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的专业度总体来讲比较高,也很能接受类似好莱坞模式的工业化流程,所以组里请来的三百多号人里,除了实习生,来自香江的员工比例是最高的。
人人都说他们专业,有口皆碑。
乔翼桥不相信他们在拍摄的第一天就集体偷懒。
还是去厕所偷懒。
乔翼桥赶紧找来那位摄像师问情况。
吴摄像满脸是汗,用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解释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上午开始,肚子有些难受……”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应和。
乔翼桥感到奇怪。
剧组的饭都是大家一起吃的。
如果有问题也不会只是他们出现问题。
但他很快明白了。
香江人不太习惯吃辣,尤其是在早起吃辣。
而月月又是来自华国最辣省份之一的城市,做的那一道辣味的菜有点太辣了。
毕竟是开机的第一顿饭,来自香江的团队也知道重要,再加上不想浪费粮食,就硬着头皮吃了。
这才导致了很多人肚子不舒服。
幸好这种不舒服是一过性的。
很多人上完厕所之后就好多了,到了下午的拍摄基本都恢复了正常。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当天的顺利拍摄。
收工之后,乔翼桥找来了摄像组和美术组一起看素材,再之后,他把小何留下了。
他觉得今天的小插曲虽然影响不大,但是折射出了一个问题。
来自天南海北的组员可能在
各类习惯上都有不同。
乔翼桥之前的剧组只有亦正娱乐的人参与,大家都在一起住了很久,都知根知底的,习惯也相近。
但现在整个剧组就不一样了,大家不止地域上有区别,在宗教信仰上很可能也不同。
小何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二人商量了一下,赶紧叫来月月和蒋思盟,让后者在河图App上给大家推送了一份调查问卷,让大家填写自己的口味习惯。
而月月也连夜设计了菜单,以后组里的饭都分为四种,一种是正常款,一种免辣,一种清真,一种纯素。
病号还有单独的病号餐。
但乔翼桥觉得光是饭的区分还不够。
蒋思盟又把河图App设计出了可以一键切换繁/简体的设计。
之后,如果下部戏还有外国的剧组成员,可能还会加入英文版。
几个人商量了半天,小何决定单独分出一个手下的生活制片,去协调不同地域成员的生活习惯。
他发现问题之后就会跟蒋思盟或者月月等合适的人反馈。
乔翼桥又查了资料,发现真实情况中的好莱坞也会这样做。
而且还会有部门协调种族问题等等,争取让每天的拍摄所需要的人都是混合种族等等,避免涉及种族歧视问题。
乔翼桥身为华国人当然不是那么在意所谓的政治正确。
但争取能让每一位成员都舒服,还是乔翼桥比较在意的事。
这件事解决完成之后,乔翼桥又继续开会,和各个组别成员商量第二天的拍摄情况。
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去跟进一下剧本创作,以及正式演员训练的情况。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回到屋子之后,乔翼桥才意识到自己手机关了一天机,赶紧打开,看看什么情况。
哪知道满屏幕消息。
来消息的,是各大影视公司的人。
“乔导,你要拍新戏了是吗,还需要投资吗?”
“请问一下乔导,盘子满了吗?”
“我们公司最近想投一些新的项目,请问乔导这边有需要吗?”
乔翼桥:“……”
上一个项目的时候死活拉不来投资……
现在钱多到用不完是吧?!
第65章
乔翼桥着实没想到他拍电影的消息传播的这么快。
其实他并没有大肆宣传,但毕竟是正规拍摄,一来有电影立项的公开信息可以查询,一来这次开机的事儿不少剧组成员也发了朋友圈。
看来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不透风的墙。
在《高墙倒塌时》之后,他本就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平均一两天就有几个人找他问他关于新项目的事,这时候听说他要做新的电影,自然不少人闻风而动。
钱多当然是好事。
乔翼桥赶快把小何叫来,商量一下投资方这件事。
但电影拍摄要么就耗费时间去细致的磨,要么就砸钱,这次他们没有时间去磨,于是就选择了砸钱的道路。
小何和乔翼桥又过了一遍预算。
因为这次有大量的棚拍置景工作,还有海量的特效,要在七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的宣传,一人最终得出了拍摄成本一亿,宣传费用一点五亿的数字。
当然这算得上是比较实在的报价了。
如果按照其他大公司的做法,很可能宣传费用会飙升至三亿左右。
其实按照亦正娱乐现在的资本存量,自己支撑这次的拍摄也没太大问题。
但毕竟还是有拍砸的风险,乔翼桥也不想带着整个亦正娱乐豪赌,所以还是得有投资方进来。
更何况,在这个行业里,分散投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就是有钱大家赚,而且每个投资方所擅长的方向也不一样,有的投资方比较擅长宣传和发行,有的投资方政府关系处理的好,也有的投资方擅长国际发行,等等……
如果全都让亦正娱乐自己做,那他们自己的压力也太大了。
而这部片子要是不让这些投资方进,也说不好他们会给自己的这一部,甚至之后的作品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完全是得不偿失。
所以,乔翼桥和小何又商量了几天,最终敲定了六个大投资方。
这些投资方的投资份额都在百分之十左右,而亦正娱乐占到百分之一十,仍然是主控。
虽然他们也塞了一些
商务甚至是小演员进来,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乔翼桥从出道开始走的就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艺术家路线,也对这些都默许了。
只要不直接影响到拍摄的质量,那就都好。
当然,面对这些投资方,小何也留了个心眼。
他给这些投资方的成本报价都有些虚高的成分,不至于让他们摸清自己的实际成本。
而利益总是有来有往。
这场游戏拉他们入伙之后,这些投资方也听说了乔翼桥他们全片将采用工业化模式拍摄,而他们也各自塞来了很多经常合作的剧组成员偷师学艺。
在这方面,乔翼桥更是来者不拒了。
这些人本就顶着学艺的名头,乔翼桥这边几乎不用负担什么实际成本,而他们又是相当有经验的劳动力,能承担一些相对复杂的任务。
最后,整个剧组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人,这还只是不算流动情况较大的场工组和车队的情况。
更为夸张的是,各个组别都是各大公司的精英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