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是你妈(475)

但姚容告诉他,齐明煦有名将之风,留在禁卫军历练再合适不过,齐思却不适合禁卫军。

禁卫军的规矩太森严死板了,齐思进入里面,行事肯定会束手束脚。

相比之下,齐思更适合待在暗阁。

他的天赋和才能,能够让他在暗阁里如鱼得水。

也是在这个时候,南流景才知道,他家梁师父除了是禁卫军副统领外,还是暗阁二把手。

“进入禁卫军后,再想回这座别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给齐大哥和齐四哥准备了一座两进的小院子,平时两位兄长可以去那里休息落脚。”

南流景将钥匙递了过去。

“梁副统领知道你们是我的人,他会照拂你们的。无论宫里发生什么,两位兄长都要以保全自身为重。”

最后只剩下了蒋定。

蒋定忐忑地走到南流景面前:“南小兄弟,你对我有什么安排?”

南流景笑道:“我有一处农庄,里面有很多擅长农作的老农和十位工匠。不知道蒋三哥有没有兴趣去那里研究农业种植、研制农具。”

“这个好,这个好。”蒋定连声道,“你要是给我安排太麻烦的工作,我还不一定能做好。”

翌日中午,南流景让厨房准备了丰盛的午饭,给齐明煦四人践行。

吃过午饭,齐明煦、李观棋、蒋定和齐思背着行囊,辞别南流景,踏上属于自己的征途。

最先做出成绩的,是蒋定那边。

曲辕犁和播种机这两样农具在春耕时派上了大用场,虽然没能在全京城推广开,但农庄附近的村子都基本用上了。

第二个做出成绩的,是李观棋那边。

他经营的那家北方商铺,在极短时间内推出了香皂、口红、纯度极高的琉璃等物,迅速风靡全京都。

除了这些街头巷尾都能打听到的消息外,南流景还从梁光誉那里得知了齐明煦和齐思的近况。

齐明煦豪爽大方,在禁卫军里的人缘很好,前段时间立了个小功,已经从三等禁卫升到二等禁卫。

齐思则通过了某项特殊考验,现在正在接受秘密培训。

“那几个臭小子还让我给你送信。”梁光誉从怀里掏出了几封信。

南流景道谢:“麻烦梁师父跑一趟了。”

梁光誉说:“顺路的事。”

南流景顺着杆子往上爬:“那劳烦梁师父再顺路给他们带些衣物。都是桂生吩咐绣娘做的。”

梁光誉:“……”

得。

他还真成跑腿的了。

更气的是,他来回跑了趟腿,什么都没得到。

“——知道梁师父过来,我吩咐厨房做了一桌你最爱吃的菜。到时我和屈先生一起陪梁师父用饭。”

梁光誉顿时眉开眼笑。

这还差不多。

用过午饭,南流景打算出门散散心。

梁光誉和屈建白坐在院子里品茶。

亭外雨丝连绵不绝,屈建白沏茶手法精湛,一举一动皆可入画。

随手拿起旁边一块糕点,梁光誉问:“你来京都,有一年了吧?”

屈建白给梁光誉倒茶:“一年零三个月了。”

梁光誉啧了一声:“你都教导殿下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做好决定吗?”

屈建白温声道:“我还要再看看。”

梁光誉问:“在这一年里,殿下的表现还不够打动你吗?”

“不,殿下的表现非常好。”

“那你是觉得殿下的年纪太小了?”

屈建白用那只骨节分明的手,端起茶杯。

蔚蓝色缠枝茶杯,衬得他的手指白如玉石。

“我当年得到江南总督那句评语时,也就只比殿下略大几月。”

梁光誉都被他说糊涂了:“不是因为殿下的表现,不是因为殿下的年纪。那你到底在迟疑什么?”

屈建白偏过头。

才刚下过雨,阴云没有散去,天还有些蒙蒙黑。

一束阳光从密布的阴云里投照出来,穿过六角凉亭的边缘,洒满栏杆扶手,再从栏杆扶手一路蔓延,最终洒遍院落。

霎时间,整个天地都明亮了。

“我一直想要查清姚家的案子,还姚老将军他们一个公道,让季玉山和季家伏法。这十几年,午夜梦回之时,我总觉得自己等不到希望了。也许直到我死,我都看不到季家倒台,看不到季玉山身死。”

“直到那天,我收到了你寄来的信。自从姚家的案子以后,那是我第一次睡上安稳觉。”

“于是我暂时放下江南的布局,应你邀约前往京都,是因为我想要亲眼看看三皇子到底能不能成为我心心念念的明主。”

“这一年多时间里,三皇子做的所有事情都非常符合我的心意,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梁光誉皱起眉来:“你都把我说糊涂了。”

屈建白轻轻叹了口气:“三皇子有为君者的才能,有为君者的胸襟,却还缺少了为君者的觉悟。”

与此同时,南流景坐着马车,来到了一个村口种着柿子树的村子。

他曾经来过这里,见过这里开垦出来的柿子地,还给过小男孩一袋糖果和一袋蜜饯。

从这里离开时,屈先生和老师都各给他出了一道题目。

——你眼中的大烨,是何等模样。

——如果你看到的大烨,没办法使你满意。那你想将大烨,变成什么模样。

时隔一年,他重新回到此地,只为寻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

第221章 亡国之君21

故地重游这个想法是姚容提出来的。

自从齐明煦他们那边的事情逐渐步入正轨后, 南流景也将注意力从他们身上挪开,投入到解答这两道问题上。

他原以为,自己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 面对这两道问题应该不会再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

事实上, 他将自己关在屋里想了好几天,确实也动笔写了一些文章。

文章上的每一句话,都是他这一年多来的见闻。但不知道为什么,文章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很差。

差到在姚容和屈建白看见之前,南流景就默默揉成团丢进纸篓里面了。

正好梁光誉过来别院找他, 南流景就决定出去外面散散心,然后他就被姚容叫来了这里——

[当初你是在晴水村产生疑惑的,现在遇到瓶颈了,不如就再回晴水村看看吧。]

刚下过雨,晴水村村口一片泥泞。

平时最喜欢待在柿子树下纳凉闲聊的村民,这会儿都不见踪影。只有郁郁葱葱的柿子树依旧矗立在那里。

南流景走下马车, 小心翼翼避开水洼, 却还是一个不小心踩中了。

既然鞋子已经脏了湿了,南流景也就彻底放开了, 大步跨过积水:“一年过去了,不知道那片柿子地生得如何了。”

姚容道:[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南流景点了点头, 他还记得那片柿子地的大概位置, 没有人引路也能自己走过去。

晴水村和记忆里几乎一模一样。

一样泥泞的道路。

一样破旧的泥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