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梁祝同人)你是我的马文才(44)

“觉得如何?”顾恺之撑着伞站在殷仲堪旁边,侧过头美滋滋地问他。

殷仲堪没有说话,但祝小英的好奇心却被勾起,在她站的这个位置看不到伞里面那一面,于是便悄悄凑到他们身边,也抬头看去。

这一抬头,不禁瞠目结舌。

原来,这柄外表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伞,里面却盛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伞的内面画着一副基调无比明快的山水画,闲云野鹤,静湖孤舟,崇山峻岭环立之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旷远阔达之情流溢而出。特别是这山水画如此巧妙地画于拱顶形状的伞面里,当撑伞之人置身其下,便仿佛亲临高山流水之间,放眼处晴空万里,意境悠远,一解阴雨天的憋闷之气。

“有了这柄纸伞作伴,哪怕再阴郁的天,心境也会随着轻松起来吧?”顾恺之道。

殷仲堪站在伞下沉默半晌,才转过身对顾恺之深深一揖,“学生明白先生的用意了。”

“啊?什么用意?”顾恺之眨巴眨巴眼睛。

殷仲堪却不管书画先生的装傻充愣,只恭敬道:“学生不会辜负先生的期望,定会摒去心中执念,成为心境豁达之人。”

顾恺之眉宇间流露出满意之色,点头笑道:“虽然不懂仲堪在说什么,但能有这种想法甚好!不知仲堪可否看在我用心做了这幅画的份上,答应让我给你做幅画像?”

“学生……”殷仲堪微微皱眉。

“嗯?”顾恺之侧过头看他。

“学生恭敬不如从命。”殷仲堪这回只略微迟疑,便满口应允。

两位翩翩佳公子,一个斯文,一个俊逸。看着此二人同撑一把伞静立于其下,彼此心照不宣互相对视微笑的样子,祝小英眼皮一跳一跳,突然有了“糟糕另一只金龟婿人选也要被男人抢走了”的危机感。

这究竟是

什么世道!难道她的顾老师也要学着梁山伯和马文才那样去搞基么?不要啊她真的不想再做炮灰了啊!

不会哭的孩子没奶吃,不会勾搭人的狐狸精抱不到富二代官二代公子的大腿。于是祝小英回想了一下此时狐狸精应该做的事,伸出小手勾搭在顾老师的胳膊上,对他甜甜一笑:“先生,我们也该出发了,斗花草要开始了呢!”

顾恺之身体一僵,擦擦头上莫名冒出的冷汗:“说句实话,英台,若不是我早已见了另一个人的装扮,几乎就要认定你是今年的花魁了!”

花魁……这是什么奇怪的词啊喂!

祝小英抽抽嘴角,问道:“哦?那人是谁?”

顾恺之:“就是和你关系很要好的那个梁山伯呀!”

祝小英意外:“山伯兄?他……什么装扮?”说的就是马文才吧。

顾恺之:“咦?你竟然没有见过?可是他每次来我这里你不是都来接他吗?我以为你早看过了!”

祝小英更加意外了,原来马文才真的找顾恺之有事啊,她还以为他只是为了骗点心而堵在门口呢。

“他……他没告诉过我啊!他究竟扮作什么模样,先生您倒是说啊!”

不料顾恺之嘴巴却紧得像一只河蚌,任凭祝小英怎么问都守口如瓶,最后只是很有兴致地摸了摸下巴,回忆般缓缓道:“唔……那真是……相当惊艳啊!”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第三十四章

中秋佳节,明月当空,本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但是崇罗书院内却充斥着一种诡异妖艳的气氛。

朗朗读书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娇嗔媚笑;风流公子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园春色。

祝小英跟着顾老师一路战战兢兢,每当一群人经过她就心跳加速,生怕他们围过来将不懂规矩的顾恺之扒光拖走,再连累自己这条“池鱼”。

于是她终于忍不住问身边的殷仲堪:“喂,仲堪兄,传说中的不穿女装会被扒,是不是不包括夫子们?”

殷仲堪淡定回答:“据说去年监院多喝了两杯,忘记换衣服,被大家剥光了扔进水塘里。最后因为没人给他送衣服只能一路光着跑回房,躺在床上病了大半个月。”

祝小英:“……”

祝小英暗暗为胖监院掬一把同情泪,又偷偷瞥了眼顾恺之,发现他正微笑地和迎面过来的一群“佳丽”打着招呼。

“顾先生~”

“夫子~~”

“见过夫子~~”

祝小英忍不住一阵恶寒。看着那一条条五颜六色的手帕争先恐后地往顾恺之身上撩,仿佛看到翠红楼外一边叫着“大爷~”一边往人家身上靠的妹子们,只不过这些妹子……额……

好吧祝小英承认,男人,果然还是穿男装比较好看。

顾恺之却好像很受用,风度翩翩地微笑,扶起众位佳人,“佳人”们则顺势围拢过来,簇拥着顾大爷去赴宴,而祝小英和殷仲堪则被挤到一旁。

祝小英与殷仲堪对望。

殷仲堪咳嗽了一下,解释道:“额……顾先生是今年斗花草的主评判,所以……”

祝小英终于顿悟,深吸一口气!

原来是主评审!难怪!

看着顾恺之那雪白的身影慢慢湮没在一片绿肥红瘦中,祝小英艰难地吞了下口水,在心中补充:难怪……会被潜规则……

只是顾老师,您吃得消吗?

宴席摆在崇罗书院最大的院子里,这个年代胡桌胡椅还没有传入中原,人们还保持席地而坐的习惯,是以宴席中摆了数十张长形矮桌,三两人共坐一席。

顾恺之被“美人们”推走,祝小英也觉得自己没有那个实力去美人救英雄,便和殷仲堪找了张桌子坐下来,一边还四处东张西望地找梁山伯和马文才,却仍是没见他们的踪影。

“仲堪兄,这些都是你安排的吗?”祝小英环顾四周,到处张灯结彩,热闹却不显俗气,每张桌案上都摆着各种点心菜肴,丰富却又不铺张,席间往来者,多是书院的学生们所带的仆从,帮着端盘上酒,井井有条。能将一切打理至此,足以见得组织者的用心与严谨。

殷仲堪点头:“书院开销有限,也只能如此置办,比不得英台以前见过的高

门宴席,实在惭愧。”

“怎么会!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只是仲堪兄是组织者,今天怎么还能有空闲陪我一个下午呢?”

“之前都已经安排好了,所以今天倒也不忙。”殷仲堪神情很自然地回答。

祝小英暗暗佩服,觉得殷仲堪这种人才拿到现代一定是个很抢手的CEO。只可惜在门阀政治极端的东晋,他这样的人才也只能因清贫的出身而被埋没。

然而,如果祝小英的历史学得再好一点,她就会知道,此时坐在自己身边的这个笑容温和的男子,绝不会是一个能被历史封埋的平凡小卒。

随着铜钟一声轰响,宴席前方又陆续亮起数十盏花灯,照亮了下面搭建的舞台,其中一盏最大最耀眼的明灯便犹如一轮银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

就好像是收到什么信号一样,与此同时,周围骤然响起了鼓乐之丝竹声。在众人的惊叹中,第一个学生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