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消除你的执念[快穿](746)

作者: 淇泮 阅读记录

蒋彦在边上帮忙,给她们提供意见。他是书生,君子六艺都有所涉猎,审美比阿蛮高了许多,花枝的姿态,盆景的布局,总能给出不少独到的建议。

母子三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原本只是简单的给荷花插瓶,结果弄起了盆景,又起了别的灵感,准备一起做一盆假山盆景……

侍女一而再再而三来催了几次该用膳了,三人这才依依不舍地从厢房中出来。

赵家几代屠户,最擅长处理猪肉,阿蛮的荷叶蒸肉虽然只学了几成,却原汁原味独有风味,许是这肉的确好吃,许是这是阿蛮这个儿媳亲手做的,又许是太子妃心情好,这次晚餐,她比平时食量大了不少,阿蛮做的两道菜,吃得一干二净。

饭后惯例散步,只是这次一边走,他们一边观察园子的花草,讨论这样的草怎么插瓶,这样的枯枝如何利用……

走到一个凉亭处,三人坐下歇息,仰头便是明月。

一时,三人全都静了下来。

蒋彦仰着头,对着夜空说:“刚才在厢房,我们一起布置盆景时,我突然觉得很安心,仿佛心中缺憾从此圆满了般。”

太子妃侧头看过来,轻声问:“为何如此说。”

蒋彦笑了笑,回视自己的母亲:“幼年孤苦,心中其实一直都是有缺憾的,某些时候冷不丁就会想,我的亲生父母是谁,在哪呢?若是我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是何模样?今日母亲与我们一起说笑,一起做同一件事,耐心教导我们……心口缺了的那个角,突然圆满了。”

太子妃眼眶不断升温,直至泪盈于睫,她假作赏月,仰头止住泪水,笑叹:“好,如此……甚好,你能了却遗憾,阿娘心底的洞也能填上了。”那些不被人理解,甚至不被娘家理解的选择,也不后悔了。

“呜呜呜――”

母子两人正强忍着眼泪,阿蛮的哭声却大了起来,哭得比他们还伤心。

蒋彦连忙转身去看她,揽住她的肩关心:“阿蛮怎么了?”

阿蛮伏到他肩头哭得情真意切,泪水很快湿掉了蒋彦单薄的夏衫。

蒋彦当真急了:“怎么了?阿蛮莫哭……”

太子妃也脱离了多愁善感看了过来:“阿蛮为何哭?”

阿蛮抱着蒋彦的脖子流眼泪:“我……我想阿爹阿娘了……呜呜呜……”

蒋彦一愣,心中陡升密密麻麻的心疼与自责,是了,他是和亲娘团聚了,可是自从年后上京赶考,他们再也没回过赵家镇,已经数月不曾见赵家爹娘了。

阿蛮从没有离家这么久。

蒋彦心疼地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我也想,不知道岳父岳母过得怎么样,你莫哭,要不我修书一封,请岳父岳母来京城定居如何?”

这事情也不是他第一天想起的,心里想了好久了,只是之前阿蛮的地位都没有确定,他不敢仓促把赵家爹娘接来。

太子妃听了,说:“女儿想爹娘,人之常情。赵家二老养育你成才,对我们有大恩情,理该接他们进京养老。这事可以向皇上娘娘提一提。”

蒋彦看向太子妃:“阿娘也觉得这事可行吗?”

太子妃点头:“我们商议一番,定下个章程,我同母后说。”

蒋彦心中一轻,抱着阿蛮轻哄:“阿蛮你听到了吗,我们能把岳父岳母接过来了。”

阿蛮抹着眼泪抬起身:“他们会不会被瞧不起,万一住不惯京城……”

蒋彦立刻回护:“咱们不和那些人打交道,就买一个大宅子,让岳父岳母享福,他们如果想念赵家镇了,也能随时回去。”

太子妃笑笑,看向儿子:“他们是你的恩人,只要你有出息,阿蛮也好,赵家二老也好,谁敢瞧不起他们?”

蒋彦低头听训:“儿子明白。”

阿蛮用袖子擦了眼泪,绽出一个笑:“那我们快想想办法,赶紧把阿娘阿爹接来,他们这么久见不到我们,肯定急疯了。”

蒋彦应下,点了点她的脸颊:“又哭又笑,小狗撒尿。”

阿蛮一拳头捶过去:“你管我!”

蒋彦捂住胸口,内伤状:“娘子,你的武艺又精进了。”

阿蛮被他逗乐,眼泪未干便咯咯笑起来。

太子妃又是看不下眼又是被小夫妻的甜蜜甜到露出老母亲的笑,起身摆手:“我该歇息了,先回屋,这月色正好,你们再坐一会儿赏赏月。”

蒋彦和阿蛮也不客气,恭送了太子妃后,果然坐下继续聊天。

两人对视一眼,心头都松了一口气,今晚正巧,天时地利人和,一轮明月勾起人的思乡之情,无心插柳解决了赵家爹娘的事情。

有太子妃主动出面,这事情就很好办了。

第412章 娘子的杀猪刀34

从太子妃那回去后,阿蛮和蒋彦又聊了许久。

他们将今日在清涟园遇见的众人一一列下,交流彼此对这些人的感官,然后联系众人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蒋彦和阿蛮如今在各方势力里是什么处境。

若是遇上什么不懂的,或者不明白此人为何对自己如此友善或者敌对,蒋彦就将他们写在单独一张白纸上,等着日后留心。

交流完这些,他们又讨论了赵家爹娘如果来京城,该怎么安排。

不能住很远,远了他们出宫不方便,二老人生地不熟,这样还不如住在赵家镇舒适;离皇宫近的话,地段就不好找。蒋彦倒是想让赵家爹娘住内城,可他一个光头皇孙,想了没用。

当人真的遇到事了,需要一些权力或者说为自己争取的底气时,就会突然想要发奋图强。

蒋彦便是如此。

挑宅子左挑右挑挑不出完美合适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确要尽快进入朝中,尽快掌握实权,不然顶着皇长孙的名头,实际上手里什么都没有。

阿蛮觉得蒋彦有这份发奋的心是好事,无论未来如何,他们人已经站在这个位子上了,只有不断给自己争取筹码,未来才能过得好。

所以她没有安慰蒋彦的挫败,任他低落了很久,然后趁着练武的时候向师傅二皇妃打听内城有没有可能买到适合自己爹娘住的院落。

二皇妃答应帮她打听打听,才隔了几日,就和她说找到了三处宅子。

一处和靖王府很近,是从前靖王的幕僚居住的,后来幕僚外放为官,宅子便空了下来。

“宅子足够一家五口居住,缺点是离我们府上的确有些近,但那是独一片的地儿,和我们王府是没有关系的。”

大户人家,周围一圈都会住一群旁支族亲,或者下人外宅,靖王府周围没有这么庞大的聚居宅子,但离王府近的人家,的确有不少是幕僚之类和靖王府亲近的。

第二处是老王爷耘王的小别院,就在耘王府边上。耘王是皇上的亲叔叔,曾经养育过幼年的皇上。当年皇上登基,册封自己的亲族,这位叔叔便被封为耘王。

耘王出身农民,当了王爷还是想种地,这个别院就是当初他特意用来种地的,后来耘王去世,按照规制,王府用地要缩减,这院子也在朝廷收回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