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之读心神探(569)

彭前泽向领导汇报,却被批评擅自利用实验室做私人检测,扬言他若继续追查,便取消他的分房资格。

黄炬那边也遇到了阻碍。

他向科室领导汇报,要求将这起婴幼儿集体中毒事件上报卫生部门,并对良而康奶粉进行彻查。

可领导却让他闭嘴,说事情还未查明,也不一定就是奶粉的问题。黄炬还想说什么,却被领导威胁:还要不要评副高?

黄炬是正规医科专业毕业的医生,医德良好,对患儿温柔耐心,很受家长欢迎。只是因为他没有写论文、没有学术成果、性格耿直不擅逢迎,一直没有评上副高职称。

黄炬与彭前泽都很痛苦纠结,于是找到戚宛娟,希望借助记者的力量对良而康奶粉进行调查、曝光,让民众自发抑制这个品牌的奶粉,以保护好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戚宛娟开始着手调查。

她拿着记者证来到良而康奶业公司,要求参观生产车间、源头奶农送检流程、检测报告等,直接奶粉质量问题提出质疑。

在遭遇到公司保安的阻拦、威胁之后,戚宛娟复印了患儿的就诊报告,拿出检测结果,怀着满腔的愤怒,写下一篇通讯稿,标题就叫《毒奶粉流入市场,孰人之罪?》

可是这篇稿子,却被主编拦住。

主编说,良而康奶粉所有批文、批号、检测报告都没有问题,婴幼儿身体出状况也只是特例,现在正是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地方经济的关键时候,不能因为一两个医生的话、一两份没有单位公章的报告检测单,将奶粉定性为“毒奶粉”。事情还未查明,贸然报道,将会引来社会上的轩然大波,对良而康的前途、命运影响巨大,甚至可能会引起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因此,主编将这篇稿子枪毙了。

戚宛娟一颗心似在油锅里煎熬,头发掉了一大把,看着锁在抽屉里不能见天日的稿子,陷入沉思。

彭前泽的检测报告、黄炬的门诊记录,戚宛娟的新闻稿——全都被某些人以权势压下。

他们都有家有口,工作是养家糊口的根本。与领导对抗、与权势作对,会是什么后果?他们心中有数。

可是,毒奶粉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看着越多肾功能出问题的就诊儿童,听到越来越多对奶粉质量的质疑与抗议,良知让他们无法保持沉默。

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三人面临着良知与生存的抉择。

三人约定,为了保护高盛强,这件事情先瞒着他。

抉择是艰难的。

在犹豫的这段时间里,彭前泽、黄炬、戚宛娟、高盛强先后遭遇意外。

——所有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有人要让他们闭嘴。

省公安厅听完赵向晚的汇报,立刻组织专案组会议,将涉案人员全部抓捕归案。

《星市法制周刊》主编;

儿童医院内科主任;

食药监局检测科科长;

良而康奶业公司董事长,冯良康。

……

一大堆人落网,从省公安厅到市公安局,全力投入,一定要将毒奶粉事件的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绝不允许不良商家将罪恶的双手伸向孩子们!

经检查,新推出的良而康奶粉为了降低成本,先在牛奶中加水,然后再加入某种添加剂,以满足蛋白质含量,并提香、增稠。奶粉投入市场之后,因为价格低廉迅速占领低端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良而康新品牌奶粉今年年初上市,虽然陆续也有顾客反馈,说孩子喝了奶粉之后小便发黄、浑浊,尿液有小颗粒,但良而康奶业公司不仅没有反省、整顿,反而采取强硬的应对措施,或利诱、或威逼,堵住他们的嘴。

老百姓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放弃继续对抗。因此上市近一年,一点负面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

可是,戚宛娟差点捅破了天。

如果让戚宛娟在《星市法制周刊》上把那篇文章登载出来,良而康奶业公司将面临极大的舆论危机。

为了让她闭嘴,良而康奶业公司的人对她进行调查,发现她背后有一个四人团伙,医生、食药监局技术员都有参与。高盛强虽然被蒙在鼓里,但良而康奶业的人本着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将这四人视为一个团伙,一定要让他们集体噤声。

死人,才会闭嘴。

雇凶杀人,还是那么精妙的意外制造者,价钱绝对不便宜。

良而康奶业公司的主事人,冯良康必定是最终的决策者。

可是,冯良康嘴很硬。

数次审讯下来,冯良康坚称自己是半退休状态,对毒奶粉一事完全不知情,一切都是产业部、采购部、质量部经理的责任。

至于杀人,冯良康死也不承认。

想要让他认罪,必须找到引线。

但是,许嵩岭派出去追查引线的警察无功而返。

派出所警力出去,拿着画像对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进行全面盘查,根本没有找到这一家三口。

要么,他们另有车辆接送,走省道离开星市。

要么,他们第一时间登机、上车,在派出所警力到达之前,已经坐上飞机、火车、汽车离开。

赵向晚带领小组成员来到阳光小区,又重新走访解放路附近小区、酒店,最后拿到了引线登记的身份证号码。

登录公安系统进行查找,结果发现对方的身份证是假的。

姓名、年龄、籍贯……全都是假的。

季昭的画像十分传神,但因为要在全国范围进行搜索,宛如大海捞针,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星市公安局发出三千多份协查令,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往全国各地派出所,请求寻找这三个人。

可是,一个月过去,反馈回来的消息令人非常失望。

——查无此人。

时间到了十一月中旬。

第一次遇到季昭的画像竟然寻不到人的情况,特别行动小组五个人都有了挫败感。

坐在新办公室的会议桌旁,朱飞鹏重重一拍桌子:“引线到底是谁?”

朱飞鹏这一拍桌子,声音有点大,季昭横了他一眼。

朱飞鹏看一眼赵向晚,将手掌轻轻放在桌面:“老大,一点头绪都没有,怎么办?”

赵向晚怀孕满三个月,折磨她的孕吐终于结束。不过,前一阵子晨起必吐、闻到油烟味、香水味、鱼腥味就吐,就连坐车颠簸也会吐,这一顿折磨下来,赵向晚变得有些消瘦。她生着一张苹果脸,本来就显小,现在看着只有巴掌大小,惹人怜惜。

虽说季锦茂、赵大翠,再加上四季大酒店的专业厨师团队,都努力做出既合赵向晚口味、又营养美味的食物,但一时半会也没补回来。

看到团队渐渐有些心浮气躁,赵向晚将三张画像挂在白板之上,仔细观察着,并将自己观察的结果说了出来。

从亲密关系来看,可能是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