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梦魇(79)

宝玉四周这许多女性内,只有黛玉与袭人是他视为己有的,预期

" 同死同归" (第七十八回)。四儿说同一日生日就是夫妻(第七十

七回)。黛玉袭人同一日生日(第六十二回)。当然她们俩的关系是

通过宝玉。

那样爱晴雯,宝玉有一次说她" 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

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分明预备过两年就放她出去择配。一语刺心,

难怪晴雯立刻还嘴,袭人口中的" 我们" 又更火上浇油。

提起晴雯来,附带讨论明义" 题红楼梦" 诗有一首:锦衣公子茁

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

这是倒数第四首。上一首咏晴雯:生小金闺性自娇,可堪磨折几

多宵?芙蓉吹断秋风狠,新诔空成何处招?

下一首粗看是咏黛玉初来时睡碧纱厨。周汝昌举出下列疑点:"

一、明义诗二十篇,固然不是按回目次序而题的,但大致还是有个首

尾结构。前边写黛玉已有多处,若要写碧纱厨,最早该写,为什么已

写完了晴雯屈死,忽又' 退回' 到那么远去?

二、' 红粉佳人' 一词,不是写幼女少女所用。

三、宝黛幼时同室而未同榻。' 梦魂多个帐儿纱' ,这是说虽然

同室,而梦魂未通的话。" 周汝昌因此认为这首诗是写八十回后的宝

钗,指宝玉婚后没与她发生肉体关系(" 红楼梦新证" 第九一五至九

一六页)。

第七十七回逐晴雯后,一时铺床,袭人不得不问" 今日怎么睡?

" 宝玉道:" 不管怎么睡罢了。"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

重了他,他越发自尊自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

圈,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且有吐血旧症,虽愈,然每因劳碌风

寒所感,即效中带血,故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宝玉夜间常醒,

又极胆小,每醒必唤人。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晚一应

茶水起坐呼唤责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宝玉外床只是他睡。

第五十一回还是袭人睡在外床,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叫"'麝月

你往他那外边睡去。' ……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晴雯自在薰笼

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 暖阁大概就是墙壁上凹进去一块,挖出一

间缺一面墙的小室,而整个面积设炕,比普通的炕聚气,所以此节麝

月说" 那屋里炕冷" ,指晴雯麝月平时的卧室。暖阁上也挂著“大红

绣幔" (同回太医来时),夜间放下。第五十二回紫鹃" 坐在暖阁里,

临窗作针黹".潇湘馆的暖阁有窗。

芙蓉诔中有" 红绡帐里,公子多情" ;又写晴雯去后," 蓉帐香

残,娇喘共细言皆息"." 娇喘" 是指病中呼吸困难。

" 梦魂多个帐儿纱," 是睡梦中也都多嫌隔着层帐子。此句与上

句" 少小不妨同室榻" 矛盾──同榻怎么又隔着帐子?只有晴雯有时

候同榻,也有时候同室不同榻。百回" 红楼梦" 也许曾经实写隔帐看

她的睡态,今本删了。

上一首诗写晴雯屈死,此诗接着代晴雯剖白,虽" 同室榻" ,并

无沾染。称十六岁的少女为" 红粉佳人" 并无不合,尤其是个" 妖妖

趫趫" 的婢女(王善保家的语)。如果是写宝钗婚后,夫妇当然" 同

室榻" ,为什么" 不妨同室榻" ?

宝玉对宝钗丰艳的胴体一向憧憬着。甲戌本第二十八回回末总批

有:" 宝玉忘情露于宝钗,是后回累累忘情之引。""忘情" 不会是指

婚后──婚后忘情" 露于宝钗" 有什么妨碍?──因此八十回内应当

还有不止一次,但是并没有,想必像" 回回写药方" 一样,嫌重复删

掉了。总之,婚后宝玉决不会用这方式替黛玉守节。

结在宝玉袭人之死上的异本,重逢的一幕似是套崔护人面桃花故

事──因为怡红夜宴占花名,袭人是桃花?──虽然套得稚拙可笑,

仍旧透露袭人的复杂性──以为忘了宝玉,一见面往事如潮,竟会心

脏病发,或是脑溢血中风倒毙。宝玉也同样的矛盾,出了家还是不能

解脱。第一个早本那两句批仍旧适用:" 二次翻身不出" 、" 可知宝

玉不能悟也。" 结局改出家,是否有过这么个" 半途屋" (hlf-wy house)

──美国新出狱犯人收容所──心理上的桥梁?宝玉至死只是个" 贫

僧" ," 缁衣乞食" ,也继承第一个早本的黯淡写实作风。关于此本

的资料实在太少,但是各方面看来,还是可能是个早本,结局改出家

后的第一个本子。

" 风月宝鉴" 收入此书后,书中才有太虚幻境,有宁府,有卫若

兰。从太虚幻境的册子曲文上,我们知道卫若兰早死,湘云没有再嫁。

既然没有再醮宝玉,显然宝玉与湘云偕老的结局已经改为出家。

太虚幻境的画册歌词预言宁府是贾家获罪的祸首。因此书中有了

宁府,就有获罪的事。出了事就穷了下来,不必一直等到宝玉晚年。

所以宝玉出家的时候年纪还轻。

最初书中只有贾政一房,加贾赦在加宁府之前。结局改出家后,

已经有了宁府,奉元妃命金玉联姻的早本却还没有贾赦这一房。因此

奉妃命联姻的本子结局还没改为出家。那是个八十回本,八十回后应

当还是宝钗早卒,续娶湘云,与第一个早本相同。

第一个早本已有袭人另外嫁人。庚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有书名" 红

楼梦" 期总批,内引" 后卅回""薛宝钗借辞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

雄" 回目,并透露此回袭人已去。这是一七五四本前的末一个早本。

第一个早本内宝钗嫁后一年就死了。如果一年内袭人已去,倒像是吃

新奶奶的醋,又像是宝钗容不得人。但是袭人嫁人要趁年轻,不在宝

钗生前,也在死后不久。宝钗死后多年,宝玉才穷得无法度日,所以

袭人离开他的时候,生活还不成问题。

结局改出家后,已经改了贾家获罪骤衰,因此袭人嫁蒋玉菡时业

已家境贫寒,嫁后" 温饱,不复更忆故主。" 似乎改出家后的第一个

本子非常现实。

五详红楼梦(11)

有个佚名氏" 读红楼梦随笔" ──旧抄本──一开头就说:" 或

曰:三十一回篇目曰:'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是宝玉偕老者,史湘

云也。殆宝钗不永年,湘云其再醮者乎?因前文写得宝玉钟情于黛,

如许深厚,不可再有续娶之事,故删之以避笔墨矛盾;而真事究不可

抹煞,故于篇目特点之。" 末两句是" 自传说" ,认为此书全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