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染布梅三娘(3)

作者: 乃兮/奶酪西瓜 阅读记录

“成。”阿花姐半点也没被段瑶玉唬到,只说了声,“今晚上打了只野鸡,段小姐是要吃抓饭还是吃鸡丝米糷?”

“米线吗?你们吃得好讲究。”米线用洁白的粳米做,过筛后煮,煮完又要加生粉擀面一般制作成细条再煮。米价贵且过程复杂。段瑶玉有些稀奇看着阿花姐,又想到他们月娘接个染画至少赚五十两,保不齐各个和她一样暗自想亲自动手,那赚起来一笔便一千两。

一千两在周城,日子怎么都能过很好。

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地买什么地。

她当然不苛待自己,用力点头:“我要吃米线。”

阿花姐应声,施施然离开。

宅子除了主厅和主卧之外,左右各有两个厢房。厢房有两层,一层住人,另一层做什么的都有。阿花住在右厢房一楼,此时径直朝楼上走。

她站到楼上门口,自上而下望向主厅。敞开的门内可以看见坐着的女子半个身子,看不到人脸和眼。段家段瑶玉这会儿依旧乖乖待在主厅内,似乎一点都没有冒出过乱转乱看的念头。

离家出走连个丫头都不带,随意一花五十金,真是天真浪漫不懂人世间疾苦。

阿花转身推门进房间,很快将房门关上。

屋内是一间大书房。说是书房,书是没有几本,笔墨书桌都有。更有巨大的木架放在角落,那是铺纸作画用的。梅三娘一手撑着下巴,一手上拿着一支缠了布条的碳笔转悠。她面前摊放着一张看着就昂贵的素白大纸。身边呆愣木讷的男人站着,眼神放在虚空中,似乎头脑一样放空。

“月娘。”阿花将刚收下的纸和钱放到桌上递过去,“段瑶玉要做百兽贺岁图。时间有些赶,来得及么?”

梅三娘接过扫了眼,递给身边男人:“来得及。样式我早就在想,怎么做也想了不少日子。她不找上门,段家其他人也会找上我。”

“梅家名头也大。”阿花笑出声,“要是同时找上你和月娘。你要自己和自己比么?”

“做两副太赶。梅家除了我还有不少人会做染画。我找个理由推掉就行。再说现在的段家人……”她想起这群人就烦,“年长的不是好色就是爱赌。年纪小的整天比拼嗓子谁尖叫得厉害,唱山歌连一句都唱不好,只会‘啊啊’叫。一到染坊也不管布干没干,上手就把所有布全摸坏。”

“姑娘里面,要么一天到晚买买,要么一天到晚跑山上唱歌谈情说爱惹事。段瑶玉真是矮子里面□□的高个,除了人傻没什么大问题。”

段瑶玉找人到处打探月娘的消息,她顺其自然让阿花去接触了人。

梅三娘抬手示意阿花坐下:“今年阿花是大功臣。你拉来了奇巧银器庄的单,谈下了染画的生意。过两个月我们就能在城里买下商铺,专门做生意。你注意身体。钱重要,身体更重要。你娘的病最近稳得还行吧?”

阿花笑笑:“她最近身体好着呢。我帮你去谈商铺的价吧,压低一些,省下来的钱可以找人打些器具。”

“你带着阿翔去谈。”梅三娘吩咐,“要是对方看你人少欺负你,就让阿翔把他们谈话的桌子劈了。”

阿花一个女子在外走动谈生意,总会惹来一些人多势众的抱团欺负。

阿花听到梅三娘的暴力发言,笑得直乐呵,连连应声:“好啊好啊。”

阿翔听到梅三娘提自己名字,总算回过神将视线落在阿花身上。他愣愣点了头,随后看了阿花片刻才再次将视线落到虚空中。

梅三娘想了下:“我回家吃饭。江南商队很快要来。我们之前陆续从各家收来的布存得好,都能卖上价。要是他们压低价,我们自己找人送出去卖。”

阿花再次应声。

两人再谈了会儿关于江南商队的事,阿花不再打扰三娘:“我去做饭。你这里先画着。阿翔的饭我一起做了。”

梅三娘点头。

阿花出门。房间里梅三娘继续低头继续对着面前大纸。

半响过后,她在纸上用碳笔涂抹起来,一点点框出留白范围。所谓百兽贺岁,自是飞禽走兽样样要有。最下层是水,水中要有鱼。鱼要凸显细节,鱼鳞必然要片片皆在。地上走兽矮如兔高如象也要齐全。猛兽狮虎一个不能少。空中要有鸟。喜鹊飞鹰上下分别。

她染过鱼,染过马,染过鸟,染过蝴蝶,染过自己见过的所有生灵。但这些要放在同一幅画上,不是简单的拼接。

它们要浑然天成,一下染缸就成一幅巨作。

“光扎做不到。留白的地方要很细,针线少不了。”梅三娘半响开口,“阿翔,再替我打一些细银针。再收些马尾毛来。”

阿翔听到话,径直从书房出门,竟是决定现在就去打制银针。

宅子里每个人各司其职,唯有过来暂住的段瑶玉没事可干。

她站在主厅里小心翼翼朝外探了探头,注意到厨房方向有动静,开口喊问:“阿花姐,要我帮忙吗?”

厨房里的阿花姐听到声音:“好啊。”

到了饭点,梅三娘回了梅家。阿花和阿翔以及段瑶玉坐在饭桌上。

和细软纤长米线毫无关系的粗线长短不一堆在碗中,上面手撕的鸡肉粗细均匀,可菜叶却是切得稀碎。各种酱料勉勉强强遮掩了一点美食的丑样。

阿花表情难得寡淡,不得不承认三娘说得对。

段家人,不行。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文/乃兮

夜深人静,梅三娘房间亮着油灯,很晚才熄灭,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初九一早,梅三娘比太阳升起更早起床。她穿着斜襟短上衣与靛青裙,站在染坊中央,精神气十足在吆喝催促:“今天初九,互市。赶紧把这些天囤的布都拿出来送去集市。快点!快点!”

人走动时,旁人能从她身上听到她脖颈上银锁清脆的响动声。太阳探出头时,光亮照在银锁上,反出来的光衬着她的脸,显得她容貌更是明艳。

在场所有人都比前两日积极些,手上没停,脸上不自觉带上笑意和期待。

每月互市,总有不少商人和本地人在市集进行买卖。

除了三娘之外,大哥梅崇风咬文嚼字鼓舞着染坊帮工:“今日除了戎州、邕州、江南的商人会来,还有毒国、海外之人。卖出越多,你们能得越多钱。他们大多喜欢做茶叶和马匹的生意,带的钱多,看见喜欢的布料也必然一并会买下。”

集市上真正的大生意是马匹和茶叶,量大价高。有不少小商贩买卖时顺手喜欢买些布料。布是硬通货,可以当钱来用。本地染布新奇稀罕,是用草药染出的青色,做成衣服穿上后少病少灾。不少识货的人会选择买来做点小衣衫。

不止梅家忙碌,其余家里有买卖念头的人都忙碌。年老年少的背着竹筐出门,吃的用的全塞满。年轻的不止背箩筐,肩上也扛着东西想去市集上卖。

上一篇: 独宠媚后 下一篇: 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