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平阳(14)

“樊店主,何店主他们能自己带兵器吗?”

“当然可以。发的兵器有的根本不能用。”

梓风仔细试了试阔刀各处的分量,然后双手握住,往近处的竹子上砍去——竹杆微斜地被切成两段。果然是好刀!

“三宝,这个送你。”到她身边不过一年多的三宝居然又长高了三寸,肩膀的宽度看上去与这柄阔刀也挺相配。“做什么不接?难道你觉得我佩上这么宽大的刀很好看?!”

三宝二话不说地就将至少价值三千钱的刀抓到怀中。

“你将来一定会嫌这刀太便宜的。”梓风笑着回头继续挑选兵器。“家丁携带棍子不犯法,所以棍中刀还有铁头棒之类可以大方地带走。这些箭镞还是先放着,弓我带走一些、另外送。利刃……得想什么法子……没事,店主,我家这点本事还是有的,父亲有几支府兵队伍可以用……”

她手下可以有六百人的护庄人手,除了上贡给皇帝作为讨好用的良驹,还有上千“老弱不堪用”的马匹隐在各处。

“弟,你那边要多少。”

“矛。这些我都要。锻好的矛头与丝杆分开来运,我想请几位伙计到我家庄子里做一下剩余的事。”

“好。”店主人并不因为两个半大少年人而轻视。事实上他完全听从姐弟二人的调派。

等忙乎完这一阵,大家坐下来,齐齐沉默。

梓风觉得最近的事情很多,姐姐那里经常的抱怨,一些婆娘作的乱七八糟的媒,父亲长兄语焉不详的近况……还有就是战争与民变的坏消息。

多数时候她并不认为那些不想饿死或逼死的造反之人应当统统被处死。可事实摆在那里:越来越多本来是好人的人反叛。

而正在风雨不定的当口,前线大败的消息传来。

天子的军队居然在辽东这样蛮夷的战场上大败?!

整个京师、整个天下,都陷入一片死寂。

渡过鸭绿水的百万士卒,就这样……败了?败给一个特别爱出尔反尔、鸡肚肠一般大的小国!

街道、楼宇、乡间中经常可以听见哭声。有的哭亲人死伤,有的哭国家命运,有的仅仅是愤恨自己没有去指挥战事而痛哭,比如梓风。

李家人世代以武传家,国家战败简直是无比的耻辱。而偏偏李氏家族本次出征的将领居然活着回来了!真是太羞耻了!

京宅里沉寂了好几天。

“这场仗打得真是……”弟弟首先开口,“窝囊。按理,不管是兵力还是战力,我们都优先,可拖的时间过长、补给不济……又太过严酷。辽东果真不好打,那里胡汉交杂,有蛮勇也有谋略,连汉武帝都没有得到过好处,也只是先怀柔以对……”

梓风懒得多言,不想多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败仗就是败仗。

但最可怕的还是打了败仗不汲取教训。听说天下人的天子就是这样——当然这只是私下窃窃私语,绝不能公开说的。

“姐,我们回庄子里去练兵吧。”世民惊人一语。

“好!我给父亲写信还是你来写?”当姐姐的也正有此意,

“还是我写吧。父亲毕竟还是希望儿子们能重新夺回柱国的地位。”

“难。”梓风根本不需要仔细思考就可以回答这个无聊的问题,李家不是皇帝宠爱的家族,以前就不是,现在和将来大概都不可能是。“不过等我打听一个人的死活以后就走。”

“何氏店主还活着,他是在薛老将军的麾下作战的,听说还立了军功、不过没拿到什么赏赐。只有个伙计战死,另一个负伤先回来,再一个一打完就回乡了。”

梓风有趣地看看弟弟,“弟,你倒挺像另一位柱国之后的,不过我觉得蒲山公不会对个*那一带的胡人有兴致。”

“我看他有反逆之心。”

姐弟两个到此处突然顿住,静默了好一会儿,才互视半晌。“弟,少开口为妙。”

“……姐姐也是。”

“那,我们回武功的庄子?”

“好呀。不知道姐姐选那边住的理由是不是跟弟弟一样。”

“因为我们两个都喜欢‘武功’呀!”

“哈哈哈!”

马匹缓缓走在日益荒芜的街道上。京师已经不是真正的京师了,至少和几年前她坐了马车来的时候大相径庭。

皇帝要么驾了庞大而可怕的如宫殿一般的车子去塞外溜达,要么去东都众花丛中欣赏美丽的人儿,再不然就是去他最心爱的江南。连皇帝曾经十分关注的晋阳宫室也早被遗弃。父亲的来信中不无凄凉地说道:晋阳行宫因为缺乏修缮和补给,连个行宫的样子都没了;年轻貌美的宫女们已经等地人老珠黄——估计父亲对那些美人们有些动心吧,她没把这层猜测告诉弟弟,因为弟弟也是男人、也快到了对美女有兴趣的年纪……唉,等他更大些再说吧!现在他们关心的是:李家的庄丁能否建立起一支队伍。

那个侧门依然紧闭。门上的了望口仔细寻找还是能找到踪迹的:缝隙间没有生苔。

敲门。

约莫敲了二十来下,当梓风考虑用武器强开时,门直接开了——没有经过了望这一关。

“李家女公子、二公子,请进。两位店主都在里面等着。”

梓风没想过弟弟也跟来是何用意。她是单纯地关心打了败仗却非常无辜的人:这些人明明很骁勇、却大败而回,想必比她更加痛心疾首。

世民可没那么用意单一。他很细致地问了辽东战场的详情。水烧开、茶研好、煮完第一碗茶的光景,才讨论完那边的天气和水土。

“你们的领兵将军是哪位呢?”梓风厌烦了无聊的气候,问了个她很在意的问题。

“是薛世雄将军。”

姐弟二人对望一眼。“薛将军不是懦弱之辈呀!”他的威名连最自傲的军人世家也无可挑剔。

“将非败军之将,帅乃败军之帅。”

大家顿住。“何家主,此话不可再说第二次。”

“呵呵哈,大不了去山东。再不济就抛弃我母亲的中原故乡,回父亲在西域的故乡。”

“还有千万生灵无处可去。何况中原有了变故,东西南北四方、包括西域,谁也逃不掉。谁也逃不的。”

梓风看向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他的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呀?究竟哪本书上读到的?明天,不,今天晚上开始,她也要去死命背那本书!

第十六章

晋阳那边来了信,但没有提到败仗,也未曾对女儿的大胆提议有任何评价——不反对应该就是同意了喽!

“……父亲的信里没有提到辽东。真是奇怪。”

“父亲没上战场,当然不想提。”

“你说父亲会不会不怎么……喜欢这场……战事?”

“姐,你说这仗是否要打呢?”

“应该打。如果辽东的部族与突厥人联手,那要比汉时的匈奴更麻烦——很多人都这样说。”

“那如果我们这样的人去打,会输吗?”

上一篇: 大汉平阳 下一篇: 慕君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