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已同祖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祖母也答应了小弟的,这才另纳了宛娘……”他说到这里,不由得瞥了眼在斋堂另一头与另几个丫鬟一道捧了帕子讨论绣样的赵姨娘一眼,微微降低了声音道,“祖母既答应了,便不会再使人去。”
“那会是谁?”查公子摸一摸下巴,说出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
“是谁,倒是其次。”霍昭慢悠悠道。
“霍兄此话怎讲?”方稚桐抬眸,望向霍昭。
霍昭已折扇轻轻敲打手心,“为兄以为,他为何独独会找上珍馐馆,才是关键。县里那么多家馆子,珍馐馆还开在县衙快班班头所居的巷子里,那泼皮又曾在县里伤过人,怎地如此胆大包天,偏偏在巡检衙役眼皮子底下上门寻事?”
见其他人都露出深思的表情,霍昭继续道,“想来无非两种可能:一是他能从余家小娘子处榨出的油水实在丰厚,使得他铤而走险;二便是他与巡检衙役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倘若是后一种,倒也好办。”查公子一挑眉,“我爹与县太老爷相熟,叫我爹去与县太爷说一声便罢。”
谢停云摇摇头,“怕只怕是第一种,非得在珍馐馆讨得好处,咬一大块肥肉下来,否则不肯松口……”
想想都觉得棘手。
“这余家小娘子的运气,也是实在是差了些。”查公子感叹。
谢停云微疚,倘使不是他向祖母提出想纳余家小娘子为妾,也不会有后头这许多事。
霍昭懒得阻止查公子不合时宜的感慨,只对方稚桐道,“方贤弟说那泼皮后日要一个说法?”
方稚桐点点头。吴老二那副样子,是打定主意要教亦珍措手不及,好多讹些好处去。
“如此说来……”霍昭向其他三人招招手,四人凑在一处,“此事也不是没有回寰余地,不过时间紧迫,要着手准备的事却不少。”
遂将自己的想法说了,“诸位以为如何?”
方稚桐点点头,“霍兄所言甚是。”
霍昭说的法子,与他昨夜冥思苦想的结果不谋而合。
霍昭以折扇一击掌心,“事不宜迟,以免夜长梦多,我看不如这就下山去,分头行事。”
查公子见有热闹好凑,第一个表示赞成。
谢停云自觉有愧于余家小娘子,自是毫无异议。
方稚桐轻轻颌首,“小弟听凭霍兄差遣。”
霍昭似笑非笑地瞥了方稚桐一眼,他不闪不避地迎上霍昭。
霍昭一摆折扇,“那我们这便下山去罢。”
一行人不再往山上去,自半山折返,回到山下,分头行事。
☆、69第六十八章 一意襄助(2)
亦珍在自己房中,认真翻开母亲曹氏给她的一叠菜谱。
每当她心情烦乱时候,翻看这些菜谱,到厨下去学做一道新菜的过程,都能教她平心静气,冷静下来。
泼皮吴老二的忽然出现,对亦珍不啻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家中花了一大笔银子买下陶家的铺面宅子,原来的房子虽然赁出去了,到底也没几两银子,要维持家中日常花销,又要存一点过河钱以备不时之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汤妈妈每日天不亮便要起床,赶早到草市上去,买最新鲜的蔬果禽肉回来,再从后院的角门处叫了经过的船家,买刚网上来的鱼虾,放在大木桶里养着……等这一切准备工作都忙完了,天也大亮了。
这样辛苦,却倏忽有人来想从中讹取好处,令亦珍气愤不已。偏偏又不能与这样的泼皮无赖起争执,否则事情闹得大了,影响珍馐馆的生意事小,害得母亲担心,病情加重,是亦珍最担心的。
现今她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如了吴老二的愿,由得他狮子大开口,得了银子去;二是寄希望于方稚桐,祈祷他能想到化解此事的办法。
只是这两条路都极被动,不由她做主。
亦珍心烦意乱,只好强迫自己,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手边的菜谱上。菜谱上是母亲曹氏娟秀工整的字迹,写着“法兰西酿鸡胸”六个字的抬头。
亦珍抿了抿嘴唇,这名字看着端的古怪,若推出这道菜去,得取个妥帖的菜名,免得食客看得不知所以,错过一道好菜。鸡胸里酿的牛酪在松江得之不易,且未必人人都吃得惯牛酪,说不得要换成其他的食材代替。
亦珍边想,边取了黛条将自己对这道“法兰西酿鸡胸”的想法,记在手边的小册子上,以免忙起来将此事忘了。
等到了开门时间,亦珍照常下楼去,与汤伯汤妈妈招娣一道将门板摘下,按上头的编号叠放整齐,用绳索扎好了,以免从旁滑落砸了人。
近午时分生意渐渐忙碌起来,脂妍斋家的佘初娘子差了大丫鬟来,要定一个四色点心攒盒回去。
“我家小姐说了,不拘价钿,至要紧是新奇别致,与众不同,味道也好。”佘家初娘子的丫鬟相貌出众,口齿伶俐,走出来她若不说,旁人还只当她是哪家的千金小姐呢。
汤伯忙应了声,伸手叫招娣过来,“取了菜单给这位客人看看。”
招娣自引了佘家的丫鬟到一旁空着的八仙桌坐了,取了菜单给她看。
“这是珍馐馆独有的,梅汁山药糕;这一款是薄脆海苔饼……”
佘家丫鬟忙指了招娣说的薄脆海苔饼问,“这是什么?”
招娣见佘家的丫鬟竟是不识字的,心里更觉得自己跟着小姐的好了,至少小姐得闲还教自己认几个字,如今看看菜谱总没问题,遂下意识挺直了脊背,“这是拿麦粉鸡蛋牛乳等烤的薄饼,上头撒着芝麻与海苔末儿,吃起来又香又脆。若是储存得法,放个十天半月都没有问题。”
佘家丫鬟大感新奇,招娣一见,忙道,“要不先请这位姐姐尝一块儿试试?姐姐若觉得好,再做决定不迟。”
那丫鬟眼睛一亮。
招娣到后厨,自去密封的罐子里取了两片薄薄脆脆的海苔饼,盛在干净的小碟子里,端出来招呼佘家丫鬟尝尝看。
那丫鬟咬了一小口,细细嚼了,连连说好吃,竟是将两块豆腐干大小的薄脆饼悉数都吃个干净,“这个要了!还请这位姐姐再推荐两样点心。”
到最后凑齐了四样点心,装在珍馐馆的鱼戏荷叶的攒盒里,招娣又包了一个小油纸包,悄悄塞给那丫鬟,“给姐姐路上吃的,不值当,还请姐姐收下。”
那丫鬟得着好处,自是笑颜向对,“我家小姐若是吃着好,往后还到你家来买点心。”
说罢提了拎手上刻着“珍馐馆”三个字的攒盒,出了食铺回去复命。
招娣回到后厨,对亦珍道:“小姐,奴婢今儿卖出去一个攒盒呢!”
亦珍百忙中都不由得微笑,夸奖她,“招娣真有本事,一开门儿就卖了个攒盒出去。”
“是小姐教得好!”招娣挺胸抬头道。
看得汤妈妈在一旁笑了起来,挥手赶招娣到外头大堂去,“去去去,看把你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