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一片光明,公子成迫不及待签上自己的名字。
其他人见此,也跟着签上自己的名字。
公子陶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跟着签字。
是日,栎阳轰轰烈烈的拆迁计划开始运行。
公子界被章邯从酒楼摔下并没有摔死,只是摔断了腿,在家卧床修养,众公子前来探视,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知公子界,公子界半晌无语,如遭雷劈。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只有他这帮脑袋不太够用的狐朋狗友会接!
做好了,是公主指挥有方。
做不好,那是他们天生纨绔不堪重用。
“快去找公主辞了这件事!”
公子界恨铁不成钢。
公子陶奇怪看了眼公子界,“为什么要辞?这可是咱们第一次被委以重用。”
“哦,你是气我们不带你?”
但很快,公子陶反应过来,从侍从手里接过军令状与委任书,拿给养伤的公子界看,“放心,这种好事我们怎么可能把你丢下?”
“看,这是我再三向公主求来的。”
公子陶献宝道,“我说了好多好话,才让公主消了气。”
“公主不生气的时候,还是愿意讲道理的,公主说你命大,不计前嫌让你跟我们一同去做这件事。”
“……”
我可谢谢你的好意了!
公子们鸡飞狗跳开始摸排拆迁地的黔首,鹤华这里被宗亲老臣们堵了门,家里的纨绔不知天高地厚,看不出其中门道,但他们这帮老人看得清,拦不住纨绔要死要活跳火坑,只能来找幕后人公主,让公主给他们一个交代。
府外闹得太厉害,亲卫入府送信。
章邯瞧了眼正在研究栎阳地形图的鹤华,抬手制止亲卫的请示,“公主,我去将他们轰走。”
“不必。”
鹤华眼皮微抬,眼底闪过一丝揶揄之色,“我来了这么久,也该会会这帮老狐狸了。”
“请他们进来。”
鹤华转身坐下,轻啜一口茶,“我倒是想看看,这些让商君都无可奈何的宗室老臣之后到底有多难缠。”
第91章
留守在栎阳的宗亲老臣说是宗亲, 但其实关系已经很远了,要追溯到孝公那一代,商君变法, 孝公迁都, 那些死都不愿意接受变法的宗亲便被留在栎阳,一代又一代守护着这座被世人遗忘的大秦旧都。
栎阳被遗忘, 他们也一样, 不被历代秦王所欣赏, 更不被这里的黔首们所推崇。
君主不喜他们故步自封, 守着自己的老一套误国误民,黔首们不喜他们能力不济,明明他们曾经那么辉煌, 而今却沦落到世人已记不起这里曾是国度。
晋升无门,又不被黔首所喜, 上下两头都不讨好, 这些宗室老臣便越发摆烂, 对于咸阳城发出来的政令,从来是阳奉阴违,一步步拖着栎阳往更深的深渊坠去。
而执政的秦王见他们这般不尊王命,便越发抵触这些宗亲老臣, 削的削,贬的贬,换一波新的人来执掌栎阳。
可栎阳这个地方从根子上就烂了, 只换一波高层执政者起不到任何改善作用, 中低层的官员仍是得过且过的,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若想让栎阳真正改变, 只有从上到下大换血。
但大秦六代明君,哪位明君不是日理万机?哪位日理万机的明君能事无巨细盯着一个郡县之地?从最小的秦吏到掌管一县之地的县令全部换成自己的人,且自己夜以继日地盯着,不许他们出任何差错,要他们全部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秦王没有这么闲,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去盯栎阳,把上面的人换了,便等着栎阳传来好消息。
他们派去栎阳的人也的确有想要改造栎阳的心,每一个去栎阳的官员都是野心勃勃,想在栎阳大展拳脚,借栎阳这块冥顽不化的旧都成就自己的青云路。
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三五年,他们的雄心壮志便被栎阳全部磨平,毫无起色的政绩,死水一潭的经济,栎阳旧都再一次施展自己官员杀手的能力,将新任官员韧性消磨殆尽。
但这些官员到底是被秦王选中的人,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能力出众,只是栎阳情况着实特殊,这才在栎阳栽了个大跟头,可尽管如此,这些被秦王们寄予厚望的官员们也做到了秦王对他们的要求——改变栎阳现状,让栎阳与不是在变法便是在变法路上的大秦不那么格格不入。
粉饰太平也是一种能力。
尤其是在这种栎阳从上到下都烂了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将栎阳描补成一个有心改革,但困于地域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形象。
日子就这么一年又一年凑活过。
直到阿父登基,启用又一位法家代表人李斯,看上去与其他郡县没甚区别的栎阳才又一次被摆在桌面上,被阿父问责讨论。
那时她年龄小,与寒酥在殿外玩布虎吃点心,见素来处事不惊的李斯从殿内推出来,抬手擦着自己额上的冷汗,一边擦还一边骂跟在自己身后的官员,骂他们着实糊涂,拿这些资料来糊弄她阿父。
官员们小跑着跟在李斯身后,一边赔罪一边替自己辩解,她太小,不太能听得懂他们嘴里说的政务,只依稀记得,他们言此事不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改变栎阳,仅靠他们几人是不够的,要将那里的官员全部换一遍,才有可能达到阿父的要求。
可那时候的阿父刚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派去治理六国旧地的官员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官员去给栎阳刮骨疗伤?
栎阳只能再一次被搁置。
等秦吏充足了,等阿父腾出手了,而她也长大了,这块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硬石头被她接了去,她去完成前赴后继扑在栎阳之地却无力回天的官员们没有完成的事情,让这个被世人遗忘的旧都再一次焕发新的光彩。
只是这件事并不容易,要不然也轮不到她来处理,那些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官员便能将栎阳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不是数十年后这块烫手山芋被她接了去。
鹤华笑了笑,让亲卫将宗亲老臣请进来。
最早的那一批宗亲老臣被历代秦王们贬官驱逐,而今在栎阳执政的,是那些反对变法的宗亲。
大秦一直在变法,若每一次变法都要血流成河,那朝堂之上早就空无一人,对于不屈不挠阻止变法的人,秦王们便把他们打包丢到栎阳,左右这里的政治环境已经坏到极致,再来几个与他们唱反调的人也不会坏到哪去。
将他们丢在栎阳,秦王们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不可说的心思。
——若他们在看过栎阳的现状之后能幡然悔悟,在栎阳大力推进变法,改善栎阳的政治与民生,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抗拒变法的宗亲老臣到了栎阳之后像是回到快乐老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宗亲老臣随着亲卫入府。
“见过公主。”
到底是饱经风霜的老狐狸,心里再怎样对鹤华有怨气,但面上是不显的,见了鹤华,还会恭恭敬敬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