一面。
她想了想,还是夸了句:“你这次做得很好。”
话音刚落,她就对上了一双亮亮的狗狗眼,嘴角再次抽搐了抽搐。
作者有话要说:楠竹形象已崩,楠竹我对不起你……
PS:大家有木有发现文名已经换了?o(^▽^)o
第29章 合作
在柏煜走后,英使找专人来测试了大炮的钢刀的性能,然后将这些数据一样一样地记录下来,写成一封信件,寄回了英国。作为驻华使者,他有将书信直陈英王的权利。
原本这位爵士也是颇受英王信任的宠臣,然而,自从东南地区的租界被强行取缔,英国人在这里失势之后,他的地位就变得尴尬了起来。英王就算再怎么宠信他,在这种难以有所作为的大环境下,也不免要对他的能力抱以怀疑的态度。
在交际中,他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低,柏氏政府不买他的帐,英王又只看重结果,不会在意他的难处,因此,他在B市的日子越发难过;与他恰恰相反,在北方,他的死对头和当地势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因为北方政府表现出对英国亲近的姿态,他的死对头没少受到英王的表彰。
死对头嘲笑他,奚落他,将他衬得一无是处,并且还在英王的面前说他的坏话,让他的处境变得雪上加霜。憋屈的日子过了多久,这位爵士就多么迫切地想要改变这一切。虽然现在英王对他还有点信任,但是,这份信任已经大不如前,并且,君王的信任,是最容易被时间以及流言蜚语消磨掉的东西。英使知道,如果他再不能做点什么,挽回英王的信任,那么他就将失去所有。
而现在,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一个为柏氏政府与英王牵线搭桥的机会。英使相信,如果他能够办成这件差事,英王的信任与眷顾一定会重新回到他的身边。别提他的死对头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与本土的胜利得失相比,一块远在亚洲的殖民地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