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认输,的确是自己没做好。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主动说起话题:“听说桃花姐和孟小亮终于要结婚了那天我们去圈地的时候,还看到他们两人也在村西那头,好像是在看地。”
沈追凤吃完蛋饺,连连点头:“说不定,以后村西就又多一户人家了。”
顾细想也知道,考完试了,有空了,也该解决一下人生大事了,接下来村里估计有不少喜事。
沈追凤接着道:“终于有人和知青结婚,和我们竞争挑粪的活儿了。”
其他人:……
沈追龙受不了:“姐,吃饭呢!”
第二天,沈青松果然看到了沈桃花一家人和孟小亮。
“要不是家里实在住不下,我都想把桃花和小亮留在家里。”七大爷遗憾道。
听称呼就知道,孟小亮和七大爷一家人应该相处得不错。
七大娘白了一眼:“人家年轻人肯定喜欢自己住一处啊,哪里会想和我们这些老家伙住在一起。”
孟小亮立马道:“爷爷,奶奶,是我们怕打扰到你们。你们觉轻,我们又吵吵闹闹的。”
七大爷和七大娘被安慰得满脸笑容,沈桃花在一红着脸。
沈青松拿起尺子:“走吧,我们去量地,早点弄好,你们也能早点办喜事儿。”
两个年轻人的脸更红了。
村里的消息都是瞒不住人的,不一会儿,全村人都知道桃花和孟小亮要结婚,还要在村西那边找地建新房子。
很多人家也挺羡慕的,比较有新房子住,谁想住老房子?
“大队长都住在村西那边了,多人住了,那边自然就繁茂起来了。”
“就是,现在看着荒,是因为住的人少。”
林妙推推沈广年,沈广年一步三回头朝父母那边走去。
张兰芳一眼就瞧见了这个大儿子,“啥事儿?”
沈广年挠挠头,又回头看向林妙,站得十分不安。林妙赶紧偏过头去,装作没看到。
张兰芳白了他一眼:“口里长痔疮了?吞吞吐吐的。”
沈广年深呼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说出来:“娘,爹,要不,要不我们也建新房子?”
沈广莲和沈广年立马飞一般蹿过来,附和道:“对啊,爹,娘,我们也想住新房子!”
他们两个去姑姑家玩的时候,可喜欢住在新房子里的感觉了。
“你们说住就能住啊,那都是要钱的。”张兰芳没好气道。
谁不想住啊,她住了一辈子旧房子,也想住新房子。
张兰芳踩了一脚装深沉的沈蓝棕,“别杵着了,说句话。”
沈蓝棕差点跳起来,摸摸鼻子,道:“那能住新房子,自然是住新房子。”
张兰芳嘟囔:“没有半建设性意见。”
林妙这才过来,道:“娘,咱们俩大人不是有工资就是有工分,就连广莲和广年都有小红花,我回去算一算,咱们盘一盘账?我事先声明,我绝对不是问家底啊。”
张兰芳瞪了儿媳妇一眼:“我们家底只有那么一点,谁知道都行!”
这么说,就是有希望了?
几个小辈对视一眼,都很快活。
差不多的对话也出现在其他人家。
从前,大家觉得建新房子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的沈家村人,也敢做梦了。
第153章 龙凤呈祥(31)
房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 必须得有钱,得奋斗。
沈家村众人为了新房子,斗志高昂。
经历了笔试、面试、实操后, 作坊纳入一批新鲜血液。
王素能力的确很好, 她不仅通过了考试, 还在面试的时候,凭借以前吃吃吃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新想法, 并且十分有雄心壮志地想要开拓新市场, 表现亮眼。
作坊员工可以旁听面试,许多人看道王素这么给力, 第一个想法并不是顾细开小灶, 而是王素自己能干。
“果然是从城里来的,脑瓜子就是灵活。”
“我听说,人家王素是为了支持咱们顾主任,专门从棉纺织厂辞职的。”
“哎呀, 多可惜啊, 那不是铁饭碗吗?”
“谁知道呢?人家把孩子都带回来了。”
大家根本都没往顾细徇私这方面联想。
要是顾细想要开后门,肯定先给沈追凤这丫头开啊,现在追凤还得在地里干活儿拿工分呢。
顾细让亲女儿直接进作坊, 估计村民们也不会有经验,但顾细从来没有这么做。
这次作坊的选拔,沈追凤深知都没来考试。
王素也很不理解。
她通过了考试,春风得意地带着儿子去顾细家里蹭饭吃。
她很明显就是馋顾细的手艺,时不时带点王父心疼女儿捎过来的好东西过来蹭吃蹭喝,很大方,也很好地把握住一个度, 不会天天过来烦人,再加上圆圆也嘴甜,沈追凤几个小辈都挺喜欢她。
王素:“小凤啊,去作坊不比你在地里干活儿轻松?”
村里认识的人几乎都来问过她这个问题,每次,沈追凤都会不厌其烦地回答:“的确轻松一点,可是我对手工活儿不怎么感兴趣啊,还不如在地里薅草有趣。”
她想,闻着青草的香味,也挺好的。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她乐意。爸爸妈妈都支持她,那她更加没有顾虑了。
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王素倒是有点明白。
“我感觉我们俩有点像啊,就像是我辞掉棉纺织厂的铁饭碗来到这里工作,很多人也觉得我疯了,”王素举起茶杯,“但我乐意啊,我觉得这才是我喜欢的工作。”
沈追凤眼睛一亮,举起茶杯和王素碰了碰,“就是,他们都不懂。”
沈红飞从一旁出来,笑道:“是你们俩活得好,没干过更辛苦的事情。做过更辛苦的事情,肯定会向往更轻松的工作啦。”
沈追凤和王素吐吐舌头。
沈红飞说这话,语气一点都不重,更不是骂人,更多的,还是羡慕。
这种女孩子,只有家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极其丰裕,才能养得出来。她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追求心中所想,而不用去衡量这个工作的工资多不多,辛不辛苦,只用考虑她们愿不愿意,喜不喜欢。
她还挺羡慕的,更希望雯雯有一天,遇到不喜欢的事情,也能仰起头,大胆地拒绝,大胆说“不”。
王素入职作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负责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魔芋的收购。
春时,周围几个村子都过了买了魔芋种回去种上,当初签订了初步收购协议,这也是在袁镇长的主导下签订的,主要是为了让其他村子的人安心,说明他们沈家村一定会收魔芋,但是怎么收,肯定是沈家村主导。
王素提出一个想法,可以按照质量,分成高中低三等,价格上有差异。
顾细原先也有过这个预案,现在既然王素提出来了,那就这样做。
沈家村不少人都和其他村子沾亲带故,要是村里人来干这个工作,少不得有人打感情牌扯皮,耽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