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颂看完长文,骂道:“这人渣可真够坏的,竟然还敢威胁他!”
唐蕴并没有妄下定论。
张雨薇的长文看似言之凿凿,但是逻辑并不严密。
照张雨薇的意思,是她发现李晓博其实是有妇之夫,所以才提出了分手。李晓博随后强奸了她,并且录下视频威胁。
可如果张雨薇是意识到自己第三者的身份,绝望退场,李晓博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解脱吗?少了这个女人,换一个就好了。或是用其他方式去挽留她。为什么要录私密视频呢?
唯一的解释是:李晓博也有畏惧的事情。
也许张雨薇说,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李晓博老婆;或者说要发邮件到向恒总部举报;亦或是单纯的想要一笔补偿金,而后导致了后续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以及……被网友们忽略掉的一点。
“既然李晓博都预谋实施强奸了,为什么他还要录制视频,是怕警方掌握的证据不够将他定罪吗?他脑壳里装的是屎吗?”唐蕴绝不相信这是一个能爬到总监位置的人会疏漏的细节。
“对哦!”梁颂犹如醍醐灌顶,惊叹道,“你们律师的思维果然好不一样。”
唐蕴好言相劝:“你上网冲浪的时候也动动脑子吧,别什么都信。”
梁颂理所当然地说:“动脑子那还叫冲浪吗?那叫考试。”
唐蕴注意到一条热评:我五年前买的向恒的房子,到现在还没有交房,现在开放商跑了,集团推诿不负责,我现在每个月还要给银行还五千多的贷款,投诉无门,我都不想活了。
底下有众多网友回复:
【就是我们这边的,我也听说了。】
【之前我和我老公去看房的时候,有销售说,向恒的房子不好,下雨天漏水,物业也不负责,只能自己花钱修补。】
【漏水还好,我家天花板直接整片掉下来,差点砸死人。】
【向恒的工程质量真的堪忧。】
【本来还想买的,谢谢排雷。】
【又贵又烂,早点倒闭。】
很奇怪,这层评论底下几乎都是对向恒的负面评价,唐蕴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刚才看评论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条热评,它是一下子被顶上来的。
他想到一个可能性,于是立刻把所有留言的ID以及他们的留言截图保存下来。
“向恒手脚倒是挺快,已经发布声明了。”梁颂说。
唐蕴点入向恒集团的官微,置顶是一条由和裕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公关声明,用通俗一点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李晓博的事件目前还在侦查当中,向恒集团并不知晓此事。
热评第一:(doge)总经理有没有可能是向恒临时工?
这条回复里几乎全是“哈哈哈哈”,以及“你是懂讽刺的”。
热评第二:别骂了别骂了,再骂股票都要跌停了。(doge)
热评第三:总结:这事儿我们不想背锅,要骂就骂李晓博。
梁颂被网友的阴阳怪气给逗笑,不过他最在意的不是这些。他扭脸问唐蕴:“怎么这么大的事情,匡延赫都没有来找你去做公关啊?”
“李晓博是燕州分部的总经理,离我们这儿挺远的,应该不归匡延赫管吧。”
唐蕴嘴上这么说着,还是很好奇地点入匡延赫微博。
于二十分钟前,匡延赫的微博发布了一条和向恒官微一模一样的声明。
他的发布时间早于官微,而且IP定位就在燕州的和裕律师事务所。
所以几乎可以得出结论:匡延赫是第一时间得知李晓博被捕的消息,亲自下场找公关的。
唐蕴的脸仿佛被扇了好几巴掌一样疼。
梁颂没有注意到这些,只顾吐槽:“这声明怎么写得一点都不高级,里边居然还有错别字。”
能让梁颂这个二百五看出错别字来,那错得真的很明显了,大概是太着急出公关文了。人紧张的时候总是容易犯错,唐蕴对此也有经验。有时候自己检查了好几遍的合同都没问题,刚发给领导就被揪出错字来,所以他后来学乖了,重要的场合会用AI检查错字。
“管它有没有错别字呢,反正丢脸的又不是我们。”唐蕴皱着眉,有些烦躁地退出微博,一时间不想听到任何关于匡延赫有关的事情了。
在此之前,他都以为匡延赫把他当成了朋友——即便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至少专业度也是被认可的。
他为向恒处理建筑工程纠纷,拿到了整整两千八百万的赔偿金,又和匡延赫一起卧底万晟录证据,他们搭档得那么默契,匡延赫很多次在微信上夸他做得很好。
他以为匡延赫是认可他的,所以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匡延赫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会第一时间咨询他怎么办——就像开盘活动那天,闫楚扛着凳子砸人,匡延赫第一时间想到他那样。
可是这次却没有,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匡延赫摆着现成的律师不用,却在外市临时找了个业务能力不怎么样的律师做公关。
唐蕴起身收拾碗筷,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难道匡延赫之前在微信上对他的赞美都是逢场作戏吗?
其实他对他先前的诉讼结果并不满意?不相信他处理刑事案的专业度?还是……匡延赫其实还在责怪他在处理万晟案件时的自作主张?
梁颂戳了块切好的西瓜塞到唐蕴嘴里,问他甜不甜。
唐蕴苦着脸刷碗。
分明应该是很甜的,可不知怎么,舌尖泛起的竟是苦涩滋味。
梁颂之前的分析一点都不准,什么勾引不勾引的,他对于匡延赫而言,根本就是可有可无。
第三十四章 出差
凌晨一点半,向恒燕州分部的办公楼内灯火通明,大家围坐在临时布置的会议长桌边,讨论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紧急公关问题。
高层涉嫌性侵,这是企业自打创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丑闻,对品牌的声誉影响巨大,就连在国外忙工作的匡继冲都加入会议。
匡延赫身后的投影幕上,是面色凝重,仿佛永远没办法舒展开眉心的匡继冲。
“热搜词条有人在撤吗?”
匡延赫说:“已经下去了。”
匡继冲:“那些评论能查到地址吗?他们说的情况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的房子有漏雨现象?”
多年前,向恒设在徽州的一个项目确实因强台风和暴雨侵害出现漏雨现象,在接到业主们的反馈后,向恒第一时间派出工程队进行抢修工作。
之后向恒在初期建设时,更加注重材料的选择,再没接到过类似的反馈,至于开放商跑路这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他们就是开放商,跑哪里去?
造谣的人甚至连他们集团的背景都没摸清楚。
匡延赫说:“我问过各个地区的负责人了,没接到什么漏雨的反馈,就算有,也都已经抢修完毕。有的热评都是蹭热度的,我已经让人处理掉了。”
“处理掉?”匡继冲并不满意,“怎么处理?光删除就好了吗?不去查一下造谣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