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扶鬓长安步(103)+番外
慕皎皎无奈摇头。“阿姐你就少开我玩笑了。”
“谁说我开玩笑了?你这身男装的确好看,而且还有几分雌雄莫辨的味道。咱们走在一起,不知情的还以为你是我养的小男人呢!”程十九娘轻佻的摸摸她的脸颊,“你说,要是咱们在一起的画面被尉迟家的人看到,他们回去告诉了你姐夫,那才叫有意思呢!崔六,你说是不是?”
被点到名字的崔蒲一脸冷漠。“我去找卢九和王十七了。”便走了。
“他怎么了?”程十九娘莫名其妙。
“没怎么,还没适应我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慕皎皎道,“好了咱们还是别说这些了,先去东市里走走吧!”
看她不接她的话,程十九娘也歇了玩笑的心思。“那就走吧!也让我好好看看,你的嫁妆到底有多丰盛!”
话说,慕宥给慕皎皎的嫁妆真的不少,而且还是专拣名下的好地方给的。像是东市里的铺子就有几十个,卖布匹的、卖药材的、做家具的,应有尽有。除此之外,他还将慕家名下的药堂分了一半给她。当然,这些药堂就比较分散了,几乎是一个坊市里一个。慕皎皎便捡了距离最近的崇仁坊去看。
崇仁坊里的那家药堂名叫慕氏百草厅,就开在崇仁坊靠近东市这面的入口附近,地段极好,人流量也很大。当慕皎皎走进去时,便见到里头人来人往,大夫伙计都忙得不可开交。不过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大家依然是满面笑意,对客人客客气气的,不见一丝不耐烦。
见到慕皎皎两个人进来,一个伙计连忙迎上来:“两位是要看病还是抓药?”
“我们先看看。”慕皎皎道。
伙计闻言也不生气,依然笑眯眯的道:“那这位郎……两位就先看着,有什么需要再叫小的便是。”
伙计走后,程十九娘便又冲着慕皎皎笑了。“看到了吧?他到现在还没分出你是男是女呢!刚才差点就管你叫郎君了!可见我说得没错,你男装扮相就是好看,以后出来一定要多做这样的打扮才是。自己舒服,别人看着也养眼嘛!”
慕皎皎无奈,看了一圈立在墙上的几百个药柜,目光一一扫过药柜上标的药名,再观察了几个药童抓药的手法和分量,她点点头,又走到那边正在坐堂的老大夫身边。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随即,便见几个年轻人抬着一个门板一路小跑进来。
“季大夫快来救命,我阿爹不行了!”
名满长安 第123章 狂傲的男人
门板上躺着一个面色潮红的中年男人。也不知道他已经发高烧多久,以致整个人都陷入昏迷状态,皮下明显可以看到隐疹,嘴里还在含含糊糊的不知道说些什么。病势看起来极其危急。
一群伙计见状,赶紧上前来将人给接了下来。一名刚刚瞧完病人的老大夫也连忙走过去,给病人把过脉后,便道:“他患的是温热病,快去煎清营汤来给他服用,要快!”
程十九娘悄悄问慕皎皎:“他说得对吗?”
慕皎皎颔首。“清营汤治温热病正对症。不过,现在这个人病发得很厉害,应当烧了很久了。现在用清营汤只怕见效不大。”
若是再辅以安宫牛黄丸,那就好了。只可惜,安宫牛黄丸乃是清代才出的神药,这个时候并未现世。而且直到现代,安宫牛黄丸的配方还是国家一级处方,药方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不过这个难不倒她,现在她随身的荷包里还带着几颗安宫牛黄丸……
程十九娘听到这话,就知道她有法子,便悄悄推了她一把:“那你还不赶紧上去帮忙?这可是你的药堂呢,若是能尽快把人给治好了,这也是给你自己做好事不是么?”
慕皎皎点点头。才刚抬起脚,立马便听到一声高呼在背后响起——
“现在用清营汤太晚了。他的病情十分严重,再不赶紧退烧人就都要烧傻了!”
大家伙闻声望去,便见一个年轻人正昂首挺胸走进堂内。他年纪二十上下,生得剑眉星目。器宇轩昂。那随身提着的药箱也恰到好处的点明了他的身份。
见到这个人,慕皎皎眼神微闪,便收回脚不动了。木叉妖圾。
程十九娘很生气:“这个人哪里冒出来的?突然跑出来就危言耸听。他是当这里都没人能治好这个病,只有他能了吗?”
“或许他真能。”慕皎皎低声道。
程十九娘回头。“你认识他?”
慕皎皎摇头。“不认识。”
“那你为什么……”
“直觉罢了。”慕皎皎说着,又退了一步,“阿姐,我们先别过去了,看看情况再说。”
程十九娘心中不解。但看到慕皎皎方才还一脸的轻松适意,可就在这个男人出现后,那面色却阴沉了下来,整个人也微微绷紧,她心念一转,便也跟着她退后一步。
堂中的人见到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出现,也纷纷面露惊讶。老大夫更是抬起头问:“难道小郎君你有更好的法子?”
年轻人颔首。目光不过往病人身上一瞥,便道:“他这是阳明腑实证,现在病情已经由早期转向中期,必须及时施救。否则一旦拖延到了晚期,就算大罗神仙来也救不了了!”
这话又让病者家人一阵恐慌。
老大夫双眼微眯。“那你以为,该用什么药?”
“现在需先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年轻人道,要来笔墨纸砚刷刷写下一张方子,“照方抓药,我保证他一剂药便能退烧。”
老大夫接过药方来看,一旁的药童见了方子连忙失声惊呼:“二两生大黄?这药量未免太重了!病人现在烧成这样,哪里还承受得住?”
“承不承受得住,给他煎药喝下不就知道了?”年轻人道,“我说了,我保证一剂药就能让他转危为安。你们若是信我,就照方抓药去煎,见效必定比清营汤要快得多!若是不行。那只管抓我去见官,我就在这里,不走。”
这信誓旦旦的模样,怎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程十九娘看看慕皎皎,只见她双目正盯着那个年轻人,目光深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病人家人听到这话果然也动摇了。左看看右看看,最终他们还是转向老大夫:“季大夫,您怎么说?我们一家子常年在您这里吃药抓药,我们只信您!”
老大夫低叹口气:“这位小郎君说得很对。令尊现在烧得厉害,用清营汤恐怕效果不佳。”
病人家人愣了愣。“那,怎么办?”
“这位小郎君开的方子也还对症,只是二两生大黄计量的确大了些,若是换做老朽,老朽一定开不出这样的方子。”老大夫又道。
四周围的人闻言都怔住了。
“就用他的方子吧!”
这个时候,慕皎皎终于说话了。
大家连忙又转头看去。老大夫一见是个更年轻的小郎君,眉头霎时紧皱。便问道:“不知小郎君又是哪家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