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球三万年(256)

更别说那些岌岌无名者。

比如沈宴的弓兵柳长意,琵琶大家李三娘,织造女官贞娘,郎中孙慈,木工陈大匠……

他们在历史上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的名字,哪怕是沈宴,也不可能在历史书上知道他们。

但这些人,这些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人,如今正以英灵的方式,在三万年后,跨越命运和时间的长河,响应人类的呼唤,庇护着延续着人类香火永存。

时间煮雨,在点燃香的这一刻,整个世间似乎都有什么不同了。

沈宴醒来的时候,都又是晚上了。

他这一觉睡得特别的踏实。

他除了连续的体力上的疲惫,更多是一直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

现在祠堂建成,先圣先贤先师们的牌位立于壁龛中,心情一放松,自然酣睡得厉害。

外面似乎下了一场小雨,残雨惊鸟雀,细雨湿屋檐。

空气都清新了很多,就是感觉天气有些转凉了。

沈宴探头看向窗外的夜空,原本每到夜晚就星层密布的星空,似乎也因为天气转变的原因,被厚厚的云层遮挡。

今晚无明月星辰。

笋子提着个食盒:“沈宴,快快快,盒子里面的饭还是热的,趁热吃,我给你和嘟嘟一样装了一点。”

这小孩又给沈宴从铺子上送饭来了。

沈宴的确有些饿了,揭开食盒,将里面的食物取出来摆好,然后去钱盒子里面找嘟嘟。

一打开钱盒子,沈宴都愣了一下,只见一堆铜鸠鸠里面,只剩下一片黄金树叶在那了。

沈宴嘴角都抽了几下,以前还只是睡钱上,现在都埋里面去了。

这么小一个孩子怎么就能这么贪财呢,这绝对是长歪了,扶都扶不正那种。

沈宴叹了一口气:“吃饭了。”

嘟嘟警惕的刨开几个铜鸠鸠,只露出嘴巴,啊的张开。

就这么喂。

反正他今天是绝对不会露头。

沈宴愁得头发都要掉了。

等吃完饭,沈宴看了看天色,才入夜,还算早。

他准备去祠堂上一炷香。

来到祠堂,笋子几个小孩也跟着,好奇的抬头仰望:“沈宴,这些都是什么啊?”

“上面全是古怪的咒文。”

沈宴点燃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面,说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孩不识得诸位圣颜,勿怪勿怪。”

随口也答了一句这些小孩:“他们是华夏之始祖,文治武功之起源。”

“若说这世间有伟人,他们便是了。”

“是我们人类,整个华夏之人共同的先祖,当受世人朝拜,享万世香火。”

“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华夏人类的延续,他们是传薪之人,熊熊人文之火,就是从他们的手中不断传递,才有了难以想象的璀璨文明。”

一群小孩张了张嘴:“那他们比指挥官还厉害吗?我们指挥官长得又凶猛又强大。”

沈宴愣了一下,然后道:“和永恒的思想比起来,躯壳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一群孩子自然迷茫得很,根本听不懂沈宴在说什么。

沈宴也仅是微笑,没有千古传承的精神瞭望,他们自然是无法理解那璀璨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文明能带给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沈宴看了看供奉的这些牌位,这些就是华夏的传承和根本,又想了想,反正现在时间早,不若给这些孩子讲讲故事。

沈宴如此,也是因为看着这祠堂,不免思恋先圣群贤。

但突然想讲什么,似乎还真不好开头。

想了想,然后道:“教你们一个有趣的。”

不多时,从祠堂中传去一群孩童奇怪的声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沈宴教的是千字文。

千字文在历史学者眼中,堪称华夏之瑰宝,世间之奇珍,在古时候,千字文是数朝数代私塾启蒙的必学内容,只是到近代,宁可让小孩学习满篇的“小红小明”等奇怪故事,也必须得将千字文从课本中去除,这样的决定是十分的让人不理解的,当然,那时候有一部分人觉得,凡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落后的,或许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吧。

甚是可惜,这样的启蒙瑰宝没能重启。

它讲述了宇宙的形成,日月星辰的规律,四季的变化,农耕的秋收冬藏,万物的自然之道……

它讲述了三皇五帝,华夏文明的起源更替,一千个字,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华夏历史的轮廓,代表了传统启蒙教育的巅峰。

巅峰啊,从隋朝开始沿用到明清时代的启蒙圣典,就这么弃了,再没有多少人读它。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感受到它的语言的优美,词藻的华丽。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四字一句,每一句都在引经,字字都在用典。

可以说,想要了解华夏的精神,华夏的文明,华夏的先祖和神明,华夏的功德和过失,读千字文,解析千字文就是最方便的捷径。

所以沈宴选了这么一篇文,来告诉这些孩子,他们这祠堂中,供奉的何方圣人,哪处贤者任君,为何这些盖世的英雄文曲,值得被高高的供奉起来。

在沈宴那个时代,很多人在感叹传统文化的流失,连先祖的事迹和自己的根所在的历史都遗忘了,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如此,自己抛弃了以前的一切罢了。

那些自卑者,不认祖宗,不拜往圣,不敬先贤,将这一切都当成落后,不合时代等象征,却匍匐在地将外来的舶来品当成神明跪拜。

却不知,他们丢弃了他们身上最有价值最引以为豪的东西。

这是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啊。

最高贵的血统,最古老的血脉,每一个华夏人,本都可以这么自豪并荣耀的活着。

沈宴教的方式也简单,就是让他们跟着朗读。

大声的,自豪的,朗读。

周日学校是没有朗读的,就教怎么写字,内容都没有。

所以笋子他们按照沈宴的要求,开始朗读的时候,好奇得不得了。

读着特别的顺口,似乎是这些文字里面有什么奇怪的力量一样,让他们摇头晃脑的,使劲的,撕心裂肺的去朗读。

看看脸都读得张红了。

他们读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就这么激动,就是要用一切力量去读它呢?

越大声,感觉身体越有力量,心里也越亢奋激动。

那郎朗的读书声,让沈宴都愣了愣,有些像重回校园时的感觉。

朗读,会将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沈宴是喜欢听这样的韵律的,就像是……薪火点燃了,在三万年之后,有什么东西再次续接上了。

声音传出地窖,虎豹佣兵团的人也愣了一下。

这是在干什么?

仔细一听,虽然听不懂,但为何会听得心情舒畅。

他们其中有些人听过教廷的神官吟唱的赞歌,但此时他们却觉得,他们听到的比那赞歌还要神圣,还要辽阔,还要深远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