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簪花扶鬓长安步(483)+番外

作者: 桃花小茶 阅读记录

这么斩钉截铁的一席话,便如给人吃了一剂定心丸,让人觉得病瞬间就好了大半!

元二郎君和元二少夫人感激不尽,几个小娃娃也双眼亮晶晶的,连忙似模似样的对慕皎皎行礼不提。

慕皎皎只是微一颔首。将药方递给他们,便转而往元三郎君房里去了。

元三少夫人患的乃是妊娠晕厥症。怀孕三个月左右,她一日就突然晕倒,两目上翻,口吐白沫,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才悠悠转醒。后来便逐渐出现头晕目眩,下肢浮肿,饮食不佳的毛病,还时不时的伴以晕厥的症状。

慕皎皎把了脉,便道:“她这个病属脾虚肝旺,现在只需健脾清肝即可。”

便开了一副白术散加味,又道:“先服三剂,头晕及下肢浮肿的症状就能减轻了。再服三剂,余症皆除也能清楚得差不多。”

再写了一张一模一样的方子。只在方子里头加了十二钱的白茅根:“然后再按照这个方子服下四剂,她就能痊愈了。”

还是这么斩钉截铁的说辞,一点折扣都不打。清清楚楚的数字摆在眼前,瞬间就燃起了人对于光明的希望之火。

元三郎君夫妻俩也对慕皎皎的本事钦佩不已。

这些日子把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毛病,就连白大夫也束手无策的问题,到了慕皎皎手上却仿佛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病症一般,不过把个脉、看个气色。她就能将病因和治疗方略娓娓道来,就连病好的时机也掐得又稳又准。

听她一席话,简直比吃再多的药都让人觉得熨帖放心。

有个这样的大夫在身边,可不就叫人心安得很?

他们总算是明白慕皎皎为什么能名扬天下了。有如此高深的医术傍身,为人又如此谦和平静,她不出名谁还能出名?

就在元三郎君夫妇俩千恩万谢之际,又一个小丫鬟蹬蹬蹬的跑了进来。

“夫人。我家娘子又喘上了!”

“快,崔夫人,劳烦你快走上两步,赶紧去帮我孙媳妇看看吧!”元夫人当即脸色一变,焦急的对慕皎皎道。

看样子,情况似乎很严重?

慕皎皎面色微沉,便爽快的应了。

一行人再度转战到一个院落。那里便是元家第三代长孙的住处了。

这一次,他们步伐极快,直接冲进院子就进了东边的厢房。慕皎皎初一进去,就听到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入耳中,还伴随着竭力压制的咳嗽。

再往前几步,她就见到一个须发全白的老者正站在床前,正小心劝着床上的小妇人什么。可是小妇人拼命摇头。一脸的坚决。

“她还是不肯吃药?”元夫人连忙走上前去。

老者也回头道:“是老夫无能,除了开药无法解除大奶奶的病痛。对了,老夫听说神医娘子已经来了?那就快快请她来给大娘子看看吧!”

元夫人便连忙转向慕皎皎,眼中满是希冀。“我这个孙媳妇,也不知从哪听说的,坚持是药三分毒,死活不肯吃药,唯恐伤到腹中的孩子。现在我们是劝也劝了,说也说了,她就是不听。劳烦崔夫人你给帮忙看看吧!若是不行的话,我们自也不会怪你。”

“不吃药,那针灸就是了。”慕皎皎却道。

大家一怔,便见慕皎皎已经对身后的绿豆伸出手去。不用她说要什么,绿豆就眼疾手快的从药箱里取出一根金针送入慕皎皎手中。

慕皎皎上前一步。拉过床上小妇人的手,便直接往鱼际穴上扎去。捻上一会针,才过了不过一百来息的时间,孕妇的喘息声便是锐减。再过小半个时辰,便是喘止咳停。

“原来针灸果真这么有效!”

白须老者见状不禁拊掌高呼。“崔知府夫人针灸术果真出神入化,某佩服之至!”

慕皎皎这才回头看他。只见这位老者年岁依然过了甲子,却依然是一副谦逊的姿态。现在看着慕皎皎的眼神也没有半分鄙夷或者挑衅。反而满满都是发现新世界的激动。

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在元府常驻的大夫,也都和这家里人一个脾气。

慕皎皎便冲他颔首:“也不是什么高明的医术,说给你听,你也就会了。”

老者便是一惊。“崔夫人您这是要将这门技艺传授给老夫么?”

“有何不可?”慕皎皎淡然道,果然就眼前的小妇人以为例,现场给他解说起来。

元大奶奶本就患有气喘,只是怀孕之后这个毛病就突然加重了。从怀孕两个月起就开始咳嗽气急,胸闷如压,尤其从亥时至子时为甚。这种先天疾病本就难治,现在患者身怀有孕,就更不能乱来,只能徐徐图之。

“从今天开始,每晚戌时给她行针,再于次日卯时起身。连针两个月,喘息就会彻底消失了。”讲完行针要领后,慕皎皎又吩咐道。

大晚上的下针,大清早的起针,而且要持续接连两个月,她可没这么多时间耗在这里。所以,将法子告知白大夫是她最好的选择。

但白大夫从她这里学到这门技艺后。当即肃容,毕恭毕敬的对慕皎皎躬身行礼:“徒儿多谢师傅传道之恩!”

呃……

稀里糊涂的,她又收了个徒弟。

节节高升 第400章 莫欺少年穷

不过医家本就崇尚四处拜师学艺,并无一辈子只跟一位师傅的说法。现在自己在这方面教会了他一点新的本事,这个师傅之名当之无愧。

慕皎皎便只是颔首,安然受了他这一礼。

将元大奶奶的病看完,等慕皎皎走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将近两个时辰之后了。

两个儿媳妇、一个孙媳妇的病都在慕皎皎的调理下有了明显的好转,元夫人立时对慕皎皎更亲热了许多。再引着她去元节度使那里,她还禁不住的夸赞慕皎皎的神医风范。

元节度使听说了她的举动,也满含笑意的夸赞不停,便推了今天的所有事情,专门陪慕皎皎夫妻赏花、用饭。

这番举动震惊了节度使府上所有人——须知,节度使最不耐烦做这等迎来送往的事情,往常招待客人的事情,他向来是能推就推的!可是这一次,他却主动出面招待了崔蒲夫妻。由此可见他对这两个人的喜欢。

因此,整个节度使府上的人也都对崔蒲夫妇礼遇有加。

当然,这一整天,大家只谈风月和家中琐事。崔蒲略提两句官场上的事情,元节度使就给岔开了。崔蒲会意,便没有再提过一句。

至于崔蒲这次带来的那名小厮,元节度使也笑纳了。

只这一点就足够了。

逗留一日,用完晚膳后,夫妻俩蹬车准备返回。掀开车帘,他们便见马车里多出来几匹锦缎。

“我家夫人说,崔知府夫人年轻貌美,配这几匹印牡丹的锦缎最好了。所以夫人便做主回赠了这份礼物,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崔知府、崔知府夫人不要嫌弃。”元夫人的贴身丫鬟也是个爽利人,立马就解释道。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份回礼是节度使夫人的心意,我们领了。”慕皎皎便道。

上一篇: 嫡女为女配 下一篇: 相思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