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吉玉听完,感觉自己龙场悟道了。
丛琦笑吟吟道:“去参加各种比赛啊,拿奖就是好几万呢,又能开拓眼界又能赚钱,何乐不为?”
虽然全国上下能拿奖的就极少数的几个,但好歹是明摆着的赚外快机会不是吗?
“那我今年也要报名,争取拿奖!”
“加油。”
“琦琦,陈芳语她们想跟你道歉。”
丛琦错愕了两秒,很无所谓的点点头:“那你跟帮我转告她们,我没生气,但我觉得他们没必要跟我道歉。”
“那你还愿意指导大家吗?”
丛琦闻言,立即摇头。
晚一秒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算了,我又不是专业的老师,而且每个人的理念不同,大家不一定认可我的想法,我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指导不出什么,有什么需要解惑的地方还是问老师去吧。”
向吉玉当然听得懂丛琦是嫌陈芳语几个事儿妈了。
其实她也有点嫌弃。
若不是就住隔壁寝室,对方又拽着她不放,她才懒得当说客。
毕竟整件事就是陈芳语的不对。
大家分组做设计,明明是她主动拿着自己的初稿去请教丛琦。
对灵感交流,丛琦向来不会藏私,谁跟她探讨她从不拒绝。
那天她就很认真的跟陈芳语探讨了一番。
指出元素过多过杂应该适当做减法,又提醒料子不适合他们的设计,应该换成另一种。
除了指出毛病,她也夸过一些。
但大概是她不懂欲扬先抑,说话没有特别委婉,所以陈芳语和她小组的另外两人就生气了。
说丛琦虽然拿了奖,虽然有自己的工作室,但不代表她的意见就绝对正确。
还说她好为人师。
换做平时,丛琦大概不太会生气。
不是她脾气软了,而是自己能力到一定程度后,已经不太会跟不在一个层次的人计较了。
但最近不是烦吗?
她精神状态也不太稳定。
当场就很气人的怼了回去——“对对对,我拿奖我当然了不起啊,我有工作室就更了不起了,是我主动要指点你吗?你屁颠颠跑过来让指点时,难道没做好心里预设,猜出我可能说你不爱听的话吗?还好为人师,你就是个显眼包!”
那天怼完,她就被挂上了榕美BBS。
陈芳语挂完人看回复蹭蹭涨,一开始还挺解气的,被室友提醒后又害怕闹大了彻底得罪人才火速删了帖。
她删了,别人能开,以至于最近几天学校BBS上都是讨论丛琦太飘,太不尊重同班同学的事。
虽然也有看见全过程的同学帮忙解释澄清。
结果其他人看了,反倒觉得澄清的人是碍于丛琦的“明星光环+拿奖光环”双重效应,在无下限的舔她。
丛琦一向不看校园BBS,压根不知道这些。
若是知道,拒绝的话就不会这么客气了,就算陈芳语不在,她肯定也要狠狠嘲讽一声。
而向吉玉没有电脑,更不喜欢去网吧,于是也不知道这一出,否则陈芳语让她帮忙缓和关系时她大概要啐她一脸。
这会儿听丛琦自嘲能力不够,向吉玉当即反驳。
“刘老师说你已经是优秀的独立设计师了,你都能力有限的话,那我们就完全不能入眼了。”
这话向吉玉没夸张。
丛琦获奖的作品如今已经成为服设专业课的经典分析案例,学校还让她开过一次讲座,亲自讲述这件作品为何如此设计。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认可她的实力。
只有小部分“怨妇派”喜欢臆想她的优秀是假的,一切都是钱的魅力。
最奇葩的是,这群人不单单针对丛琦一个。
整个榕美那么多专业。
专业课出彩的,长得漂亮的帅的,有个特别优秀的男朋友/女朋友的……
总之,这些人在BBS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黑点。
一开始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谁谁谁那么差,后来隔三岔五就见又有人被吐槽,而喜欢评论的都是那一拨人,明眼人就看出不对劲了,这就是一批有钱有闲,但又特别愤世嫉俗,看不得别人优秀的人。
毕竟如今网络空间野蛮生长,是名副其实的法外之地。
而网费又一如既往地贵,学生里能买得起电脑的少之又少,能随时在BBS嘲讽别人的人,就不是缺钱的主儿。
偏偏,他们躲在暗处又看不惯有钱的其他人。
但好在BBS用户太少,没有发酵到现实里影响当事人的生活。
大部分人,比如向吉玉,就一点儿也不知道。
“嗯,能力不够确实是托词,我不想跟她们打交道而已,而且,工作室近期很忙,最近我也得出远门一趟,就没多少时间来学校了。”
“那你今天过来——”
“请假啊。”
“啊?又有什么比赛吗?”
丛琦不欲谈家里的事,笑笑道:“我觉得灵感枯竭,突然想出门采风。”
向吉玉瞪大眼,羡慕不已:“哎,什么时候我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肯定在不远的未来咯,下个月本地有家服装厂举办夏季设计大赛,奖金挺高的,你可以试试。”
“服装厂,我行吗?”
说报这个报那个时豪气干云,等提出具体大赛时向吉玉又忍不住露怯。
丛琦似笑非笑:“难道你觉得自己不行?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自己,别的参与者更多的大赛你又怎么突出重围?”
丛琦请完假,先到附近几个幼儿园领园区资料,老爸老妈特地吩咐的。
毕竟这个年过完,再有半年两个孩子就该入园了。
许慧英两口子觉着应该先了解了解。
提前了解丛琦觉得没问题啊,但提前半年,是不是太夸张了?
崽现在才两岁半,话还说得不清不楚,家长就得开始了解各个幼儿园的生态。
丛琦都不知道究竟是当爸妈的累,还是孩子更累。想自个儿两三岁时,爸妈下地她就在旁边玩泥巴玩狗尾巴草,一天天傻乐呵可开心了,哪有上学这等苦事。
虽说三岁的娃去幼儿园也成天玩,顶多为上小学培养习惯。
但一跟上学沾边,就变味儿。
可惜,她在爸妈心里的地位已经滑到两个小崽子后面了,管她怎么说还早还早,许慧英女士就是非得让她今天领回家。
“妈,四家幼儿园的资料都在这儿,你跟我爸慢慢研究啊。”
说完,丛琦放下资料就要自己家。
没办法,老父亲这边不到特别冷,坚决不开空调,两口子觉得燥得慌,呼吸不畅。但开惯了空调的丛琦受不了如此自然的温度,她就想赶紧回到温暖的窝里。
“跑什么,你是孩子妈,要研究也是你研究。”
“……”
丛琦也不争,她脚冻得难受,这会儿只想赶紧回去泡热水:“……行行行,我研究,我拿回去慢慢研究。”
回家就当甩手掌柜,把资料塞暨和北怀里:“呐,看看送他们上哪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