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和子骊带着贾珠在街口就下了轿子,子骊和贾政一路哭着到了门前,早有家人出来迎接。见着贾赦和张氏站在门前,贾政和子骊才大放悲声跪在地上大哭起来。贾赦和张氏各自上来,扶着贾政和子骊宽慰道:“老太太一直念叨着你们,今儿可算是回来了。想必老太太在天之灵也能安慰了。”贾政对着贾赦很诚恳的说:“我不孝,多亏了大哥在家周旋。”贾赦和贾政兄弟两个尽管是心里不合但是大家族最讲面子,贾赦也不会在大节上亏了道理。他扶着贾政也是情真意切:“我们兄弟那有哪些说的,快点进去吧,老爷和太太都惦记着你呢。一路上可还顺利这是侄子吧。”那边张氏也是问候了子骊,兄弟妯娌一起进去。
贾政和子骊先到老太太灵前磕头烧纸,哀伤至极的哭了一场。家人早就捧着孝服出来,贾政和子骊在灵前换上算是礼成,之后贾政和子骊带着贾珠去了正堂上给贾母和贾代善请安。一家人见面难免是悲喜交集,贾母虽然心里还对着子骊有些不满,但是见着贾珠长得很好,也就把那点不愉快放在一边。她抱着贾珠从头打量到脚趾头,笑着说:“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我当初还不放心你们年轻哪里养过孩子,别委屈了孩子。身边也没个有经验的婆子指点照顾,别是连着孩子饥饱也不知道。现在看来是我多心了。”子骊听着贾母的话心里只能呵呵了。贾母还对着她撵走了那几个婆子耿耿于怀了呢。子骊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站在哪里,有着贾母说去。这一次回来子骊第一眼见着贾母就发现她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仔细想想,贾母当然是变了,她头上的大山没了,整个荣国府真正的女主人可不就是她了么?
张氏觉得自己已经坐稳了荣国府当家奶奶的位子,子骊对她已经不构成威胁了,她也乐得表现自己的宽厚大度:“二弟和弟妹一路上辛苦了,我已经叫人给你们收拾了房子,还是快去歇歇吧。”
“我看不必那么费事,叫政儿一家住在东厢房就是了。”贾母却不给张氏任何幻想的机会,轻描淡写的就改变了张氏的安排。
第103章 孩子争夺战
“我看不必那么费事,叫政儿一家住在东厢房就是了。”贾母却不给张氏任何幻想的机会,轻描淡写的就改变了张氏的安排。子骊看一眼贾政等着他说话。贾政果然不负妻子的期望对着贾母说:“以前我小,现在拖家带口就不打搅太太的安静了,我们还是住原来的院子就很好。老太太的事情我们没帮上忙,反而是叫太太受累,我们已经是心里不安,现在还要打搅母亲的休息真是不孝。”贾母却不肯让步:“你们的孝心我知道,可是这几年你们不在我跟前,现在可算是回来了,日夜见着也能叫我心里稍微安慰些。权当着把往日的思念都补偿了。”
贾母说的情真意切,看着贾母一身素服鬓角上已经见了白霜了,贾政想着自己在家的日子贾母对他百般疼爱,也不忍心了。子骊这个时候出来说:“二爷在外面也是一直惦记着太太和老爷呢,既然太太如此安排我们就腆着脸来打搅了。”贾母听着子骊的话才缓和了神色,招手叫贾珠过来:“做父母的总舍不得孩子受一点苦,你们也做了父母了,想想珠儿以后长大了做官为宦的,若是也和你们生分了,你们那会是什么心情呢?”
