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小炮灰被世子爷盯上了(306)+番外

再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书中秦鱼鱼有种植空间,靠着源源不断的粮食支撑,外加男主谢璋和谢家在幕后倾力支持,这才收拢了一大批势力,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仍然是踏着无数人的鲜血和尸骨,才让国家勉强稳定。

最后,皇帝一样换人来当了。

秦鱼鱼那般劳心劳力,最后只得了个虚名。

杜婉只想在乱世平定前,保住便宜爹娘和大哥,再力所能及地去帮忙外人,再多就没有了。她的脑容量不大,能想的只有这么多了。

唉,她真的太难了!

杜潜坐在静室,安静地翻着杜婉写出的计划书。

东写一笔,西写一笔。

文字还一会儿是通用字,一会儿是家族的文字,还有缺胳膊少腿的错字。

亏得杜潜能连蒙带猜地看懂大概的意思,“妹妹,你这个是干啥的?种田,种棉花,养鸡鸭鹅,还有养牛羊猪?建仓库,开加工坊?你这是想做大生意吗?”

“做啥生意,这是囤积物资。”

“想要什么,买就成了。”

“靠买的,会影响大秦国的民生。这样更好,源源不断,吃穿不愁。”

“……”杜潜理解不了妹妹的脑回路。

大秦国有棉花,只是没有大批量去种植。而田地很多都掌握在权贵的手里,百姓为了一口吃的都艰难,只要有地都种粮食了,又岂会拿田地去种棉花?

杜潜倒是想到了雪灾,“这个种棉花好。只要有了棉花,不怕再冻死人。”

“大秦国不行了,百姓不冻死也饿死。”

“……”这话没法接。

杜婉奇怪问,“大哥,你就没想过去改变现状?”

杜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再高深莫测地说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咱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天命。”

“我……信你个邪。”

杜婉知道自己终究不是这里的土著,思维跟本土人氏不一样,最为明显的就是她对皇权没有多少敬畏之心。

家里另外三个人,在外面行事都很谨慎。

他们有心改变这个世道都要忍着不去做什么。

正如杜婉刚才所问的,去改变大秦国的现状,必定会牵动各大势力的利益,若公主府一意孤行,最后只会被吃得连渣子都不剩。

自古以来政治改革就没几个人能得善终的。

杜潜轻笑,宠溺地揉了揉妹妹的脑袋,“妹妹想做什么就去干。”

“我要在你封地里,划出一块地儿。”

“实现你规划的那些东西?”

“当然,你不是要建立城墙吗?我自然要在安全的地方干这些事儿。”杜婉觉得建立城墙挺费事儿了,如果只建立一道防线,应该容易一些。只不过,她相信杜潜自有考量,便没有在此事上多说什么。

杜婉看了一眼杜潜,“大哥,缺钱的话就跟我说。我有钱的,有很多很多的钱。”

“哈哈,谢谢妹妹。大哥不缺钱,也一样有很多很的钱。”

杜潜没有跟妹妹说公主府不缺钱,杜氏宗族更不缺钱。

建立城墙的事情,他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背地里工事都让族里去接手。这个世道要乱了,外面人不晓得,他还是知道情况的。然而没有人跟妹妹提起,她却知道了。还为此做起了准备,要替家人保驾护航。

杜潜嘴上不说,却很开心。

当场划出一片地儿给杜婉。

杜婉决定明天去实地考察,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

“郡主,严妈妈来了,说长公主请您去正院一趟。”凝琴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杜婉看向杜潜,“娘亲喊我过去,有什么事儿呀。”

“要大哥陪你一起过去吗?”

“不用了吧。我最近也没犯错吧。”杜婉摸了摸小下巴,琢磨着这个事儿。

杜潜轻笑,“去了就知道。”

“行。这里的事儿先这样了。”

“你的计划书要重要抄一遍,除了我恐怕没人能看懂。”杜潜拍了拍她桌案上写的东西。

杜婉点了点头,把桌面收拾妥当,就转去了正院。

长公主正吩咐下人准备一些东西。

杜婉过去的时候瞅了瞅,以药材居多,“娘亲,准备这些做什么?”

“给承明送去的。”长公主看着女儿懵懂的样子,恨铁不成钢,“承明要出去打仗,你这个当未婚妻的,就不给他准备点什么吗?”

“不用我了吧。他有亲爹亲娘亲妹子,又有您给他准备了。这些足够了吧,不差我一个。”

“话是这么说,可你准备的,也是你的一份心意。”

“……”杜婉有一丢丢被说服了,“那我要准备什么?娘亲叫我过来,不会就是为了这点儿事情吧。”

长公主默了。

这点儿事?这还是小事吗?

当她看到女儿睁大的无辜眼眸,默默地把心里话吞了回去,对于女儿来说,说不定还真是小事儿。

好吧,女儿还小,还不懂事儿。

长公主又给杜婉找了个很好的理由。

于是,杜婉在长公主全程盯梢的情况下,跟长公主一起准备。

等弄完了,杜婉以为没事儿,长公主又突然道:“你去一趟护国寺,给承明求个平安符,在大军出发前送给他。”

“……”杜婉麻木了。

这事儿真多,都还没嫁人呢。

真嫁人了,岂不是更多事儿?

第336章 是个心黑小丫头

翌日一早。

杜婉骑着马儿,带着庄丛等一群护卫,威风凛凛地出城。

换个人说不定以为公主府出事儿,杜婉才会这样杀气腾腾似的离城。当各种探子去查过后才得知,郡主只是去了一趟护国寺。

没有什么特殊的,唯一比较特别的,是护国寺的僧人对待郡主格外热情。

对于各方的打探,杜婉不在意。

杜婉站到钟楼好一会儿。

守钟楼的两个僧人严阵以待,毕恭毕敬,就是不让她上去。

杜婉斜瞅着他俩,“怎么回事,不让我去逛了?”

“是主持发话了,钟楼暂时不开放,还请郡主体谅。”有个僧人硬着头发说着。

另外一个僧人扮起了可怜,“郡主,小僧只是个守钟楼的。”

杜婉倒没有为难他俩,“没事儿,没事!不上去就不上去。”

“谢过郡主。”两个齐齐松了口气。

结果,杜婉站到楼下冲着楼上挥了挥小手,大声道,“小钟钟,我又来了哟,打个招呼。”

“嗡!”

“嗡,嗡……”

杜婉哈哈笑了起来,乐得不行。

倒是两个僧人,垂头丧气的,完蛋了哟。

果然,郡主不是普通人,难怪连主持都忌惮。

不一会儿。

三道人影霎时出现。

是元通老和尚和两位得道的高僧。

三个人齐齐看向杜婉,目光熠熠的,像是看珍宝。

杜婉心里打了个颤,理直气壮道:“看什么看?难得来一趟,跟小钟钟打个招呼而已,我又没带它出去玩儿。还有,您们不让我上去,我也没上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