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英娱同人)[英娱]她和超英有一腿/拯救世界不如追星(53)+番外

而我们的钢铁侠先生,依旧在无理取闹——

他长睫毛框起的大眼睛无辜又愤慨,“你竟然不相信我,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

玛格丽特满脸嫌弃的看着他,“把脸转过去,你影响我食欲。”

托尼·斯塔克:“......”

大胸甜心无疑这几位先生里最善良的,“玛戈,是我的问题,由于不擅长使用现代烤箱,才会让这顿晚餐失败。”

无辜眼巴基接着开口,“我和史蒂文确实有点和当今世界脱轨,抱歉,玛戈,几乎毁了你的的平安夜。”

最会卖乖的格兰特·沃德紧随其后,“不如我从明天起,利用业余时间报个烹饪料理课程如何?”

就连坏脾气奇奇语气里都带着点歉意,“我从前小看了料理食材的难度,简直比做一场外科神经手术还让我焦虑。”

刚才一直死不认错的托尼·斯塔克:这些阴险狡诈的家伙!他们完全是在针对我!

玛戈当然不会真的为了这几位先生差点炸了她的厨房而不满。

毕竟今晚的洛杉矶有着数不清的欢度宴会,无论是花车表演、音乐盛宴,还是盛大的圣诞节宴会,显然都比进厨房忙碌一场要强上百倍。

但他们却放弃了那些打发时间的轻松手段,转而为她送上礼物,说上一句圣诞快乐。

玛戈啜饮一口果香气浓郁的红酒,声音平静,“芝士汉堡也不错。”

五位男士瞬间恢复了生机,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就像在围着圣诞老人派发礼服的六岁孩童。

玛格丽特眨眨眼,“我真的没准备礼物,更没有长筒袜。”

于是这几位先生的眼神,又开始变得充满怨念。

莫名其妙的,玛格丽特觉得自己像是正在陪五个小公主过圣诞节

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以及唱诗班动听的奥地利圣诞歌,仿佛充满对世界的宽恕、祝福。

而别墅内,壁炉中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窗外点亮着绚丽的彩灯,使今夜的一切看上去都分外幸福祥和。

玛格丽特娇艳的红唇微弯,带着一种女孩般的天真动人,看上去真挚又不染凡尘,仿佛天生是上帝的宠儿。

她纯净湛蓝的双眸真挚动人,“这是我度过的最棒的一个平安夜,我发誓。”

五位小公主:她长得又好看,又这么会哄人,让人如何是好。

第39章

前往电影院看上一部新上映的影片, 算是圣诞节当天不错的消遣活动。

黛西·贝尔此时就正准备走进电影院,和几个好友以此打发时间。

电影结束后, 刚好能参加一场圣诞夜间游行。

圣诞节这一天的电影院里, 观众向来不会少,没准还能遇见前来召开首映礼的好莱坞明星。

说到好莱坞明星, 黛西·贝尔就忍不住有点怨念。

她近两年最为喜爱的女演员, 玛格丽特·阿佳妮,似乎又过起了隐居生活, 别说出席各类晚宴,除了在电影片场进行拍摄, 狗仔连她的行踪都无法掌握。

CAA还真是为她派遣了优秀的团队, 那位司机常常能在十分钟内, 就将车后尾随的狗仔通通甩开。

至于她居住的比弗利别墅,更是安保森严,想要轻易闯入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何况最近有小道消息称, 玛格丽特身边的三位贴身保镖,可不是寻常擅长格斗的男士, 不说前冬日战士和强悍的变种人,就连象征美国精神的美国队长,都开始负责她的人身安全。

——这可真是疯狂, 一位好莱坞女演员,竟然能雇佣三位超级英雄做保镖?

单凭这件事,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报刊媒体想要采访她,随便她说些什么, 无疑都能带来火热的销量。

但这位当代最富传奇神秘色彩的女演员,却对公众和传媒始终避谈私生活,除了颁奖季外,更是很少接受传媒访问,加上金牌经纪人的纵容,如果她愿意,简直能在洛杉矶过起隐居生活。

完全是黄金时代老牌影星的气派,除了在电影里,你想看见她都是一件难事。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不算是一件坏事,当她的电影上映时,影迷全都会疯狂的涌入,只为一睹这位古典美人的风采。

不提明年三、四月将上映的两部电影,今年十月下旬在意大利上映的《海上钢琴师》,最近在北美几乎没有任何消息宣称,这显然不合常理。

此时的电影院内,新上映的喜剧爱情电影《电子情书》无疑排片率最高。

上映近一月的迪士尼、皮克斯合作3D电脑动画电影《虫虫特工队》紧随其后,亚当·桑德勒主演的《呆呆向前冲》同样获得了不错的播映场次。

毫无疑问,一水的合家欢喜剧电影,倒是符合圣诞季气氛。

似乎没什么其他选择,黛西正有点失望时,忽然看见了电影场次播报处,最角落的一串字——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竟然今天上映?!

为什么事前没有任何宣传?甚至在首映日的今天,只有两场排片?

她的同伴布莱克·怀特同样震惊不已,直接跑去对影院经理询问缘由,得出的结果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全美将只有五家影院上映《海上钢琴师》,而好莱坞大本营洛杉矶占了三家,但排片场次几乎都称得上糟糕。

天,海外发行商Fine Line公司是疯了吗?

黛西难以置信的将这则消息发上了IMDB电影讨论组,几分钟后,这条讨论帖持续飘红,得到了成千上万影迷关注。

很快,原因浮出水面——

海外发行商Fine Line公司,违背《伯尔尼公约》关于“电影的最终剪缉权属导演”的规定,要求导演删减此片,在得到断然拒绝后,因为意气之争,恶意压制发行?

阿佳妮的粉丝在愤怒之下,纷纷致电Fine Line公司,两个小时内,Fine Line公司的官方电子邮箱塞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讨邮件。

电影发行一向受诸多因素影响,来自商业与政治的权利角逐,实在难以分出胜负。

但Fine Line公司公然违背《伯尔尼公约》,显然是犯了行业大忌,除了影迷不满之外,许多知名导演纷纷接受采访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

发行商与导演在剪辑问题上,一向矛盾频发,经常因为双方互不相让,而频频错过原定档期。

即便最终决定上映,老奸巨猾的发行商则会提出先小范围上映以观后效,之后再逐步扩大放映规模。

但实际上,无声无息的小规模上映只会彻底拖垮影片票房与声势,根本不会有什么扩大放映规模的后续进展。

而现在,《海上钢琴师》显然就正被如此对待。

这件事甚至激怒了不少文艺题材爱好者——

看看现在圣诞季正上映的一水喜剧商业片,再想想极致浪漫主义的《海上钢琴师》那点可怜的排片率,真是讽刺的对比。

显而易见,Fine Line公司成为了众矢之的,这个圣诞节过的可真是疯狂,恐怕将令他们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