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闻言嗓子眼发出了两声咕咚,而后用着几不可闻地声音断断续续地叫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敏、敏之……”
武媚娘闻言立刻点头,并同时承诺道:“知道了,我会解除敏之的禁足。”
听见这般承诺,杨氏晦暗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抹欣慰的表情,她的视线在床榻边上微微一转,忽然地,对不远处的王静贞咿呀了两声,后者见状立刻走上前来。
杨氏:“明,明儿…”
“小婿明白,岳母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明儿的。”
杨氏闻言又急喘了两口气,之后似乎已经用尽了所有剩余的力气般,再次闭上了自己的双眼。站在一旁的武明明看见这一幕,整个人哭的不由越加厉害了。太子弘见状忍不住心疼起来:“姨母别伤心了,您哭的这样厉害,外祖母心里该多难受啊!”
武明明摇了摇头,依旧哭的浑身发抖,最后还是一旁的武媚娘走过来,紧紧握了下胞妹的双手,神态镇定的告诉她:“冷静些!”
就像太医说言的那般,杨氏是真的到了天命之时,无论她姐妹二人再如何悉心照料,一切都已经无力回天。三日后的清晨,杨氏在昏迷中悄无声息的走了。武媚娘亲自去抚了母亲的的鼻息,而后就在妹妹满是哀凄地目光中,流下了滴滴泪珠。
******************
朝云宫中,刚刚得知外祖母去世的贺兰敏月一个没有站稳,踉跄的跌坐在地,此时此刻,她的心中自然是十分哀伤的,而这十分哀伤之中还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慌之感。杨氏没了,意味着这个世界上肯真心护着他们兄妹的人又少了一个,更意味着,她的死敌武媚娘在情感上又少了一个掣肘,这让贺兰敏月感到心慌,觉得十分不安。
众所周知像她这样一个依懒性十足的女人,当感到不安时就会本能的去向比她更加厉害的人寻求安慰,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李治。
贺兰敏月浑身发软,眼眶发红,二话不说就让身边的侍女去请皇帝过来。
“你就对陛下说,魏国夫人哀伤过度,以至晕厥。”
贺兰敏月很有自信,她觉得李治听到自己晕倒后,定会心急如焚的前来探望。
然而事实上证明,计划没有变化快,侍女去了好久都不见回转,等到好不容易回来的时候还不等贺兰敏月发飙,就一脸急匆匆的大叫道:“夫人不好了,含元殿那边传了许多太医过去,陛下,陛下好似晕厥了。”
是的,与贺兰敏月的装晕不同,李治是真的晕了。
“怎么会这样!”贺兰敏月大惊失色,惊愕到几乎语无伦次:“难道是皇上的头风病又犯了?”
“夫人,别说这些了,您还是先过去看看陛下吧,天后也已经得到消息,正在往回急赶呢!”
对对对。
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当贺兰敏月怀揣着巨大恐惧,急急忙忙地跑到含元殿时,却被守在殿外的侍卫冰冷无情的拦在了大门之外。贺兰敏月见状顿时一阵气急败坏,她尖叫着,恐吓着,强硬的想要闯进去,然而那些侍卫回应给他的则是冰冷的沉默,以及无可置疑的拒绝。
此时此刻,贺兰敏月方才惊恐地发现,原来失去李治的自己,在这大明宫中居然什么都不是,没人理,没人听,就像她贺兰敏月根本不存在一般。
“陛下!陛下!”贺兰敏月跌坐在地,声嘶力竭的哭喊起来。
就这样痛哭了不知多久,有人从她身边急步而过。
察觉到什么的贺兰敏月怔怔地抬起头来,结果入目的便是那无比耀眼华丽的皇后凤摆。
没有丝毫停留,甚至不曾去看过她一眼。
武媚娘就那样理所当然的走了进去。
第45章
李治没死, 但也有点半死不活的架势。
当今的天皇陛下有头风的毛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李治真正的病因是脑袋里长了东西的缘故, 他的这个病症很像是三国时的曹操, 平日里不发作的时候还好, 然而一旦发作起来就会危及生命, 李治这次就算是小小发作了一回, 虽然太医及时处置妥当保住了皇帝陛下的性命, 但后遗症终究还是留下了, 李治的视力变得急速下降起来。
现在只要超过一米左右的距离, 他竟连对面站着的是谁都看不清楚了。
李治对此感到十分的恐惧、愤怒和无助。
这让他整个人都变得无比消沉起来。
“陛下别怕。”武媚娘这个时候却展现出了自己柔情似水的一面,她如母亲般紧紧握着李治的双手像过去无数次般,对他说:“臣妾就是你的眼睛, 会一直陪伴在陛下身边的。”
李治闻言, 面上闪过一抹感动来。
他虽然也是个喜新厌旧, 朝三暮四的男人, 但武媚娘对他而言, 终究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可能也是经过了这次的生死之劫吧, 情绪消沉中的李治在一次大朝会上竟然对大臣们公然提出自己想要让位给皇后的想法。
此话一出。
可以说是震翻了整个朝堂。
许多人的三观都快碎裂了好吗?
完全没有任何意外的,他的这个提议被全票否决了, 连天后在朝中的支持者们, 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替主子说话了。吏部尚书裴行俭更是露出一脸你怎么如此荒唐的表情, 对李治直言不讳地斥责道:“就算陛下退位,接替您的也应该是太子而不是什么皇后。”
因为众人的反应过于群情激烈了,李治不得不颤颤的闭上了嘴巴, 不能在说下去了,因为现在朝臣们看着他眼神不大像是在看着一个皇帝, 而是像在看着一个傻逼。
武媚娘站在明黄色的帷幕后头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她冰冷的视线在每一个反对自己的人身上划过,最终微微一笑。
毫无温度的那种
******************************
李治抽风似的想法和行为对于武明明来说并不重要,她现在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为母亲治丧上。杨氏的葬礼办的及其隆重,长安城中但凡有名有姓的人家都来主动吊唁,而武媚娘也毫不吝啬地晋母亲为鲁国太夫人,甚至还破格给了她忠烈二字作为谥号,而按照杨氏生前的遗愿,她将葬在先夫武士彠的身边。夫妻两个也算是生同衾死同穴了。
如此这般,日子在匆忙与哀伤中浑噩而过,等到武明明终于完成母亲的全部丧仪,将其正式的入土为安,时间已经来到了数月之后。
这一日,她正独自在家休息,有下人过来禀告,说武氏兄弟求见。
这个武氏兄弟指的自然是:武三思和武承嗣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