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马文才这厮天生思维跟人家不一样,又具有文艺青年的范。所以他觉得,既然大家总归要死,那么还不如死的舒心,死的如意,死的美好漂亮轰轰烈烈。
他想圆祝小英最后一个愿望。
祝妹妹那最后的歌声一直萦绕在他耳畔,就仿佛注入他的灵魂,一句句富有诗意却在这种境遇下显得绝望的歌词好像刻进他的骨子里,竟然记得无比清晰。
慢慢的,他回忆起整首歌的
唱法,便紧紧将祝小英搂在身前,唇覆在她耳畔,轻柔地唱起那深情的句子。
一曲唱毕,文才兄又想,祝妹妹既然这么喜欢这首歌的意境,那么就应该想办法让她死在这歌中描绘的画面里,如此岂不妙哉?
于是文才兄一边对照歌词一边掐指算:
关外有了,寒夜有了,雪有了……那么还差……瘦马!对,还差一匹瘦马……
瘦马……
文才兄愣了愣,脑子里划过一道小闪电,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他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心中的希望之火以前所未有的凶猛势头剧烈地燃烧起来!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虽然这个设想有点铤而走险,但总比在这里饿死的好。
于是文才兄叫来一个同在附近潜伏的士兵,让他守护好祝小英,自己则悄悄地向那氐族兵营摸过去。
他的设想很简单。
每当两军交战时,双方兵营里总会有战马疲敝,或病或衰。这些马匹一般就不能再上战场,又怕得了什么瘟疫会连累其他好马,但若是直接弃之又可惜,所以就会单独圈养在一处,若是能养好固然可惜,若是养不好则直接留着宰杀吃肉,犒赏军士。
马文才打的就是这些弃马的注意,因为这些马通常都被放在军营边缘的位置,看守也比较松懈,如果想去偷一匹回来难度要比偷一匹战马小很多。说实在的,如果不是祝小英那句歌词的提醒,马文才在如今这样千钧一发之际还真想不到。
那么为什么要偷马呢?
此时此刻文才兄当然不再琢磨怎么死才能美这种事了,因为他看到了摆脱困境的希望!
一方面偷回的马可以宰杀充饥,让这几十个伏兵恢复体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机会救祝小英的命。
他自幼喜欢看各种杂书,也没少接触药石医术之类的东西,隐约记《本草纲目》中有提过,病马肠胃中能生出结实,这种东西俗称马粪石,对清热解毒有奇效,而且还具有清脑醒神的作用。对于祝小英来说可谓是天赐良药。
再者,马血是至阳至热之物,不仅能驱寒壮体,还能提高士气。
若真能搞到匹马,也许他们就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马文才便冒着天大的危险潜入敌营,也不知是他手段高超还是真的幸运女神眷顾,还真的就让他偷回来一匹瘦巴巴的病马。
宰马,取石,放血,剔肉。
但很快问题又来了,他们不能生火,肉可以生啖,血可以冷饮,但这马粪石却是要用火来煎汤的。
一筹莫展之际,刚好又有两个氐族士兵向他们这边巡逻过来,于是马文才一不做二不休,也将上级不得打草惊蛇的告诫忘到脑后,直接把这两个氐族兵给干掉了,然后
和一个小兵换上他们的衣服,怀揣视若珍宝的马粪石,再度混入敌营。
马文才本来是想混进去借个篝火把给祝妹妹的药煎好便罢,却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有了意外收获。
本来军营里四处营火摇曳,根本看不清一个人脸长啥样,再加上马文才和小兵的身材跟他们假扮的两个人相差无几,又是后半夜,众人懒怠不怎么说话,居然也就让马文才混进去了。
等把药煎好后,马文才给小兵打眼色,示意他们可以撤了,谁料这时却听见两个出来倒泔水的小兵在磕牙。
从他们三言两语的交谈中,马文才得到一个说不上特别有用,但也很关键的消息。
原来,苻坚率百万大军在此地久耗,也有些耗不住了,很想即刻与晋军开战,便计划明天一早与晋军通信,想出计策诱使晋军过江,然后派弓箭手趁晋军渡河时放箭,使其命丧淝水。
这计谋听着高明,但实际上却非常傻。
晋军又没脑抽,怎么就能听从他们而率先渡河呢?
马文才回来以后,喂祝小英吃了药,给其他人分派了口粮,又把几块偷偷在敌军营地里烤熟的马肉包好,准备留着给祝妹妹醒来吃,然后就坐在石头上陷入了思考。
他开始还不能专心,总担心祝小英的病情,不过等到后半夜的时候,他发现她已经退烧了,总算松了口气,便重新整理思路思索起来,最后竟然让他想到一条绝妙的计策,遂忙写下来派人秘密返回军营将书信交给主帅。
送信的人回来以后,带来了主帅肯定的答复。主帅谢玄夸赞马文才思维机敏,交待他尽管按着信上所书内容去办,并且承诺明天一早,晋军必有所行动。他在言辞中还暗示马文才,若是此计得手,日后等待他的必是加官进爵,前途不可限量。
马文才不屑地笑了笑,心道若是此计不成,恐怕他就尸骨无存命丧他乡了。他对功名利禄本就不太感兴趣,但若是为了能让自己和祝小英摆脱困境,便愿意放手一搏。于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布置起来。
祝小英瞪大眼睛听马文才讲完,吃了两口烤马肉,还是忍不住问:“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究竟是什么?我们要做什么?”
马文才却摸了摸祝小英的头,神采飞扬地说:“军机不可泄露。”
祝小英也不再追问,索性安心好好休息,她想要保存体力,因为她不想再最后的关键时候成为马文才的拖累。
有了一匹瘦马的血肉贡献,已经饿了多日就差两眼发光地去抠树皮吃的伏兵们个个满血复活,也许是军人的敏锐让他们察觉到了某种信息,连日混沌涣散的眼神如今也都变得犀利警惕起来。
旭日初升,大雪
已停。
谷坡深处,一切准备就绪的马文才等人,看见一片小舟载着晋军的使者向岸这边徐徐行来。
一个冒险的计划悄然启动,一场风云变色的大战也迫在眉睫。
十二月,注定是南北交界处战火冲天的时节。
☆、第八十一章
淝水两岸,相持数月的两军终于再也撑不下去了。在这个雾气蒙蒙的清晨,天才刚刚大亮,一架小小扁舟乘着水流从晋军营地驶向氐族驻军,提前打了使节的口令,被放行上岸。
使节在面见氐族带军将领苻融苻坚时,带来了晋军将领谢玄的信件,信件上的内容是这样的:
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翻译成人类的语言,大概就是说:亲,你看啊咱们大家都聚堆儿堵在河两岸,你不进我不进,这样耗着啥时候是个完啊?不如这样,苻坚皇帝你让你家的军队往后挪挪地方,我们晋军也好过来。等咱都到了一边岸上,再放开了手脚互殴一场,看看最后是你死还是我活,殴完了大家也能回家嗨皮过个年,这样才痛快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