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216)

听到后方传来的语音,戚夫人微微一笑,回身正要见礼,一眼看见荀安如竟也被他揽在臂间带了过来,不由吃了一惊,“王妃也要同去?”

“送你出城必须得要万无一失,车中有内眷,自然要宽泛许多,日后有人问起,也算是个出门的缘由。”萧元启转头朝荀安如笑了一下,“反正你一直不肯说话,不是吗?”

戚夫人不由挑了挑眉,“您也不怕王妃到时候又想说了呢?”

萧元启语调阴寒,“放心,没有这个开口的机会。”

两人说话间,何成已在车轮上方扳动了开关,机栝声响,侧板收起,厢体下沿立时现出一个薄薄的隔层。

“虽说是本王亲自护送,不大可能会被搜查,但也难说有没有意外。为保万全,只能委屈夫人躲在这下头了。”

戚夫人自小修习柔术,更窄小的地方也能藏了进去,笑了笑没再多言,自己轻盈地一挂,柔若无骨般滑进了夹层中,何成在外侧将厢板放下,拉平马车的帷幔,整个车厢看上去毫无异样。

萧元启又检查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强揽着荀安如上了车,放下垂帘。何成亲自开了角门,先骑马奔出,早得过吩咐的车夫稍等了片刻,这才轻抖缰绳,驾车驶入墙外那条专用巷道。

这条废弃已久的小巷长约百丈,一边是莱阳府的马厩,另一边是低矮的民居。岳银川穿着暗色便衣,小心地从墙头上半探出身体。

谭恒在他身后小声问道:“总算有动静了,看来是要出城,咱们拦吗?”

岳银川摇头,“既然巡防营是他的人,在城里根本拦不了。照我的推断……如果女刺客真的在车上,萧元启应该会在城外幽僻处放人。到时候不要着急,先跟着,等他走远之后再动手。只有把女刺客活捉回去,咱们说的话才会有人听,有人信。”

谭恒等人颔首领命,跟随主将滑下了墙头。马车这时已经驶出巷道,左转上了主街,一路上不紧不慢,小半个时辰后便来到了东城门下。

先行离开的何成自然已提前到达,正在城楼边跟京兆府的校尉说着话,转头看见挂着莱阳水牌的马车驶近,忙迎上前见礼,“参见王爷。您这是要出城?怎么没有带人?”

萧元启掀了半帘探出身来,先扫了一眼周边的兵士,叹道:“出了这样的事,王妃难免哀伤,带她到郊外透透气吧。这人一多她就心烦,特意不让跟着的。”说着侧开身子,主动示意他检看。

京兆府的校尉原本觉得根本不用检查,但见何成探看车厢这么认真,怕给莱阳王留下轻疏的印象,急忙也在周围转了一圈,最终当然什么也没看出来,开了路障放行。

一辆厢式货车等在城外半里处,想来应该是先行拉运出城的旧档,戚夫人从夹层缝隙中看见,忙抬手叩了叩厢板。

萧元启俯身回敲了一下,低声道:“请夫人稍安,外头还有行人,要到前面僻静之处,才方便请夫人出来。”

周边确实还有些杂乱的马蹄声,戚夫人立时安静下来。马车随后加快了速度,驶出官道,沿小径再前行一里,最后在一片密林中央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萧元启先将荀安如从车内抱出,再次轻叩厢板,“夫人稍等片刻,我的人还要再察看一下附近,以保万全。”

他说话的时候,车夫已经开始卸除马具。少顷,何成也飞骑而来,上前帮着将解下的马匹牵到一边,又从辕木下方的踏台上拿出两个瓦罐,拆开油纸封口,把罐内清油均匀泼在厢体各处。

荀安如全身颤抖,刚要出唇的惊呼被萧元启轻轻掩住,抱到了更远的地方。

藏身于黑暗夹层中的戚夫人嗅到油气,似乎察觉到危险,急切地开始想要推动上方和侧面的木板,高声叫道:“王爷在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马车外,何成后退一步,打燃了手中的火石,点起一支细长的引捻。

萧元启冷冷扬声,“夫人真的以为,我会让你把可能造出巨舰的图纸,就这样带出大梁,交给东海国主吗?”

马车厢体在戚夫人的挣扎下开始晃动,她心知不妙,嗓音中满是绝望,“萧元启,你若敢毁信弃约,国主绝对不会放过你!”

“夫人仔细想想,你在城外的人手荀飞盏会一一清理干净,城里嘛自然是有我来善后。但凡知道些什么的人都不可能活着回到东海。国主再怎么神通广大,到底也隔了那么远。在我看来,他单单想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恐怕都得费好大一番工夫吧。”

戚夫人几乎是疯狂地在夹层中挣动,两寸多厚的厢板竟被她踢出了裂纹,“国主见不到我回去,他一定会亲自来!他会亲自来的!”

若说萧元启对她的这些话全无畏惧,当然不是真的,但他还是努力咬牙稳住了自己,语调依然冰冷,“我知道他会,但那个时候金陵城已经是我的天下,自然能想到妥当的办法迎接国主,还请夫人尽管放心。”

话音落地,燃烧的引捻也被掷出,小小火光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在车厢上面。烈焰以爆炸之势被引燃,整个车身瞬间就化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

远处灌木丛中蹲伏偷看的跟踪者们因为不敢接近,根本听不到这边的声音,突然看到火球爆出,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就连岳银川也惊得僵在原地,目瞪口呆。

火光的热力映红了荀安如的脸。她苍白的嘴唇紧紧抿着,呼吸困难。

“我带你来,就是想让你亲眼看到,杀你叔父的凶手已经被烧为灰烬。现在怎么样?我替你报了这个仇,有没有感觉舒服一点?”萧元启收紧了手臂,柔声对她道,“你看,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担心,凡是我拱手送出去的,将来只会拿到更多。就连淮东三州……我也迟早会从东海手里夺回来……”

荀安如没有说话,黑沉沉的眼珠动也不动地瞪着他,几乎已凝结成冰。

噼啪的燃烧声中,车架晃了两下,轰然倒地,火焰余威渐低,股股黑烟萦绕直上,最终漫过萧瑟的林梢,散向天际。

第三十六章 愿许天涯

硬黄宣纸新装成册,扎纫在书脊上的棉线洁白如雪。林奚将自己微有细茧的手掌压在暗蓝无字的封面上,运力捋平,低头推给了书案对面的萧平旌。

“让我写吗?”萧平旌眉间眼底满是笑意,郑重地坐直了身体,取笔濡墨,在封面上写下“百草新集”四个大字,“恭喜你,多年辛苦终于功成。”

林奚捧回书卷,轻轻吹了吹封面墨迹,“不过才编出首卷而已,离功成还差得远着呢。”

萧平旌歪了歪头,眸中闪着亮光,“既有济世之能,又有仁人之心,你实在是比我强太多。”

“可不能这么比。”林奚轻轻摇头,微笑道,“这世间最令人心折之处,不就在于人人不同,又都各有所长吗?”

萧平旌一面颔首,一面又去拿她手中书册,“既然有幸题名,那就让我来做第一个赏鉴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