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你的执念[快穿](64)
所以,袁茵又是介绍朋友又是卖表弟,都是为了让孔斯玉从这段感情的阴影里走出来。
但孔斯玉这一次的表现出乎袁茵的意料,她并没有受到渣男的影响,甚至因为过去一年的堕落,如今越发斗志昂扬充满生气,打算奋力拼搏,做出一番成绩。
袁茵自然不会再多此一举,毕竟,恋爱不是人生的全部,能自己走出影响当然是最好的。
被袁茵拿来抚慰孔斯玉的夸夸精张博翰过年前已经回去,除夕夜朋友圈被他刷屏了盛大烟花视频,视频的背景音全是他“哇――哇哦――”的声音。
到了正月十五,张博翰的朋友圈又一波刷屏,是元宵的灯会,视频里灯火璀璨,热闹又满是人间烟火气。
袁茵一个视频过去,问他现在在哪。
张博翰举着手机扯着嗓子:“在我老家啊姐,这边的灯会超级热闹!灯笼都好漂亮,我给你看……”
然后袁茵和边上的孔斯玉就这么通过手机,被他带着逛了一圈的灯会。
“姐,我跟你说,你没来真是太亏了,这家的云吞特别特别好吃!鲜!鲜得想把舌头一起吞下去!”边说,边往嘴里塞了一勺带汤的云吞,咽下后又看向斯玉,“下次斯玉你也一起来玩啊,这边现在发展得可棒了,好多小吃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看着视频的两人不约而同地伸手去够茶几上的薯片,看饿了……
袁茵满脸懊恼:“我爸妈呢?”袁家父母都去张博翰家了,每年他们都会互相走亲戚,在对方家住一段时间,这次是去张家。袁茵本就不喜欢走亲戚,刚好那几天大姨妈又来了,人不舒服,就说不想去。
张博翰埋头吃云吞,好半晌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啊”了一声,“姑姑姑父也来了,我们没一起逛。”
孔斯玉喉头咽了咽,撸起袖子猛地站起来:“我家有馄饨,我去煮馄饨!”
袁茵啪地把手机一扔:“我也来,我那份多放一点紫菜……”
张博翰的声音从面朝下的手机里传出来:“斯玉这么厉害,还会做馄饨啊……姐?姐?姐……”
孔家的馄饨都是自己包的,孔妈妈包馄饨的手艺特别好,从小就受到邻里小伙伴们的追捧。孔斯玉数好了个数,见馄饨纷纷下到沸水里,又拿出两只汤碗,加上紫菜、盐、鸡精……
不知道是不是看张博翰吃云吞看饿了,两人捧着热乎乎的大碗馄饨吃得满足不已,全身都暖呼呼的,鼻子都通了。
袁茵擦擦鼻子帮忙收拾了碗筷,终于想起了被她抛在脑后的手机,哒哒哒跑回家找手机。这几天孔斯玉陪单独一人的袁茵住在袁家,收拾完也跟了过去。
张博翰竟然没有挂断视频,袁茵也见怪不怪的样子,抱了一个抱枕在胸前,无缝继续开聊。
孔斯玉看得惊叹。
如孔妈妈所说,这样的弟弟真的是少见,孔斯玉自己也有表弟,是舅舅家的,姐弟两人因为有年龄差加上学习生活环境不一样,从没像袁茵和张博翰这样亲密。
“也就这段时间,”袁茵听到孔斯玉的感叹撇嘴,“他在国外那会儿,一天到晚四处旅游,根本就没空搭理我。”
孔斯玉笑,就张博翰那张甜嘴,就算没空搭理袁茵也能把人哄得高高兴兴的,这不,多少年了,感情还那么好。
这一晚以后,张博翰拉了一个三人的群,每天在群里分享自己到处走走玩玩遇到的景和物,不知道是不是被他带的,原本怕冷只想宅在家里的孔斯玉和袁茵也来了兴致,开始出门去本地的古迹走走玩玩,然后偶尔发几张照片几段视频在群里。
群里的画风一直都是这样的――
张博翰:哇,这个古寺好有特色,这是哪里,我上次怎么没见过的样子?
袁茵:你来过了,你还在这吃了八宝糕说是第一好吃的糕点→_→
张博翰:哦哦,原来是那,姐,你拍照技术越来越好了,我上次拍的都没你这些照片好。我把你的图偷走了,嘿嘿嘿。
然后孔斯玉发的图加载出来了……
张博翰:慕了,我感觉还得去一次,上次光顾着吃八宝糕了,没好好看这些建筑,你们那的古建筑维护得很好,都炒鸡漂亮,像动漫里的古寺。
张博翰:算了,可能不是我没看仔细,是我拍照技术不行,默默搬走你们的照片……
孔斯玉:最近过节,这边有开光的平安符,买了几个,你要吗?
张博翰:要要要!这个平安符好看,回头快递给我,我新车上正好可以挂,谢谢小玉玉,你真好。
……
就话唠不停,但你看着有种被捧场捧得全身舒畅的感觉。
第39章 只有我喜欢你7
过了元宵节,学生们都开学了,大学生研究生假期稍微长一点,但也没过多久就纷纷开学。
群里的三人便各奔东西,天南地北散在了各处。
张博翰假期和国内不一样,不过他大四,似乎时间很空?倒是不紧不慢的样子。孔斯玉开学上了一周的课,他终于出国回校。
顿时,群里就安静下来了,很少在出现在微信对话框的顶端。
开学没多久,孔斯玉将改了一个寒假的论文正式投稿,一边等待消息,一边为考研做准备。
正琢磨着要不要去实习涨涨经验,寒假见过面的钟文彬联系了她。
当时两人在袁茵的建议下是加了微信的,不过一直没怎么聊天,只有元宵节的时候,钟文彬问候了一声,孔斯玉也礼貌回复,和他聊了几句。
这次钟文彬找她,却是为了一个项目。
“我们学院有个和中文系合作的项目,上次你不是说想要参加这类科研项目拓宽视野吗?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
孔斯玉既有兴趣又有些犹疑。
“你们医学院和中文系还有合作项目?”
钟文彬就笑:“当然有了,整个生命科学与各个学院都能互相合作搞科研,这是个大课题,这次和中文系的合作有好几个项目,不过我觉得我们的项目和你的专业最合适,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孔斯玉连忙说:“当然有了,不过我没看到通知,有没有什么相关介绍?还有你们研究生应该找的也是研究生吧,我一个本科大三的学生,是不是不合要求?”
钟文彬:“我参加的项目是关于医学与语言的交叉研究,之前听你说过未来的攻读方向和兴趣,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参与一下,这次也有本科生参加的,每个项目都有名额,就是人数很少。”
人数少就意味着竞争很大,不过孔斯玉不怕,能知道这个消息就是个机会,不管最后能不能争取到,先去试试总不会错。要是运气好真的进了,肯定能涨不少见识。
她真心实意地向钟文彬道谢:“学长,太谢谢你了,我对这个项目真的很感兴趣。”
挂了电话,孔斯玉就去校园网上找了相关的公告通知,果然找到了学院公布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正文结尾提到了报名参与的方式以及招募学生的条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