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943)

他的眸子瞬间睁大了。

这……这怎么……可能?

皇室王爷在前,按理是要行礼问安的。

卫胥却连马儿都没有下,不卑不亢地说道:“甲胄在身,不跪天地,恕不能对殿下施以全礼。”

萧独邺张了张嘴,整个人惊到说不出话来。

卫胥策马,带着儿子旁若无人从萧独邺身旁走了过去。

一直到他们走远了,萧独邺才猛地回过神来。

卫胥回京城了,死去的卫家儿郎也活过来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方才他们几个是不是没下马行礼?

他是王爷!

卫家人想做什么?

他们眼里可还有皇室?!

卫家人嚣张地走掉了,萧独邺气得咬牙:“回宫!本王要禀明父皇!”

皇宫。

景宣帝刚与大臣们商议完要事。

今日早朝又是一堆弹劾秦沧阑的折子,说秦沧阑好战,好大喜功,兴兵误国,当废黜其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即刻召回朝廷。

自然,也有替秦沧阑开脱的,说秦沧阑是为了大周的百年兴盛,北燕狼子野心,不打到他们哭爹喊娘,他们还会卷土重来。

景宣帝并不着急办秦沧阑,反正他断了秦沧阑的粮草,秦沧阑总有向他低头恳求粮草的一天。

他眼下最在意的反而是卫胥的事。

去南疆的使臣回来了,二儿子也回京了。

二儿子吃了不少苦头,至今还在府上养伤。

然而据二儿子与使臣们交代,他们并未在南疆见到卫胥,也没听说任何有关卫胥的消息。

所以卫胥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如果大周腹背受敌,他自然希望卫胥能活着。

可如今,卫胥并没有活着的价值,反倒会成为他的威胁。

他不会杀卫胥,毕竟杀功臣是要遗臭万年的。

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卫胥死在南疆人的手里。

“陛下!”

一名小太监神色匆匆地来到御书房外,“护城卫传来消息,卫家人回来了!”

景宣帝道:“卫廷?”

小太监道:“还、还有卫胥!”

景宣帝神色微微一顿:“活着回来的……还是遗体?”

小太监战战兢兢道:“活的!活生生的!不仅卫胥大将军回了,就连战死沙场的卫大公子、卫二公子……以及卫六公子……统统活着回来了!!!”

吧嗒。

景宣帝手中的毛笔掉了。

第880章 880 一家团聚

“父皇!父皇!”

萧独邺气冲冲地来到了御书房。

他先是给景宣帝行了一礼,随后便告起了卫家人的状:

“父皇,您一定不会相信儿臣方才在大街上碰到谁了!是卫胥!卫胥从南疆回来了!还有卫琛!卫青!卫宴!他们几个竟然没死!

“全城的百姓都在恭迎他们!他们见到儿臣,居然不下马行礼!”

小太监已经禀报过卫家人活着回来的消息了,甚至连他们胁迫城楼守卫开城门的状也一并告了。

卫家人的态度可谓嚣张。

只是景宣帝也没料到卫家人会嚣张到了皇室的头上。

“父皇?”

见景宣帝不说话,萧独邺多少有些纳闷。

景宣帝拿起一本奏折:“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卫胥父子是碎北关一役的功臣,居功至伟,不给你行礼也算不上大错。”

萧独邺不满:“父皇,他们没将儿臣放在眼里,您怎么还向着他们说话?”

福公公不动声色地收了景宣帝掉落的毛笔,笑着说道:“陛下宅心仁厚,宽以待人,百姓对卫家歌功颂德的同时,一定也会称赞陛下德厚流光的。”

萧独邺哼道:“什么居功至伟,我看他们是想功高震主!父皇您说奇怪不奇怪,卫廷的几个哥哥不是战死了吗?连遗体都运回来了,卫琛他们是打棺材里爬出来的不成?”

景宣帝若有所思。

-

卫胥带着儿子归来,几乎轰动了半座城。

五年前,卫家老幼接连战死,卫廷以状元之身,北上抗燕。

他回京时,运回了武安君等人的棺椁。

犹记得当年长街上的哀嚎声,哭得天地都震动了。

这一次,百姓们再次泣不成声,却不再是绝望悲恸,而是浓浓的酸楚与激动。

卫家为了大周,付出太多太多了。

“三公子,四公子和五公子呢?”

有百姓哭着问。

是啊,大公子,二公子与六公子都回来了,另外三个也能回来的吧?

“四公子最爱蹴鞠了,有一回在郊外碰上他,他还和我们一起玩蹴鞠了!一点儿架子也没有!”

“三公子总上我家隔壁的周记买肉包,我见到了好几次,后来才知,是他夫人爱吃!”

“还有五公子,他爱喝九香居的花雕,每次都给武安君买酒,都会偷偷尝一口,但店家请他喝,他却又不要。”

提到几位公子的往事,百姓们津津乐道,仿佛就是昨日才发生的事。

卫胥忍住喉头的胀痛,低声说道:“三郎,四郎,和五郎回不来了。”

-

夜幕低垂。

卫家刚吃过晚饭。

卫老太君没胃口,吃了两筷子再也不吃了。

她躺在罗汉床,辗转反侧。

李嬷嬷端了一碗银耳羹过来:“您好歹再吃两口吧。”

卫老太君叹气:“我吃不下。”

李嬷嬷问道:“您是在担心大爷与少爷他们吧?”

卫老太君幽怨道:“去了南疆那么久,也没让人捎个消息回来。”

几个大的走就走了,还把婉儿和几个小的也拐走了。

没有宝贝重孙可以玩,卫老太君不开心!

当然,卫老太君最担心的还是卫胥。

她想尽快有儿子的消息,又怕会是个坏消息。

“您都出汗了。”李嬷嬷将银耳羹放下,拿了帕子过来给卫老太君擦汗。

卫老太君捂住心口:“我这里七上八下的,从早上就没停过。你说该不会是要出什么事了吧?”

李嬷嬷劝道:“您呀,就喜欢自个儿吓自个儿。”

“我这不是怕吗?我就怕有个万一……”

卫老太君从未如此心慌过,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自己先不行了。

李嬷嬷忙道:“好好好,咱们不想了,您若是睡不着,我去把三位少夫人请来陪您打叶子牌。”

话音刚落,院子外响起了小厮的尖叫:“老太君!回来了!少爷他们回来了!”

卫老太君是个讲究人,这会儿却连头发都顾不上梳,鞋子也少穿了一只,拐杖也不要了,急急忙忙地往外走。

李嬷嬷吓得不轻:“哎哟!您当心点儿啊!前阵子刚闪了腰的!”

卫老太君走太快,跨过门槛时猛地滑倒。

眼看着就要摔下台阶,一道高大的身形自马背上腾跃而起,扑过来扶住了卫老太君。

卫老太君看着对方手臂上熟悉的黄金甲胄,神色一怔,眼眶瞬间湿润了。

卫胥哽咽地说道:“娘,儿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