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皇钗/元后(129)

作者: 倾颓流年 阅读记录

届时她从北边过一座岭,亦可以到潜耳镇。

无论如何,她再不会回去了。

想到即将逃出生天,她心中既兴奋,又隐隐担忧。

但愿,但愿。

然而她并不知,就在不久前,敬陵帝已紧急命令潜耳、奉舒等地戒严,加派人手盘查各处路口。若非是他亲至,调动绝没有这样快。

所以属下们带着林访烟不久,刚到潜耳,遭遇官兵盘查。

他们来去之路,已经显而易见,而至于消失的容絮絮的行踪,不难推断——正在南望山中。

几镇人手动作很快,天色未明时,已将南望山几条上下山路团团包围。

第56章

夤夜, 北风浩荡刮过深山,宛若呜咽凄厉的嘶吼。风过时,满山林叶萧瑟, 泛起飒飒响声。

四野苍茫, 黄叶飞尽,雨过后薄雾缠绵。

稀薄的月光在层云里半隐半现, 絮絮仰头看了一眼月亮,深一脚浅一脚, 沿着伐樵小路走。

山路陡峭,并不好走,她拣了一根木棍杵着,不一会儿已累得大汗淋漓。

自重伤过后, 身子大不如前,恐要调养很久才能养回来。

她再度经过了那座山神庙。

庙宇破敝依旧。“灵旗遮日月,神剑震乾坤”的楹联也依旧。

山神像威严而含着些许慈霭注视着她。

风雨如晦,不曾想再到此地,时过境迁,恍如隔世。

她一恍然。七夕节时, 为了救扶熙, 她戴上斗笠,背着背篓,上南望山千仞绝壁采药。

那夜她在山神庙前歇息, 昏昧的梦中,梦到山神问她, 到底有没有看清前世今生。

亦听到山神叹息, 让她快些下山去。

而她执拗,并未遵从那夜梦境的指引——若是早知这是某种预示, 她应下山去,如此,或许不会错过太多。

若是早知……

她就能及时悔悟抽身,不至于陷入泥淖,愈陷愈沉。

应了她的名字——容沉。

今时今夜,她跪倒在山神庙前,悲哀源源不绝。

温热眼泪滑落脸颊。

山野为众,但听一哭。

她跪在蒲团上,仰看着山神,复长长叩首:“当初,若是听了您的指引,……容沉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

叩首之际,她骤然看到了刻在神座下端的一行凸起的字:“剑赠有缘人。”

这字刻的角度刁钻,若非虔诚叩首跪拜,难以看到。

絮絮诧异着伸手去摸索,在凸起的字上轻轻按下,机关轰隆一声洞开。在神座之下,裂出一道狭窄小门,里头陈列了一只剑匣。

她顾不上恸哭了,往前爬了一步,慢慢将剑匣取出。

剑匣的样式古旧,金丝楠木不朽,但金银描花都暗淡了。启开剑匣,入目先是一页薄纸。

她轻轻展读,寥寥字迹:“吾妻亡于江南,南望不及也。镇‘撼灵’剑在此,但求诚心者,得吾剑者,为吾所佑。”

并无落款年月,但穿过浩繁时光呈至她面前的字迹,苍瘦有力,至情至性。

絮絮片刻失神。纸页覆下正是一柄长剑。剑极沉,剑鞘漆黑,毫无花纹点缀,仅在剑柄嵌了一点鸡血石,如美人眉心朱砂。

她抽剑出鞘,不知时隔多少年了,光亮如新,每抽一寸,就映出一寸她的模样。

剑身却不同于漆黑剑鞘,而是刻镂繁复的花纹,夜色里,冷剑出了鞘,仿佛令四下一寒。

剑身上一面刻了“撼灵”两字,另一面刻了“撼天动灵,长命不绝”。

她试着舞了一舞,不想剑过沉,而她手腕伤未彻底恢复,锵的一声,剑落了地。

但是剑光闪过时,一片叶落,恰被拦腰截断。

吹毛立断,不过如此。

絮絮既惊又喜,古书上常道深山老林里常有机缘,今日她竟也能遇上。

这剑是好剑。

她拾起剑,收剑入鞘,想着暂时虽用不了它,但以后总有机会。

她扔了木棍,改用这剑来杵地,因它沉稳,比木棍好用多了。

撼灵剑或许也没有想过,它重见天日的第一件用处,是被人拿来充拐杖。

天穹上乌云散去了,明月愈发的亮,她回看来路,密林幽深,清朗的月光疏离漏下,仿佛一地残雪。

絮絮呼出一口浊气来——不知还有多久,才能翻过山岭,下山去。

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她寻到一块巨石底下坐下休息,正此时,忽然听到杂乱的脚步声和人声。

絮絮警觉起来,探出一点身子看过去,有好些火光亮起,照出那些人,穿着统一的官兵的制式,正四处搜寻什么。

她心道不好,莫非银甲卫得知了她进山,已经调了官兵过来搜山?且不知究竟加派多少人手,光看这一群人的规模,已经很多了。

南望山虽大,但到处密林幽深,实算下来,能走的路也没有几条。

而且此时,她势单力孤,身子未好,更不必提是他们对手,打是打不过的,她沉了沉气,眼见这些人搜捕愈近,她折身潜进林中。

天若是亮了,只怕更不利逃跑。她心中如是想,加快了脚步。

远处的官兵们调自奉舒,对南望山算是熟门熟路。

“头儿,这前岭后岭都已经搜过了,不见人影。恐怕……在跃龙岭。”

当地人自是知晓跃龙岭的险峻,跃龙岭至南段仅一条绝壁小道,通往南望崖。崖高千仞,壁立临水。

是一绝路。

“陛下圣驾何在?”

“陛下圣驾已近。”

不多时,有银甲卫齐整划一到来,迎出中间一人,银白劲装,披着的袍子猎猎翻动,他单刀直入,问那头目:“有痕迹么?”

他眉目深拧,月光下,俊美无俦的容颜上如覆玄霜。湛黑的眼睛远盯山林中伐樵小径,似想洞穿一切藏匿于此的秘密。

头目头一次觐见天颜,没想到陛下威势太重,靠近都觉得害怕,声音亦有些抖,颤道:“回,回禀陛下,卑职已经查勘附近,前后两岭都没有找到,但前岭有发现依稀人迹。卑职断定,……人在跃龙岭中。”

他静了一瞬:“跃龙岭?确定么?朕带人上去。”

头目为难了一番,道:“启禀陛下,卑职不敢有所隐瞒……这跃龙岭上草木稀疏,只一条上山的绝壁小道。若……若是犯人,身怀武功,上岭以后,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皱眉冷声斥道:“谁跟你说她是犯人!”

那头目吓得双膝一软,跪倒下来,连忙请罪,方听面前男子道:“跃龙岭上,没有其他出路了?”

头目跪答:“没……没了。山道只通向南望崖。”

南望崖。

这一地名,他隐约记得有个典故,就听这头目知趣介绍说:“当年太/祖皇帝……登临此崖,南望故地……赐名此山此崖为‘南望’。”

他淡淡嗯了一声,并无什么波动,道,“若仅此一路,她别无可去。”

说着,便要率人上岭。

头目见劝他不得,只好唉声叹气,带着人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