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222)+番外

但这个代价,一定不会是死亡。

如果是这样的话,天子根本就不会让淑妃病逝,而是直接了当的下旨赐死。

淑妃的病逝,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为了保全济王。

对天子来说,让济王颜面扫地,间接的宣布济王就此退出储位之争,就足够了。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对于济王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从今以后,对于渴望争夺储位的人来说,他几乎就不具备威胁了。

但是该由谁去劝阻天子呢?

只能是她。

淑妃是因为提议将东宫之女送出塞外和亲而获死的,别的人不能出面劝,因为这会显得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天子一旦不爽,说不定反手就要给他一棍。

只能是受害的东宫出面协调。

太子妃不行,她是守寡的儿媳,天然的就跟公公隔了一层,所以,这个人只能是成宁公主。

她是定安公主的同胞姐姐,也是天子最宠爱的孙女,她的身份最合适。

且这也是天子给东宫向外施恩的机会。

在天子眼里,东宫如今只剩下两个女儿了,又因为淑妃之死,只怕济王会心存怨囿,虽然定安公主早晚都会回京,但是借此机会让济王与东宫化干戈为玉帛,甚至于再欠下东宫一份人情,就再好不过了!

两个没有嫡亲兄弟依靠的公主,日后难免会有些不便的时候,而济王就此退出了储位之争,来日无论哪个亲王登基,总是能够保全下来的,若是他惦念着今日之恩,肯在关键时候拉东宫两位公主一把,对她们来说也是好事。

所以成宁公主站出来了。

本朝有近二十位公主、近百位县主,唯有她最得天子宠爱,风光无二,就是因为她从来都能够在天子需要的时候,做天子想要让她做的事。

如此而已。

济王被赶出了宫,固然颜面大失,但人只要还活着,就总比死了好。

几日之后,在成宁公主的劝谏之下,天子终于肯给济王夫妇一个好脸色看了,赏赐了诸多东西下去,聊以安抚。

到了这会儿,这场风波才算是真正的过去。

而济王府因此一事,同东宫的关系也显而易见的好了起来。

不过诸王只能看到表面上的那一层——济王他妈死了,他在老爹面前耷拉着脸被打了,所以得出结论,只要老爹高兴,天塌下来了他们也得跟着高兴!

天子:“……”

行吧。

你们非要这么想,朕也没办法。

好歹还有个聪明的孙女呢。

他自己劝自己:登啊,人生总是要有点遗憾的。

……

这回天子再行降旨传召,诸王难免心中忐忑,带着王妃进了宫,才听老爹说起正事:

打算追谥亡故的东宫为皇帝。

诸王:啊好好好!

我爹圣明,我爹万岁!

无脑跪舔就完了。

至于他们会因此成为小宗……

笑死,眼前的事儿都顾不及呢,谁还能有这个闲心去想以后?

别说是追谥大哥当皇帝,就算是现在就把侄女立为皇太女,他们也得老老实实的跪舔啊!

天子is watching you!

天子对于儿子们的恭顺很满意,这日的宴饮,倒真是宾主尽欢。

而在这之后,追谥之事进行的非常顺遂。

礼部在跟太常、宗正寺商议之后,为东宫敲定了庄敬皇帝的谥号。

同时,又尊代王为孝懿太子。

且又敲定了太子妃的现行仪制,作为内命妇之首行桑蚕礼,内宫以皇后待之,来日薨逝之后,再行追尊皇后之位。

消息传到北关之后,刘彻拿着那封信,看着“追尊代王为孝懿太子”的文字,一时无语凝噎。

啊这……

我都没用力,敌人怎么都倒下了?

第100章 雾草,野猪有挂22

这道追谥东宫为庄敬皇帝的旨意传到北关之后,一干依从于镇国公主的官员几乎是喜形于色。

因为他们知道,这道旨意并不是为东宫而发——如若是这样的话,早在东宫薨逝之后,天子便该降旨追谥了,又何必等这么多年?

这旨意,只会是为镇国公主而发。

事到如今,这场夺位之战,几乎可以落下帷幕了。

怎能让他们不欢欣鼓舞呢!

……

刘彻却没有将这理所应当的胜利放在心上,而是督促着一干下属,着手于眼前之事。

前往北地行商的人一多,萧条已久的北州重新热闹了起来,再有来自天下各地的移民新至,人气日旺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治安和行政压力。

此事皆由他一手主导,只能胜不许败,所以近来这段时日,刘彻便将大半心神都放在了这上边。

而天子的性格本就果决,一旦决定了一件事情,就不会犹豫不决,在议定东宫追谥的帝号之后,便着手开始整肃朝堂,大批尸位素餐,依仗着诸王而得到高位的官员遭到罢黜,同时,诸王的母家和妻族势力或多或少都遭到削减。

如此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制之后,朝堂上难免有所空置,天子为大局计,并没有立时调遣刘彻身边历练已久的旧人入京就职,而是先将京中文臣武将们的官职调动了一遍,最后才把镇国公主麾下出身的官员们光明正大的填了进去。

如此一来,虽然诸王各自都有所折损,但占据姻亲官位的却不仅仅是东宫一系,而是朝中所有官员,若有人想要再动干戈,没有如天子这般铁腕强权、满朝文武如臂指使的本事,只怕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为之。

天子上了年纪,自觉心肠越来越软了,又一次召见了儿子们入宫,想跟他们说说知心话。

“老七啊,”他叫了颖王一声:“把你舅兄从刑部侍郎的位置上挪开了,你怨朕不怨?”

颖王:“……”

要说一点怨气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但要说敢在老爹面前流露出一丝一毫——借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颖王娴熟又乖巧的滑跪在地:“父皇英明神武,明见万里,识见胜过儿臣千百倍,如此为之,必然有您的道理,儿臣岂敢心怀怨尤?至于舅兄,他首先是国朝的臣子,其次才是儿臣的舅兄啊!”

天子定定的看了他几瞬,也不知信了没有,再扭头去看面前这群满脸恭顺、低眉顺眼,却又畏惧他如蛇蝎的儿子们,忽然间觉得索然无味。

怎么就这么胆怯畏缩,毫无天家男儿的胆气?

在他们眼里,难道他这个父亲就是个毫无人性的暴君,连亲生儿子都能毫不犹豫的杀掉吗?

燕王是被楚王所杀,楚王是因逼宫造反被杀,吴王与信王是因忤逆君父被杀,哪一个是他无缘无故,骤然间暴起杀人?

此番他亲自出手削弱诸王势力,他知道诸王心有不平,可归根结底,他这么做,是为了定安,也是为了他们。

既然注定无法承继大统,再将权力紧紧抓在手里,那这权力就不再是救命良药,而是催命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