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平阳(27)

梓风将樊兴刘和所部的原李家家丁人马全部交给弟弟。

目送着这支一万五千骑的轻甲战士旋风般星夜赶往平叛前线,梓风首先想的是父亲还是顾及到她是贵族女孩子,日夜行军作战身体难免承受不了且十分不便。待一转念,她意识到父亲的暗示已经不是一名普通臣子所能作的决定——何况这个决定的执行还是由女儿来做。

“何家主,丘公子,喂、还有三宝,你们说说,我该动用多少陛下的军资、招募多少兵马?”

“那些军饷和钱粮需撑个三、四年。以四年计,那么最多四万人。”三宝冷峻道。

“以后东西只会多不会少,不妨以三年计,那就是五万余。”丘师利很满意李家三姑娘对他的尊重。

“姑娘能招募来多少是多少。因为……除非举起反旗,否则响应者不多。你看连那位爱护子民的张大使都战败、生死不明,可以想见,隋室的气数快完了。”何潘仁话一出,惹来大批白眼和狠瞪。

“干系重大,我等尚无法决定此事。”梓风虽然从小学习忠义孝,可这几年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将她的满腔忠君之心磨没了。

其实李家现下的处境十分尴尬:连天子都放弃了都城、放弃的天子之责,也放弃了天下,那么既是皇戚又是世家的他们必然也会被新的一朝所消灭。可是,他们并没有过错,也不是没有实力,为何要眼睁睁看着全族灭亡?

或者,他们李家来主持新朝……

要命的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压制不下去。她不晓得父亲和兄弟们是怎么想的,但能肯定的是弟弟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只是大家都不明着说出来罢了。

“你们说,如果我们继续为天子作战,结局会如何?”

“与当今的那位一块儿亡。”何潘仁无情地来上一句。

“何家主,”梓风苦笑,“隋室可战之兵有近三十万,我们总共不足四万。这叫以卵击石。”

“等张大人的死讯传来,姑娘可去接收些残兵。”三宝过来圆场。“相信很多官兵不想追随贪墨之吏、更不想投靠山贼盗匪之流。”

三宝说的话一直很管用。其余两人不得不点头。

“三宝兄弟倒说得没错,那些士卒打过仗、知道流血是怎么回事,又不喜欢中原草寇,是现成的兵员。”丘师利至少说话没有何潘仁那样尖锐,可是做的事情更进一步。

“接收残兵,利大于弊,姑娘可派我与三宝同去。”

何潘仁的主动请缨让梓风多看了好几眼。

“何兄的建议上佳。姑娘要坐镇对付突厥,不必再分心去动荡的中原。”

经历见识与何潘仁相同地深广的丘师利也同意。

梓风点头,眼下边疆的安全的确比招兵买马更为重要。“好,何家主、三宝,你们要多少人、多少东西,尽管去挑。”

讨论完毕、达成共识,梓风去解决防线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呢,她手边只有原兵力的一半,如何才能护卫好那么长的草地与耕地混杂的边境?或者应该说,这里本无边境,谁的兵强马壮谁就可进入对方的地盘。

***

“姑娘,我们干脆在草地上安营扎寨,又宽敞又可饲养牛羊马匹。”

“草地上无险可守,水源也容易被断,不是扎营之所。”

“你的意思是说把我们这点人分布在那四五十个大大小小的兵堡里?那倒也不错,不妨一边修缮城墙、一边防卫。”

“……”

其实大家的提议都是有利有弊,

“三姑娘,几个小城堡外墙不再坚固,又容不下很多兵员,根本没有力量来抵御突厥大军。我看不如修城墙、留岗哨后,全军只驻守一二个险要关隘。”向善志这家伙除了会说笑话、博得大家一哂之外,出的主意也挺不错。

梓风本来很懊恼,应该至少将作战经验不少的何潘仁留下来,免得她一个年轻女孩子家在这里艰难地做决策。不过听了这许多,自己的主张也慢慢形成了。

“丘公子,”她很坚持用“恰当”、“有礼”的称呼那位始终没有发话的人,“骑兵被带走太多,余下的八千步兵确实比较适合守关之事。”

“八千人,守一关足矣!”

梓风知道对方说得客气了。他大概是想说,修个几十里的城墙和一个中等小关卡,再管管集市、收收粮草之后,就没人手可用了。“那就这样定。距离晋阳最近的要隘是苇泽,父亲几年前也奉旨修缮过一番,想来比其他地方的城墙关堡情况好些。好,就这样!明日开拔,去苇泽关!”

心在砰砰掉,尤其是众军官毫无异议地听从命令时,她几乎认为心脏从体内跳出来了。

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在没有征求父兄乃至弟弟意见就作重要决策!

也许……也许还有第二、第三次。

“姑娘,有位李姓文士前来投靠‘李三公子’。”四宝跑来报信。

李三公子?李家三娘子的名号已经传遍晋中,她怀疑连蜀中也有人知道了。这人居然还来找那什么三公子?她家三公子已经夭折多年了!

“有问过他的来历吗?”

“是李密的小叔父,李仲文。”

“那个辅佐杨玄感、又杀害张大使的李密?”

“正是。”

“他不是给李密当说客的?”

“是来投奔姑娘,并且他说得很明白,既然张大使去世、而皇家也容不了他,他就来投奔唯一一处可以与李密相抗的主公。”

“他应该去找父亲。”

“……姑娘等下可以去问个究竟。”

“……”

她和许多人都觉得张须陀大使战死得惨烈而英勇。至于那个辅佐一任反贼就死一任贼首的李密嘛,她想他的目的应该是利用完那些愚蠢的武人和平民之后、自立为帝吧!可惜!若是这种人也能成事,那岂不是显得他们李家的老少太无能了吗!

还有,一个贵族文士,来投奔她这个姑娘做什么?!

她意兴阑珊地旋身走开,“大军要开拔,就替他弄匹马、一起走吧!”

------------------------------

[注1]金代才有“娘子关”一称,清代才正式用这个名字。

第三十一章

李仲文做过官,这一点并不出人意料,可以外的是这位精通的东西很多,包括贸易来往的税收、粮草军资的计算甚至城墙建筑——当然不是长城关隘,而是关内的城池。

在被李家三姑娘供吃穿住行十天后,李仲文正式被这支军队的女主将尊称为先生。

“在下以前供应过官兵,那可不是仓库里的那些东西能够养得好的。”李仲文的第一批建议是关于城关所需要的新建筑和箭垛深井水道,第二道建议是找财源和货源、也就是弄集市买卖货物并抽税。“不能让好不容易练出来的骑兵回去种地,但养牛养马匹倒是应该的。”

樊兴刘也一口赞同,他原做过多年商人,非常懂钱和货的重要性。

上一篇: 大汉平阳 下一篇: 慕君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