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皇钗/元后(153)

作者: 倾颓流年 阅读记录

第69章

但絮絮当然不知, 彼时那一方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锦帕,在这时,成了扶熙仅余无几的, 日日夜夜用以睹物思人的心头至宝——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绣帕子的人, 早已不在了。

絮絮这样的反应,倒令玄渊有所诧异, 不由得多问一句:“听你的语气,似乎格外惊讶些。……是有什么隐情?”

絮絮还沉浸在偶像的故事当中没有反应过来, 他这轻飘飘一问,絮絮一五一十把以前十分崇敬孝明皇后、艳羡她与太/祖皇帝的爱情全说了出来。

说完以后,玄渊静了半天,只望着她, 神色有几分……说不上来的怪异。

他过了很久才淡淡说:“原是如此。你以前……”

后面的话,他及时咽了回去,但心中却生出一点,不可控的苦楚,如同蜻蜓点水的一点、小荷才露的一角。“这么喜欢他”,到底没有出口, 那不过徒增她的伤感, 于自己亦更无半点好处。

他沉默了一会儿,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笑了笑:“这回入梦, 能看到百十年前的风光人物,亦是命中机缘。”

她没有察觉他顷刻间的细微变化, 自顾自地说着:“那夜在正殿中没能瞧见师姐的样貌, 我真好奇她长什么样子,……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玄渊“嗯”了一声。

清明过后, 细雨缠绵,虽说下雨很有点诗情画意,但是如果要赶路,则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絮絮和玄渊两人在二月二十四到了蕲州城,预备在此搭船沿江北上庐州。结合历史来看,当年太/祖皇帝在庐州呆了不少时日,积攒下未来建功立业的本钱以后,转移至北方,在末帝三年,于北方趁乱起兵。

所以他们俩如果要去茫茫人海里捞人,不如直接去他们即将呆很久的地方等人。

絮絮感慨于自己虽然历史学得不够精细,但是以前痴迷于偶像孝明皇后时,还是将她的生平传记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的,从而锁定她当时与扶崇成亲后,正住在庐州城,甚至精确到哪一坊哪一户。

絮絮仍然坚持认为这一定是扶崇的梦境,玄渊两手一摊,表示,既然这样,不如他们俩打个赌。

絮絮兴致盎然:“好啊,那你说赌什么?”

玄渊微微思索:“没有想好。答应对方一个条件,怎样?”

絮絮扬了扬下巴:“击掌为盟。”伸出手来,同他击掌,然后便开始畅想届时让他做件什么事好——

畅想半天,发现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实在难以抉择。

搭上了这趟船,斜风细雨里,絮絮不大想蹲在舱里,便在船头翘首看着江水茫茫,两岸春山绿野。

江南春早,附近村落里一重一重的杏花正开放,烟雨朦胧,她撑着腮倚在阑干上,眺望远山,说:“二月,上京城的雪或许都没有化尽,江南却已是春色融融了。”

江上风大,闻声,玄渊抬起眼,目光从南岸的大片大片粉白杏花,移到她脸上:“你想家了么?”

她愣了愣,回视他,说:“其实,我……”她一直没觉得上京城是家。

絮絮叹了叹气:“我小时候都跟着爹爹天南地北地走,后来大了点回上京城,也没觉得上京城是我家。”

这样多年,她对上京,并没有多少故土之情。

禁宫就更不必提了——原先太皇太后还在世时,大抵还算有点儿情感在;后来皇祖母驾鹤,她对禁宫再没有半点眷恋。

玄渊这样一问,她才惊觉,文人墨客们写思乡的诗词歌赋,而她连思念对象都没有了,原来人生在世,她竟如絮漂泊。

絮絮,絮絮,这个名字当真不好,风中落柳絮,逐水向何流。

江风吹衣,风挟着雨丝扑面而来,整张脸沾上细碎的雨珠子,湿漉漉的,玄渊抽出一方丝绢,递给她揩拭。

絮絮这一回神,才觉原来刚刚眼眶一热,流了几滴很不争气的眼泪,玄渊别开了目光,只轻声说:“雨大,擦一擦罢。”

她吸了一口鼻子:“雨真的太大了。”

这梦境的时间流速委实太匪夷所思,絮絮还记得上船的时候是二月二十四,清明才过不久,杏花正盛开的时节,在庐州下了船,眼前春色已浓如酒,柳絮翩翩飘飞。

城里四处欢庆,不知在庆贺什么。

问了个街边卖炊饼的,现在是三月底,小皇帝已经登基了一个月,辅政大臣下令大赦天下,举国正欢庆此事。

玄渊付钱买了两个炊饼做报酬。卖炊饼的还热情给他们指了安乐坊的路。

絮絮一面啃炊饼,一面问他:“我一直想不明白,不管这是扶崇的梦,还是少明的梦,梦之所以久固不化,不应是因为平生有意难平事,可我看他们二位的记载,简直人生赢家了,还有什么不平的?”

青石巷陌里鲜少有行人往来,院落比其他地方破败,可见这安乐坊,不算什么很安乐的地方。若当年他们起家是在这里,的确是个比较……清贫的地方。

玄渊轻轻一笑,目光从看向啃着炊饼的絮絮,转向这条青石小巷的深处,目光亦幽邃起来,道:“历来帝王著史,未必全真全假,一百三十年前之事,史书记载的,终究只是片面,可能,尚有为人所不知的一面。”

因为下了雨,坑坑洼洼不平,白靴踩过青石砖,总发出踩水的声响。

他隐隐觉得,这样的青石巷陌,有一些莫名的熟悉感。

……难以言表的一种熟悉。

絮絮觉得他的话有点儿道理。

絮絮见他凝视着某处粉墙,笑起来:“你看什么呢?”

他不动声色道:“以前没到庐州来过,也没住过这样的建筑。很漂亮。”

絮絮刚啃完一只炊饼,腾出手来,指了指不远处的高墙,颇含几分自得:“这是马头墙。庐州江州一带的粉墙黛瓦,和蕲州那边是不是很不一样?”

玄渊漆黑眼眸含起笑意,问:“是很不一样。你以前来过?”

絮絮伸手,抚了抚近前斑驳墙壁,微微一叹:“这一言两语很难说清……不过——”她忽然回眸一笑,“不过这个时间点,或许……会有‘机缘’发生。”

玄渊失笑:“你也学会了这个词。”

她扬了扬笑意,虽蒙着面纱,但依然挡不住她此时的明媚:“不是你说的——若要学一门本事,首先得自己信它。”

他们到了这安乐坊,首先找到了未来扶崇和少明即将住进的那一户,接着在该户人家的隔壁,问了问卖房的价。

絮絮的主意是,既然解阵的关键极有可能在于他们二人身上,那么,就应该近距离呆着,买下他们隔壁屋,是最方便的法子了。日后他们成事,作为邻居,或也有平步青云的好处。

然而那户人家要价三十两纹银。絮絮呆若木鸡,三十两,那得挖多少野菜,不,挖多少山茱萸才能凑得到!

絮絮自己身无分文,也绝没有在短时间里凑这样一大笔钱的赚钱门路,苦着脸,脑子一昏,仰头问玄渊:“你会不会胸口碎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