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簪花扶鬓长安步(520)+番外

作者: 桃花小茶 阅读记录

“没事,孰是孰非,我们心里清楚。不会胡乱怪罪的。娘子,你说是不是?”崔蒲连忙摆手,冲着慕皎皎讨好一笑。

慕皎皎没理会他,只冷声道:“我们既然来了岭南。就必定会来祭拜张中书。那么和张十六娘子会碰上也是命中注定的。你们不必担忧,冤有头债有主,我们断然怪罪不到你们头上。”

也就是说,她会怪罪族长一家子。

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好歹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和他绝交。

张大郎君松了口气,幽幽低叹了声:“要是阿爹泉下有灵,知道二伯一家子已经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了,他肯定也会后悔当初将二伯推向族长之位。现如今。他们是越发的膨胀了。如果能有个人能好好的点醒他们,想必阿爹也是乐见其成的。”

他知道崔蒲和慕皎皎睚眦必报的性子。所以现在就放出话去——你们俩随便动手吧!反正只要不把人给弄死就行。如果能借此机会让他们认清现实改邪归正,那我们还要反过来感谢你们!

崔蒲听了,心里却并没有多高兴。现在。他的全副心神都放在身边的慕皎皎身上了。

她生气了!

察觉到她周身溢出来的丝丝冷气,崔蒲心里是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自然是她好容易又为他吃了一次醋!忐忑的,则是眼下自己该怎么将她劝好?她这次的火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午膳张大郎君只随便用了几口,就交给张大夫人端走了。张大夫人自知做错了事,后来也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下午,崔蒲和慕皎皎继续留在这里同张大郎君闲聊。期间,崔蒲不时便会挑起一个话头扔向慕皎皎。但都被慕皎皎无情挡回。所以越谈到最后,他的心情就越低落,一张脸都垮得不成样子了。

张大郎君看在眼里,也不觉好笑——这对夫妻真是出了名的奇葩。寻常不都是做妻子的小心翼翼的讨好着丈夫。唯恐被夫君所不喜吗?他们俩却是反过来了。认识这么久,他就一直只见崔蒲在小心翼翼的讨好慕皎皎,而慕皎皎则是高冷的站在那里,任由他跟只哈巴狗儿一般在她跟前蹦来跳去,各种讨好。什么时候来兴致了,她摸摸他的头给他点反应,崔蒲立马就蹦跶得更欢了。

真是……丢男人的脸啊!

不过这是别人夫妻自己的相处之道,他不予置评。最多只在心里偷偷吐槽几声就罢了。

到了申时,张家族长果然派了人来请崔蒲夫妻过去赴晚宴。

来人是张族长的大孙子,也就是张大郎君的族侄。这个人容貌和张大郎君有几分相似,但身上却没有半点张大郎君那也安然恬淡的气息。虽然打扮得人模狗样的。但他那双不停乱转的眼睛已经将他灵活的心思给泄露了个干净。

“我们就不去了。我们在广州还有许多事要做呢,这次过来本也只打算来和张中书说说话、敬他一杯酒。现在既然都已经如愿以偿了,我们也该走了。”崔蒲赶紧拒绝。

他宁愿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然后就近找个客栈投宿都行。至于在张府用晚膳、甚至在借宿在那里一晚……还是算了吧!之前在天长县,蒋老爷一家子的教训还不够深吗?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慕皎皎就慢悠悠的道:“我累了。”

崔蒲一怔,慕皎皎便又转向他,一字一顿的道:“我累了。”

“娘子……”崔蒲突然好想哭。

张族长的大孙子闻言却是大喜:“崔夫人既然来了,那就请随某回族里去吧!我们已经给你们准备了上房,您回去了只管去歇着就行了,保证让你们都舒舒服服的!”

慕皎皎只看着崔蒲不语。

崔蒲欲哭无泪。

他悄悄蹭到慕皎皎身边:“娘子,你这又是何必呢?”

“我无聊啊!”慕皎皎笑眯眯的道。

这笑容便又惊出崔蒲一身冷汗。

节节高升 第426章 搅乱一池浑水

在慕皎皎的坚持下,崔蒲即便再不愿意,还是无奈答应了张家族长的邀请,和慕皎皎一道回到张氏族中用晚宴。

其实他们和张氏一族人都不熟。

张九龄出身岭南张氏,虽然做了几年京官,但他为人倨傲,为圣人推举贤才向来是论才能而定,并不徇私。所以在长安时,他也只带了家眷在身边,基本没有怎么提携自家人。那次崔蒲和慕皎皎两个人上门拜见,所见到的张家人也只有他和张大郎君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后来被贬为荆州长史,他只带了张大郎君去,其他家人悉数回了岭南老家。

但现在因为还在孝期的缘故,张九龄那一房的人都没有出现。崔蒲就更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对着眼前一个个顶着张姓的人们强颜欢笑。

慕皎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宴席开始,她就被张氏族中一群女人们簇拥到了上位。上到族长夫人、下到下头的小娘子,他们全都对慕皎皎恭维得不像话。而在说话间,他们还时不时的将张十六娘子往她跟前推。

“算起来。崔夫人你和崔知府成亲有十年多了吧?”族长夫人突然道。

“嗯,十一年了。”慕皎皎应道。

她对自己人都不爱多说什么话。现在面对这些陌生人,那就更是惜字如金。

张家的女眷们见她如此冷冰冰的模样,心里也有几分不满——不管怎么说,他们还都是中书令的族人呢!你们又是小辈,现在上门来拜祭,难道不该有点小辈的样子吗?

可是刚才,她们说来者是客,让她上上位去坐,她就没有任何推拒的坐上去了!她们绞尽脑汁的和她搭话,她也淡淡的,最多言简意赅的回答一句,然后就一声不吭了。

这样的性子,怎么能胜任知府夫人之职?除了一张脸长得还可以,她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比来比去,还是他们家的十六娘子更听话懂事、更长袖善舞啊!

心里莫名生出一抹优越感,族长夫人的态度就更和蔼了:“十一年了?那这年岁可真够长的了!今日看崔郎君对你依然呵护有加,可见你们夫妻情深到了什么地步。对了。你们有几个孩子了?”

“一个小娘子,两个小郎君。”慕皎皎回答。

“呀,才两个小郎君?这也未免太少了点!”一个妇人就叫道,“但凡大户人家,谁不是巴不得多子多福?你们夫妻成亲十一年,才生了三个孩子,而且才两个小郎君,实在是太少了太少了!“

那边阴阳怪气的不停叫唤着,下面的人们便都将目光投向慕皎皎这边来了。

诚如她们所说,崔蒲快三十岁的人了,才三个孩子,的确不多。尤其儿子才两个,在他那一辈的朋友里算是拿不出手的了。须知长安城里的卢九已经有五个儿子了,魏王世子妃也一年一个、跟母鸡下蛋似的给魏王世子一连生下了好几个儿子,就连王十七和慕皌皌小夫妻俩也噗噗噗的生了两儿两女,这速度已经远超他们。

上一篇: 嫡女为女配 下一篇: 相思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