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平阳(32)

父亲一半是故意、一半是无奈……只,唐国公身边的令官匆匆快马来到庄园报口信:婚礼后火速带柴家亲属散开,而且最好是当晚。

“我明白了。”梓风点点头。

“三姑娘……真的明白了?”令官有些担忧地看着她。

“是真的明白。信就不写了,你回去转告父亲:两个月内我会拿下南山一带,然后再行迁转……我等着父亲和兄弟们的到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1]

“……小人明白!”令官抱拳又深揖,但配上一身掩人耳目的平民装束却有显得很滑稽。

打发走了信使,梓风驰到庄园大门口。

仅仅从门口望出去,京畿一片萧条。十户里头五六户是空的,百亩地中至少四十亩没有好好耕作。土地的主人不是跑去南方、滨海、西南甚至胡地,就是变本加厉地压榨部曲们、以应付越来越沉重的税赋。李家……也交点田赋,但丁税少得可怜。从国家来讲,他们这样庇护数千人会损失不少税赋;而对李家而言,大片的空地与隐匿的战士实在太重要了……至于那些已查无丁口的地,被樊兴刘以不多的贿金揽下——那些地有平地有坡地,并不都是可以耕作粮食,但不少有果树、有的干脆只是树木,再有的仅有草庐破寺。可她要那些地。

因为何潘仁与樊兴刘对被层叠的“她的”地所包围着的离宫垂涎不已。

“那里已经没有年轻貌美的宫人了。老宫人倒有不少。怎么,你们想要?”梓风很是不解。

“听说有珍宝藏金。三姑娘,财宝是永远不会嫌多的。”两个商贾出身的家伙不停地游说。

“……好吧。但,说不定只有几件宫人们的不值钱的首饰。”嘴巴上随便说着,梓风心里还是清楚的,说觊觎旧宫,还不如说大家都看中南山里外上下的物产,果粮柴薪、竹木铜铁,还有这里躲那里藏的人口,每一件都是好东西。“还有,想个法子,把朝廷的人都弄到一处去,好吃好喝好款待,若是信佛信道就再找几位僧道去。将来有事也好看管。”

“是。呃……说到僧道,姑娘还记得楼观的主持、岐晖道长吗?”

“当然记得。这些日子忙,本想稍有空时去拜访,顺道吃些山上的野味。”

“岐晖道长有两位弟子刚到庄内。姑娘可要相见?”

“当然见!”梓风正待与旧识会面,突然停住步伐,“我小的时候曾经进去过宜寿宫,其间十分精巧,还有一眼汤泉……就不知那儿现在还无泉水。”

什么时候带了弟兄们去逛逛,哈哈!

“姑娘,温汤依然泉涌。”

“哦?樊管家,你进去过?”

“是,只要三百文,里外方圆百间屋子都能进。”

“……看来比我家庄园大得多。”梓风继续前行,见还是甩不掉这群整天泡在一起习武谈兵算帐的高大“家仆”,“几位,如果很空的话,请去趟柴家,问问他们亲迎定在哪天。”

***

她的未婚夫又来拜访。这次没有跟着连串的贵妇人——论贵,柴家的女子贵不过她这个柱国李家嫡长女,但人家表现出来的派头足——却带了柴家好几位子弟与骑马佩剑的部曲。

“柴公子,请。”

“姑娘但请唤绍。”

“嗣昌,请吧。”

梓风居家也少穿儒服长衫,多数时候着暗锦男装,佩玉、窄刀、钱囊和百宝袋,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挂在宽大结实、毫无装饰的玄色革带上,威武有余、窈窕不减。尤其是那柄透着隐隐杀气的窄刀,一望便知是饮血利器,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收缩起瞳孔……

“三姑娘庄中有多少骑士?”一位柴家堂兄问道。

“骑士当然不能都养在庄园中。战时须作战,平时应务农。”梓风避重就轻答道。她不记得问话的是哪房排行第几了,不过她可以确定她的武艺不会输给对方。

“为何……”

另一位堂弟咕哝着,被她淡然扫去的眼神给封住。“诸位忘记这里是什么地方了?这里是天子脚下!……曾经是。可天子的将军和军队还在。”

“没几个能打的。”那堂弟又不知死活地冒头。

“你有本事与屈突将军比行军作战?”梓风狠狠打压,“连家父都不会说此大话。”

李家跟着的几位“管家”、“家仆”都面不改色地拥着客人进门、入厅,然后同坐下,只不过看在少主人姻亲的面子上选下首的座位——惹得柴家的男子们在打发部曲到偏室后多盯了他们几眼,但他们身上的那种掩饰不住的剽悍之气不是京中长大的世家公子们能够比的。

能比几下的也只有柴家绍公子。

“三姑娘,这几位是——”

“何潘仁和向善志,辽东回来后随我征伐……”何潘仁又留了长长短短的胡子,好难看。“且赴中原说动大批军士来归。”

“樊兴刘,”这家伙的笑容非常谄媚而虚伪,“不但随我征伐,建那座苇泽关有他一份大功。”

“丘公子你也是知道的,他称得上是丘家唯一一位好人。”

“李先生不在?”柴绍问着。他记得苇泽关上所有人都对此人敬重有加。

“是。眼下他不能出现在此。”梓风想柴绍是明白的,而其他人明不明白就不是她关心的了。

“呵呵,今日冒昧前来,是因家中长老们询问一事:姑娘前几日说的……散居……是何意?”

“前几日家父来信。”梓风的面无表情与柴绍的满面春风截然相反,“请与我李氏有婚姻之系的柴氏尽早安排,散往各地。”

-------------------------------

[注1]依汉唐古意,(终)南山泛指秦岭:“凡雍、岐、眉、鄠、长安、万年,相去八百里而连绵峙据其南者”,南山指横亘长安、咸宁、鄠(户)、盩厔(周至)四县境的那两百里。

第三十七章

梓风安排的第一件事,是将人口众多的柴家几番提点;第二件事,是为父亲基本上忘记的两位已经出嫁的姐姐找好退路——她的所谓退路很简单,山上别庄。

有了修缮改建苇泽关的经验,弄个半山腰处的别庄显得非常简单,几乎只有七十日的光景就摆弄完毕,连武功、盩厔几处大小农庄里值得带走的东西也全部在一夜之间分别运到别庄和紧邻着的楼观,而器械、干粮、腌肉等物则运进四通八达、进退两宜的山间洞中:这些洞中的打铁炉至今不灭、而且越烧越旺,洞中也被道士们探出好几条通往别个山头的曲折秘径。

梓风送东西给道士们送得很慷慨,而肚子里颇有学识、剑术拳脚也不错的道长也收得很豁然。无他,他们是她的小却重要的后方,这些出家人是怀着对天下的责任而做起可能被杀己身、挖祖坟的事情。

她李家也得做好这样的准备……可,现在如果给祖先们迁骨,虽然尽了孝、但风险太大……不过她还是去信给父亲,提醒父亲祖坟宗祠之事,父亲回信仅一字:知。

上一篇: 大汉平阳 下一篇: 慕君如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