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255)

秦沧阑一脸惋惜:“不是不想带啊,是他生了病,不得舟车劳顿,在乡下静养。”

“如此严重?”景宣帝问。

秦沧阑叹道:“是啊,兴许哪天就去了。”

他是真想捏死卫廷的。

眼见着话题越聊越沉重,景宣帝就此打住。

他话锋一转,道:“朕想见见你儿子。”

秦沧阑的情绪低落下来:“陛下,臣的儿子曾亲眼目睹生母惨死,至今无法回忆那段往事,臣不想他受刺激,尚未与他相认。”

景宣帝若是个暴君,大可不管不顾地把苏承宣入宫。

可他是明君,此情此景不好继续强求。

景宣帝道:“那就等你们父子相认了,再把他带进宫来让朕见见也不迟。”

秦沧阑拱手道:“是,陛下。”

景宣帝看了他一眼:“你不会让朕等太久吧?”

秦沧阑顿了顿,说道:“不会。”

“那就好。”景宣帝说道,“你的亲儿子是护国公,这一道圣旨朕不会撤回,不过,苏承自幼在民间长大,入朝为官怕是有些难以胜任,你觉得呢?”

秦沧阑的眸光动了动,拱手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

从皇宫出来,秦沧阑去了一趟镇北侯府,向老侯爷说了御书房里的谈话。

景宣帝讲得十分隐晦,可秦沧阑又不傻,武将只是不喜欢耍心眼,不代表他们没心眼。

景宣帝的意思是,苏承当个闲散的国公爷,一辈子衣食无忧;兵权继续交给秦江。

兵权是秦家凭着一桩桩血泪军功挣来的,与其交给别人,不如交给自己弟弟,怎么说秦江也是秦家血脉。

另外,秦江也被当成继承人培养了多年。

“你同意了?”老侯爷问。

秦沧阑正色道:“我当然没有!就算承儿他在乡下长大,没学过兵法,可我不是还活着吗?我可以教他!承儿若是不肯学,还有二狗!你是不知道二狗那孩子究竟有多虎!”

老侯爷只去过梨花巷一次,还没怎么与苏二狗说上话,这会儿不免有些嫉妒起秦沧阑来。

等他痊愈了,一定把几个孩子偷进府!

他也能教!

老侯爷问道:“陛下答应了?”

秦沧阑道:“陛下没答应。”

不是,你讲半天是讲了个寂寞啊?

老侯爷给急了:“陛下到底是如何决断的?”

秦沧阑叹道:“陛下说,我这把年纪了,也不知能教承儿多少年,我说我不在了,还有你,你不在了还有苏渊,终归有人能教会承儿。陛下说,你们几个的能耐,朕深信不疑,只是朕不确定苏承是不是可教之才?”

老侯爷不乐意了:“怎么就不是了?承儿小时候很聪明的!”

秦沧就道:“我也这么和陛下说。最后,陛下答应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若一个月后,承儿能胜过秦江,就相信他是可造之材,同意他做个有实权的护国公。”

老侯爷皱眉:“一个月……承儿还没恢复记忆,接不接受得了自己的身份尚且两说,即使能接受,让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胜过秦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第236章 236 霸气廷哥

这个比试看似是在给苏承机会,实则是在为秦江翻身做准备。

秦江的身世传开后,秦江本人势必会遭到世人的质疑,但倘若秦江能胜过秦沧阑的嫡子,用实力证明自己比苏承更有资格继承实权,那么,那些质疑他的人也只能乖乖闭嘴。

毕竟,不是皇帝不给嫡子机会。

是嫡子不争气啊。

扶不起不起的阿斗,请诸葛亮来教,也教不出个名堂啊。

老侯爷纳闷:“陛下为何突然如此偏袒秦江了?”

秦沧阑蹙眉道:“威武侯昨夜入宫见了陛下。”

威武侯景盛铭,景弈的祖父,萧重华的外公。

秦沧阑接着道:“我猜,是他说动了陛下,让陛下暂将兵权交到秦江的手中。”

“景盛铭这个老狐狸!”老侯爷握拳,“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一个月后,真让承儿与秦江比试吗?你该知道,承儿毫无胜算的。”

老侯爷压根儿没问比什么。

除非是比干饭,否则苏承当真不是秦江的对手。

秦沧阑说秦江弱,那是和秦沧阑比,秦沧阑是何等变态的高手?

有几个人在他面前不弱的?

诚然,秦江的资质不算上乘,可怎么也倾尽两府之力栽培了二十年,苏承再有天赋,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追上他。

老侯爷问道:“一定得是承儿吗?”

秦沧阑想了想:“二狗也成,他是承儿的儿子,他若能赢秦江,陛下应当也无话可说。可二狗才十四……怎么可能是秦江的对手?”

老侯爷的神色凝重起来:“老秦,兵权绝不能交出去。”

秦沧阑点点头:“我明白。”

交出去了,秦家就是下一个卫家。

老侯爷闭上眼:“这个月,努力教导承儿吧,实在到了那一步……我把老五过继给承儿!”

正在回京途中的老五,狠狠打了个喷嚏!

这是这个月第二次狂打喷嚏了。

是家里人太念叨他了么?

--

苏承并不知自己即将迎来两位大佬的摧残,天还没亮,他顶着没睡醒的黑眼圈去灶屋给女儿打下手。

昨日春风楼又来了一单生意,这回可不是奔着苏承的脸来的,是上回苏小小做的点心着实太受欢迎。

春风楼的姑娘们还埋怨不是苏承送货,下定决心再也不做他生意,谁料没几日,便被啪啪打了脸。

苏小小答应每日供货二百个,从四月初一开始。

恰巧四月初一是苏二狗去国子监上学的日子,他自然不能去给苏小小打下手了。

“爹,你怎么这么早?”灶屋,正在揉面的苏小小一抬头,便瞧见苏承睡眼惺忪地走进来。

苏承打了个呵欠:“陪你做点心。”

苏小小道:“不用,才两百个,我做得过来的,你去睡。”

苏承拨浪鼓似的摇头,拍拍自己的脸醒瞌睡:“我一会儿再睡。”

他说什么也不肯走,苏小小只得答应他留下来帮忙。

别看他平日里干活儿总是划水,那是因为有卫廷和苏二狗在,他不干可以指望女婿和儿子干。

真当苏小小身边只剩他一个帮手时,他还是挺卖力的。

他的脸被灶灰熏得黢黑。

“咦?不是只做二百个?”他刚刚数了,已经做够了,可女儿又去揉新的面团了。

苏小小把揉好的面放进钵钵里醒着:“二狗长身体,饿得快,我给他做几盒点心带上。”

苏承的鼻尖突然就有些酸酸的。

两个孩子没了娘,磕磕绊绊地长大……闺女懂事得令人心疼。

苏小小并不知苏老爹心中所想,她切了一条梅干菜:“给爹也做了。”

“嗯?”苏承没反应过来,“给我做啥呀?我在家又不愁吃的。”

他目光落在几个精致的带盖的小木碗上,“这些又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