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梁祝同人)你是我的马文才(30)

“文才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梁山伯忙低声安抚,“监院昨日态度坚决,我也不好直接驳他的面子。”

“我与英台贤弟情同手足,这样被分开岂不是惨无人道?”

“庶族与士族泾渭分明,寒门子弟常常为人所轻视,如今的结果也并非不可预见,我当初就劝文才兄要三思而行,现在后悔……只怕晚了。”

马文才是何等机敏,若真的说后悔,那岂不是承认了自己厌弃寒门身份?这不是让梁山伯不痛快么!于是他眼睛都不带转一下的,立刻摆摆手,小声说:“哎,什么寒门高门的,山伯莫非忘了,当初我们之所以互相引为知己便是对这门阀风气嗤之以鼻。你以为我与你对调身份当真只是为了博得英台贤弟的好感?非也,非也!我是仰慕寒门才子的风采,想借山伯的身份与他们多做结交。而山伯也可借着我的身份多交往些士族权贵,这样对你家的生意也有所帮助,是吧?”

梁山伯微微挑眉,对马文才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对马文才保证道:“文才兄放心,一旦有机会,我定会助你搬回东苑。只是这些日子就暂时委屈你了。”

马文才见梁山伯态度诚恳,心情舒畅许多,也自我宽慰道:“嗯,我昨天托人向家里送了封信,让阿柳尽快赶来,多带些古玩字画什么的,到时候有银钱傍身,你和英台再从旁帮我说说情,估计书院里也不会与我为难。”

梁山伯一听马文才打算将希望寄托于太守府,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终是没有开口。

就这样,梁山伯与马文才在前面窃窃私语,祝小英在后面跟班,三人一起走进了学堂。

今天第一节是许夫子的课,祝小英等人因为是新生,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便都规规矩矩地立在门口。

许夫子和监院的年纪差不多,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岁数,一把花白的胡子,一身儒士服,脸上挂着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深莫测,晃晃悠悠摇了进来。

他扫了立在门口的三人一眼,只用老迈的声音缓缓道:“嗯,下去坐好。”

祝小英一听立刻为马文才高兴,座位既然随意,

那么马文才就可以和梁山伯坐在一起了。而她从小到大受够了古文背诵古文翻译古文阅读理解的摧残与折磨,丝毫没有做好学生的打算,想在角落里找个位子睡觉开小差。正打着如意算盘准备下去找位子,却见梁山伯与马文才还是站在原地,动也不动。

见此情形,祝小英估计内有乾坤,于是也老老实实立在旁边站好。

许夫子让学生们打开书箱,拿出笔墨书本,今天讲解《仪礼》中的《丧服》篇。因为内容艰深晦涩,枯燥乏味,大多数学生都提不起什么兴趣,再加上是早上第一节课,所以一个个昏昏欲睡,只有几个精神好的正在用兴致勃勃的目光轮番打量着站在门口的三人。

那许夫子倒也沉得住气,就当看不见祝小英他们,老眼昏花地准备开始讲学,祝小英实在受不了傻站在原地做众人探究眼神的活靶子,便小声地试探道:“夫子,我们坐哪里?”

“哦?不知如何自处?”

祝小英默。

“好,那我问你,君子行则思其道,饮必思其源。你……是如何来书院的?”许夫子拖着长长的声音摇头晃脑。

“哦,我是乘马车来的。”祝小英回答。

“乘车而至?”许夫子捋着胡子点点头,“嗯,你可到后排择一位入座。”

祝小英听得很莫名,抱着书箱在众目睽睽下一排排走到最后,还没来得及坐下,那老学究又开口了。

“君子施必思其量,用必思其器。你坐的车是牛车呢,还是马车呢?”

祝小英:“马车。”

“哦,那你可以往前坐三排。”许夫子说,“是一匹马拉的车还是两匹马拉的车?”

“两匹马拉一辆车,一共两辆。”

“哦?那再前三排。”

祝小英有些不情愿,却只能抱着箱子继续前进。因为低着头,所以她并没有注意到马文才在不停给她打眼色。

“黄白之物君子所累,生无所求死亦无所从。你的行李又多少箱?”

“十余箱。”

“书童仆从有几人?”

“一名书童,十名仆从。”

祝小英说完,在座的众位学子都向他投去惊讶的目光,坐在最前面的几个人甚至还回过头来仔细看了她几眼。

“再前三排

。”许夫子有些激动,拖长的语调也加快了一些,“室之所栖,德之所馨。你是住上房还是住偏厢?”

“我住在知贤楼,和桓公子住一起。”

这句话一出,坐在底下的人都沸腾了,纷纷发出惊叹,而马文才脸上则露出万念俱灰的表情。

坐在最前排正中间的公子桓玄,此时支着脑袋懒洋洋地瞥了马文才一眼,弯起一双凤眼,回头向祝小英露出极度友好的,友好到有些暧昧的笑容。

于是众人的沸腾程度更加严重,许夫子不得不使劲清嗓子,才勉强维持住学堂内的秩序。

最后,祝小英很悲催地被安排在正数第三排最中间的位置。梁山伯本来被安排在第二排,却甘愿后退一排,与祝小英同桌。而贫困生马文才同学则被丢到了最后一排的犄角旮旯,只能泪眼汪汪遥望着英台妹妹那几乎被众多脑袋淹没的背影。

忍,要忍!等到阿柳来了日子就好过了。

在接下来很多天里,马文才一直是靠着这样一个信念来支撑着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新春快乐哦!!!龙年大吉!

昨天实在是被众位弟弟围攻,电脑被他们抢去打游戏,没法更新……泪奔,所以说,正太神马的都是浮云,可恶的臭小子才是残忍的现实!= =

【注】这章有关排座位的情节改编自95年吴奇隆版梁祝,夫子咬文嚼字的前两句话是电影中的台词,后两句是木瓜自己编来凑数的,大家勿深究哈!

PS:都看春晚了吧,很基情的有木有!

☆、第二十三章

祝小英不敢相信,离开校园两年的她竟然又过上了痛苦无比的高三生活。

是谁以前大言不惭地说,现代人要是穿回古代,相比于偏科极度严重的孔孟老庄,肯定个个是全面发展的高材生,史地政数理化随便比划比划也唬得这帮老古董一愣一愣的。

事实证明,这绝对就是痴人说梦。

且不说古人那堪比军训时间的作息安排,单是人家从三岁识字起便修炼成的背诵功夫就不是区区二十一世纪人类所能比的。

每天半本的繁体古文,没有拼音注释,没有标点符号,就这么硬生生地背,头一天布置下去,第二天人家就可以摇头晃脑地一字不差倒背如流,而祝小英每晚点灯熬油,头悬梁锥刺股,最后却连读都读不顺溜,于是自然要遭到许夫子的惩罚。在这里惩罚可不止罚站批评那么简单,而是要在学堂外面的院子里,双手举着书本跪在孔子像前,而且一跪便是日上三竿,苦哈哈的像只丧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