贾珠倒是个好相处的活泼性子,他虽然第一次见着贾母但是也不认生,反而是坐在贾母的怀里很乖巧的拿着个果子玩耍。听着贾母说他的名字,贾珠立刻拿着果子递到了祖母的嘴边上,咿咿呀呀的说着童言,是要给贾母果子的意思。贾母被家住的举动给逗笑了,她亲亲贾珠的脸蛋装作不经意的说:“你真是个小人精,难怪这么招人疼。我想着留下珠儿身边住几天就担心你们做爹娘的不舍得。”贾政忙着说:“老太太喜欢珠儿也是他的造化了。既然如此叫他在母亲身边住几天吧。”
子骊心里一动可是她却什么理由都找不出来。就这样贾政和子骊住到了贾母院子的东厢房,自从子骊嫁过来,她还没这么近的在贾母身边呢。虽然贾母住的正堂院子极大,可是毕竟在一个院子里,子骊总是有种在人眼皮子底下时刻被人盯着的感觉。贾政倒是没什么异样的感觉,反而是乐呵呵带着妻子老婆搬过来。贾政一回来,金陵的亲友和同年们都知道了消息纷纷都来拜访,贾政每天都出去见客人还要拜访要紧的朋友,一天早出晚归的,倒是没觉得什么不方便的。
子骊的日子却有点难过了,第一在贾母的眼皮底下,她事事小心连着下人都要嘱咐过,不叫他们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饶是子骊小心翼翼的可是事情还是找上门来。贾母带着贾珠几天就说贾珠的奶娘虽然不错可是到底是小地方出来的农妇,没什么见识,更不懂大家子的规矩,孩子交给她带会教坏了孩子,贾母特别指派个*过来。
这天子骊正在打点着丫头们做针线,就见着碧玉带着个人进来,子骊忙着笑着让座:“是碧玉姐姐来了,快请坐。”碧玉倒是没客气,她谢了座在个椅子上斜着身子坐下来:“二奶奶做针线呢,太太说哥儿现在的奶娘虽然老实可是哥儿眼看着要学说话,奶娘就要个懂规矩的了。这是金福家的,刚生了个胖小子,她以前在太太屋里当差的,最是懂规矩谨慎小心的一个人。太太说就叫金福家的给哥儿做*吧。”子骊抬眼看眼前的金福媳妇,初看只觉得眼熟,仔细一想她笑着说:“原来是你,没想到你也出去嫁人了。既然是太太选中的可见是好的了。”说着子骊对明前使个眼色,明前拿来连个荷包两匹缎子给金福家的。
“这是给你做衣裳的,珠儿跟着跟着现在的董嫂子习惯了,猛地换了只怕珠儿不习惯,你们两个先慢慢的交接,不要猛地换了人叫珠儿不舒服。”子骊对着金福家和颜悦色,嘱咐她些贾珠的习惯和脾气喜好。
碧玉和金富家的走了,明前有些犹豫的看看外面,压低声音对子骊说:“我看太太怕是要有别的心思。那个金富家的不就是以前被奶奶处置的费婆子女儿么?费婆子自己不省事,做错了事被撵出去。她的女儿若是对奶奶心存怨恨对哥儿不好怎么办?这几天哥儿跟着太太也罢了,可是奶奶也不能随便见。珠儿是奶奶的儿子,怎么连见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了?别是太太想着留下哥儿在身边养着吧。”
子骊冷笑道:“你说的我早就猜出来了,只是我能说什么太太一句不孝下来,我和二爷的名声和前途就没了。况且太太这会理由充足的很,外面到底是比这里艰苦些,她是好心真心的心疼孙子,不舍得叫珠儿吃苦。我若是闹起来,别人就该说我狠心不心疼孩子。”
子骊察觉到贾母的心思,贾母岂能是个白白忍气吞声的人,以前还有老太太在上面压着,贾政还能求了贾代善说说。贾母还不能随心所欲,但是老太太没了,这次她找的理由很充分。贾代善听着贾政说起来山阴县的辛苦,也是心疼儿子。贾母趁机在边上说:“大人吃苦没什么,政儿要挣前途为国家做事辛苦是应该的。只是我想着珠儿,还是个小孩子,从小就跟着父母奔波也是可怜,今后也不知道怎么读书呢。”贾代善听着妻子的话也觉得有理就对着贾政说:“你母亲想的对,你在外面辛苦,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么?不如把珠儿留下来,叫你母亲看着可好?”